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子源
【摘 要】慢性濕疹的遷延難愈特征為臨床治療帶來了諸多困難。目前中醫治療已于慢性濕疹治療中得到了較為廣泛的應用,但尚未形成統一的治療方案。
【關鍵詞】中醫治療;慢性濕疹;中醫辯證分型
【中圖分類號】R75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09--01
前言:慢性濕疹以局部皮膚表面色素沉著、局部皮膚浸潤增厚、皮損逐漸擴大等為主要表現。西醫治療雖然可改善慢性濕疹的瘙癢等癥狀,但治療后容易復發。相比之下,中醫治療慢性濕疹的優勢更加顯著。本研究現將中醫治療慢性濕疹的相關研究綜述如下:
1 慢性濕疹
1.1 慢性濕疹 作為臨床常見的皮膚病,慢性濕疹是一種遲發型炎癥性、變態反應性皮膚疾病。這種疾病具有遷延難愈、反復發作等特征,一旦發病,將對患者的日常生活帶來諸多不良影響。現代醫學研究認為,慢性濕疹的發生可能與生活環境、感染、遺傳等因素有關。
1.2 中醫病機 中醫認為,慢性濕疹屬“濕瘡”范疇。慢性濕疹的病機為:患者素體虛衰,風濕熱邪入體,停滯肌膚,發而成病。中醫治療慢性濕疹的方法多以健脾利濕、清熱祛風、活血化瘀等為主。
2 中醫治療慢性濕疹
2.1 中藥外用治療
2.1.1 溻漬法治療 中醫認為慢性濕疹與風濕熱邪有關。溻漬法方劑以苦參、蛇床子為君藥,這兩種中藥具有良好的止癢涼血、燥濕殺蟲功效;以防風、白鮮皮及地膚子為臣藥,防風具有驅風作用,而后兩種臣藥則具備良好的收斂皮膚表面破損、緩解瘙癢癥狀等作用;溻漬法以花椒、紫花地丁等為佐藥,起到良好的戒毒清熱、燥濕涼血作用。關于中醫溻漬法治療慢性濕疹的療效,馮長青[1]將140例慢性濕疹患者分為西藥對照組、中藥溻漬組2組,分別給予常規西藥治療、溻漬法治療,結果表明:治療后,兩組IL-2、IFN-γ、IL-4等免疫因子均差異顯著(P<0.05),提示中藥溻漬法可有效抑制患者的慢性濕疹進展。而章斌[2]等的研究也驗證了溻漬法在慢性濕疹治療中的應用價值。
2.1.2 大風子膏外涂治療 大風子膏具有殺蟲止癢、燥濕祛風等作用。將其用于慢性濕疹的治療,可有效祛除病機,減輕患者的痛苦體驗。李萍[3]等對大風子膏外涂治療慢性濕疹的療效進行報道:將由硫磺、大瘋子、土荊皮、苦參等藥物組成的大風子膏給予慢性濕疹患者外涂治療(單位面積藥膏涂抹厚度以0.05cm為宜)。結果表明:使用大風子膏外涂治療的治療組總有效率100.0%,高于使用冰黃膚樂軟膏外涂治療的對照組96.8%(P>0.05),但治療組在治療第1周、第2周、第3周的皮損脫屑、粗糙、角化改善狀況均優于對照組(P<0.05)。
2.1.3 中藥外洗治療 除了中藥外敷外,中藥外洗法也可以對慢性濕疹患者的病情進展產生良好的抑制作用。孫智戈[4]選用中藥外洗法聯合中藥內服法治療慢性濕疹,選用中藥外洗+中藥內服法治療的中醫組患者總有效率95.0%,顯著高于西醫組87.5%(P<0.05),且中醫組無不良反應發生,低于西醫組10%(P<0.05)。中藥外洗方劑有苦參。馬齒莧、蛇床子、艾葉及花椒等藥材構成,可發揮良好的止癢去濕、清熱散火、解毒健脾等作用。
2.2 中藥內服治療 宮宇紅[5]根據慢性濕疹的中醫病機,將慢性濕疹的中藥內服治療原則確立為:健脾益氣、止癢除濕。選用厚樸、薏米、柴胡、白鮮皮及黨參等制成中藥方劑,給予治療組中藥內服治療。治療組總有效率82%,高于使用西藥治療的對照組62%(P<0.05)。王晶晶[6]等在研究中針對血虛風燥型慢性濕疹患者選用自擬養血祛風湯內服治療,而對照組慢性濕疹患者則給予氯雷他定治療,結果表明:治療組總有效率93.75%,高于對照組86.67%(P<0.05),且治療后組間皮損形態、皮損面積、瘙癢程度差異顯著(P<0.05)。方劑由夜交藤、煅牡蠣、生龍骨、雞血藤及骨碎補等藥材構成,這種自擬養血祛風湯具有良好的收斂固澀、驅風安神等作用。周濤[7]等則認為,慢性濕疹的中醫治療可選用中醫辯證分型治療方法,即根據慢性濕疹患者中醫分型的不同,選用不同治療方法進行控制。治療組血瘀型慢性濕疹患者選用由紅花、熟地黃、桃仁及白芍等構成的活血化瘀湯進行內服治療,濕熱型慢性濕疹患者則選用由大青葉、車前草、白茅根、龍膽草等組成的清熱除濕湯進行內服治療,結果表明,持續治療2個療程后,清熱利濕組、活血化瘀組皮損好轉狀況均優于選用西醫治療的對照組(P<0.05)。
2.3 中醫養生治療 羅召才[8]對中醫養生治療慢性濕疹的療效進行報道:分別給予對照組、研究組慢性濕疹患者中醫辯證治療、中醫辯證+中醫養生治療,結果證實:研究組治療后癥狀評分及焦慮、抑郁評分均優于對照組(P<0.05)。中醫養生法分別從情志、飲食及生活作息等方面進行調護,有助于消除環境因素、心理因素及生活習慣因素等對慢性濕疹的影響。
2.4 針灸治療 針灸治療慢性濕疹的療效十分顯著。吳慧華[9]在研究中探討了針刺治療聯合拔罐治療慢性濕疹的價值:分別給予對照組、治療組單純針刺治療、毫針針刺(皮損局部+神門、三陰交等穴位)+拔罐治療,結果表明:治療組療效顯著總有效率96.55%,優于對照組89.29%(P<0.05)。這種治療方法可起到舒經絡通、活血益氣、溫養經脈等作用,消除患者皮損處的淤積氣血,進而祛除病機。而藍海冰[10]的研究也驗證了針灸治療在慢性濕疹中的應用價值。
3 結論
綜上所述,慢性濕疹的中醫治療方法較多。目前臨床多主張多種方法聯合應用。本研究認為,為了減輕慢性濕疹患者的痛苦體驗,應在遵循中醫辯證施治原則的基礎上,聯用中藥外敷+中藥內服方法,改善其臨床癥狀,以幫助慢性濕疹患者獲得良好預后。
參考文獻
馮常青.中醫溻漬法治療對慢性濕疹患者免疫因子水平的影響[J].中國地方病防治雜志,2017,32(05):565-566.
章斌,李萍.溻漬療法及其在慢性濕疹治療中的應用[J].中醫學報,2016,31(02):289-293.
李萍,章斌,王善緯等.外涂大風子膏治療成人慢性濕疹的療效分析[J].中國臨床醫學,2015,22(05):624-627.
孫智戈.采用中醫內服+外洗法治療慢性濕疹的效果探析[J].當代醫藥論叢,2017,15(05):141-142.
宮宇紅.中醫治療慢性濕疹100例效果觀察[J].中國療養醫學,2015,24(06):603-604.
王晶晶,姚春海,田鳳艷等.自擬養血祛風湯治療血虛風燥型慢性濕疹的效果[J].中國醫藥導報,2018,15(09):123-125.
周濤,朱慧婷,曹洋等.中醫辨證分型治療慢性濕疹的臨床療效觀察[J].環球中醫藥,2017,10(07):767-769.
羅召才.中醫養生法聯合辨證治療慢性濕疹的效果分析[J].內蒙古中醫藥,2018,37(02):16-17.
吳惠華.拔罐結合針刺改善慢性濕疹瘙癢癥狀臨床療效觀察[D].廣州中醫藥大學,2017.
藍海冰.賀氏針灸三通法治療慢性濕疹的療效觀察[D].北京中醫藥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