趙琳
【摘 要】目的:預見性護理在骨科護理中的應用。方法:選取本院收治的64例患者(骨科疾病),收治時間為2016年7月25日至2017年7月25日,把患者分為兩組(抽簽)各32例,分別采取常規護理(對照組)以及常規聯合預見性護理(觀察組)實施干預。結果: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為18.75%,護理滿意度為96.88%,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為46.88%,護理滿意度為65.63%,對比差異顯著(P小于0.05)。結論:對骨科疾病患者實施預見性護理,可顯著降低并發癥的發生,值得推廣。
【關鍵詞】預見性護理;骨科;護理中;應用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09--01
預見性護理是臨床新型的干預模式,也稱為超前護理,主要通過對患者病情的分析,來提前實施預防措施,并根據病情的發展,調整之后的治療方案[1]。該護理模式在臨床各大疾病中的影響效果也已得到認可,本次我院就預見性護理在骨科護理中的影響展開分析,見下文。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 選取本院收治的64例患者(骨科疾病),收治時間為2016年7月25日至2017年7月25日,把患者分為兩組(抽簽)各32例,患者均為骨科疾病,患者及其家屬在知情同意后實施干預,32例基本資料見表1,疾病類型見表2。
1.2 方法 對照組:常規干預護理。入院后對患者生命體征進行嚴密監測,及時建立靜脈通道,提前準備手術中可能用到的搶救藥物,仔細與患者溝通,了解其以往病史、過敏藥物等情況,并對存在心理問題的患者及時的疏導。
觀察組:常規干預聯合預見性護理。根據患者骨折類型來安排合適的體位,并對病情程度進行評估,若患者情況比較嚴重,可再建立一條靜脈通道,需要時可進行靜脈置管。同時,保證患者呼吸道暢通,對于呼吸困難者可應用呼吸機輔助呼吸,并對患者病情的變化做好記錄。在患者病床旁增加一些防護措施,如加高床欄、懸掛防墜床或是張貼一些顯眼的標志等[2]。叮囑患者下床時盡量保證動作緩慢,避免發生體位性低血壓。每天定時安排保潔人員對病房進行打掃,嚴格控制室內溫度、濕度以及空氣質量,同時,保證地板干燥,增加患者的防滑措施,降低患者因摔倒而造成二次傷害的幾率。由于患者需要長期的臥床,護理人員要做好相應并發癥的預防措施,對患者排便狀況進行記錄,指導患者每天按時排便,手術前教導患者如何應用排便器進行床上排便,告知患者多食用一些膳食纖維含量豐富的食物以及新鮮的蔬菜水果,并指導其進行自我腸道按摩,減少便秘的發生。同時,對患者肌肉進行按摩、擠壓,來減少靜脈血栓的發生,告知患者勤換衣服,保持衣物的干燥,并時刻幫助患者翻身來減少壓瘡的發生[3]。
1.3 評價指標 記錄兩組并發癥的發生情況,并讓患者就本次干預措施進行評分,評分標準分為十分滿意、比較滿意、一般滿意以及不滿意四項。
1.4 數據統計 把患者各項數據錄入到SPSS17.0中進行比較,用P小于或大于0.05來表示兩組之間的差。
2 研究結果
2.1 并發癥情況 兩組發生率分別為18.75%與46.88%,對比差異顯著(P小于0.05),見表3。
2.2 護理滿意度 兩組滿意度分別為96.88%與65.63%,對比差異顯著(P小于0.05),見表4。
3 討論
骨科患者一般均需要實施手術治療,但手術后需要長時間的臥床休養,該階段也是發生并發癥的主要時期[4]。針對該現象,需要選擇合適的干預措施進行配合預后,本次我院就預見性護理在骨科護理中的影響展開了一系列分析,通過表3與表4可知,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為18.75%,護理滿意度為96.88%,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為46.88%,護理滿意度為65.63%,對比差異顯著(P小于0.05)。這也與湯小敏在《預見性護理在骨科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中得出的結論相仿[5]。
綜上所述,對骨科疾病患者實施預見性護理,可顯著降低并發癥的發生,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許慧,翟菊香.論預見性護理在骨科護理中的應用[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16(59).
李昆.預見性護理在骨科護理中的應用解析[J].中國社區醫師,2016,32(26):141-141.
倪虹,趙琴.預見性護理在骨科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世界臨床醫學,2016,10(15).
金妙玲.預見性護理在骨科護理中的應用[J].飲食保健,2017,4(24).
湯小敏.預見性護理在骨科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飲食保健,2017,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