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慧
摘要:新時期下,我國的社會在不斷發展中迎來了更多的發展機遇,同時也帶來了更多的挑戰。人才培養是當前國家發展和社會建設的基礎,在這樣的背景下,高校更注重培養綜合素質的人次。大學生的數量在近年來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呈逐年上漲的趨勢,為社會提供了更多的新鮮的建設力量,但是這樣造成了巨大的就業壓力,市場的崗位競爭十分激烈,很多職位已經飽和,加之很多因素的影響,大學生的就業壓力逐年增高,就業難已經成為了當前中國社會的普遍問題。就大學生自身來說做好職業規劃,能夠幫助其在這樣的就業環境中增大就業幾率。本文主要分析了當前大學生做好職業規劃的重要性,并分析了在職業規劃中常見的問題。
關鍵詞:大學生職業規劃;重要性;常見問題
引言:研究表明,我國普通高校畢業人數在2018年已經達到了820萬,這么多的畢業生面臨的一個難題就是就業,對于國家來說,解決如此多人的就業問題,十分的艱難。高校為了能夠促進大學生的就業率,開始的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課程,這類課程通過在校期間對學生的指導,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價值觀念。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加深大學生對當前社會的就業形式的認知程度,了解當前的就業形式,從而正確的認識自身的情況,并能夠根據自身的發展情況和個性特征,最好職業規劃和發展方向。并且學校還能夠分級學生的自身意愿,為學生提供一定的幫助和指導。實踐證明,在大學工作中,做好學生的職業教學工作,是十分重要的,能夠促進學生的發展,為大學生的就業提供高一定的保障。
一、大學生職業規劃的重要性
調查顯示,人們在對自己的職業做好一定的規劃,更容易實現事業目標,取得成功,職業規劃有利于在人生的岔路口做出選擇,是事業成功的前提。社會時代處于不斷的發展進步的過程中,良好的職業規劃,能夠為我們在職業的變革中鞏固我們的職業穩定性,是我們有效的把握正確前進方向的措施。職業規劃在一定程度上能夠發揮人們自身的管理能力,促進事業成功職業生涯的規劃意義確立人生的發展方向,為今后的奮斗提供目標和策略,通過職業生涯規劃實現自我的突破和重塑,進行自我的準確評估和定位,確定自己的今后發展方向,增強自己的競爭能力。將個人、事業好家庭通過職業生涯規劃進行有機的結合。具體來講,大學生做好職業生涯規劃有以下幾點意義:
第一、形成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很多學生進入大學之后,就會變得迷茫,尤其是當前大學生的就業形式不容樂觀,在加上進入新的環境和人生階段,更顯得不知所措。因此很好的學生并不知到自己今后的發張方向是什么,不清楚自己的人生目標,也不知道自己的人生需要肩負的責任是什么。為了能夠促進大學生的健康發展,學校應該通過科學的方式方法,培養大學生正確全面的自我認知的能力,在教師以及社會各方面的幫助了解下,更加全面的認知社會的就業趨勢,了解社會對人才的需要,并且能夠通過一定的方式找出自己的不足之處,努力的彌補自己的缺陷,提高自己的知識能力水平。
第二、確定人生目標,促進自主學習。職業規劃作為大學生今后發展的目標計劃,對大學生的個人發展起到鞭策的作用。職業規劃是人生發展的目標,一旦確立了目標就需要不斷的鞭策自己,一步步實現目標。目標的確立有助于大學生不斷的充實和豐富自己,這樣就會促進大學生的學習主觀能動性,提高大學生的積極性。當其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一定的困難時,就會以此為動力,全力以赴的克服困難,從內心中真正的激烈自己,促進自己的成才成功。
第三、奠定大學生未來職業成功的基礎。職業規劃是大學生今后就業工作的導向,一份有效的職業規劃,能夠使大學生正確的認識自我,明確自身的價值所在,并且開發自己的潛在資源,幫助自己重新定位價值。在一定程度上,職業規劃鞥能夠引導大學生對個人能力和目標之間的差距進行評估,得出一定的差異后,會采取相應的方法進行提升,而且能夠避免大學生在就業過程中出現路徑依賴,降低就業機會成本。
第四、能夠提高大學畢業生的就業率。大學生就業難,是當前我國社會發展中的嚴重問,除了客觀的因素之外,大學生的主管因素也占有重要的作用,大學生的就業理念落后,缺乏一定能力水平,擇業方面的技巧不足等,都是導致畢業生就業率下降的原因。良好的職業規劃,能夠幫助大學生清楚的認識自我的能力水平,引導學生完成態度和意識的轉變,正確的評價自己的核心價值觀念。對自己的個性特點和興趣愛好有一個正確的認知,為解決“能干什么”提供基礎。基于此,大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可以有效的消除就業的盲目性,提供就業率。
二、大學生職業規劃中常見問題
第一、大學生自我定位不主準確。合理的自我定位是成功的職業規劃的基礎,也是事業成功的基礎。正確的自我評價主要源于清楚的認識自己的優勢和劣勢,對自己有全面透徹的了解,清楚自己的個性安好和職業傾向等。在對自己有清楚認知的基礎上,才能夠設定出合理的職業規劃目標。但是當前的大學生在設計職業目標時往往好高騖遠,不能夠從自身的實際出發,建立切實可行的目標。經過研究表明,大學生普遍的職業規劃都是在追求大城市、大企業和高收入、高福利,并沒有遵循職業的客觀發展規律和社會的實際需求你。追求好的職位和高新是無可厚非的,但是大學生在建立職業規劃時必須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不能夠憑興趣愛好,應該綜合考慮社會和自身等多方面的因素,不能夠盲目擇業。
第二、缺乏職業的了解能力。這一點主要表現在,大學生在制定職業規劃時,沒有充分考慮行業的發展前景,對該行業的認知不夠,不清楚所樹立的職業目標未來工作的內容、環境,尤其是對所樹立的職位任職的條件并不清楚,該條件包括認知的知識能力、經驗和證書等多方面的條件要求。多數大學生會通過互聯網的形式,對該行業進行了解,認知的途徑單一。這樣就導致對行業的認知片面,因此會導致其在樹立目標時缺乏科學性。能夠了解某一行業或者某一職位的方法和途徑有很多,比如:招聘會、報紙、人物訪談等,都能夠幫助大學生提高職業認知水平。
第三、職業明標不明確,規劃缺乏可行性
職業規劃對大學生來說,不僅是其奮斗和努力的目標,還是對其綜合素質的考慮。大學生必須在學習生活中,逐漸摸索出適合自己發展的職業,通過學習生活實踐,對自己做出客觀的考量,最后選擇出合適的職業。但是調查顯示,我國有一半的大學生沒有研究過行業的前景,因此做出的職業規劃,缺乏可行性。
結束語:
每個人的職業生涯因為受到多因素的影響一直在變化,貫穿一生。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不斷的涌現新的就業方式和職業,傳統的很多職業也隨著社會的進步被逐漸淘汰。所以大學生有必要做出良好的職業規劃,通過職業規劃,認清自己的價值所在、認清社會發展的需求,為自己的人生奮斗鎖定目標,最終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參考文獻
[1]周秀梅.“學校、家庭、企業”三位一體大學生職業規劃指導體系的構建策略[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8,38(01):117-118.
[2]唐穎,張惠琴,李璞,郭亞杰.專業認同、職業規劃與心理應激——基于《大學生職業生涯發展規劃》課程的研究[J].中國衛生事業管理,2016,33(12):938-941.
[3]卞梅,楊廣暉,秦廣久.探悉現代企業人力資源發展戰略背景下大學生職業規劃工作新路徑[J].山東農業工程學院學報,2016,33(03):160-162.
[4]姜明倫,李戰國,顏小芳,莫佳杰.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行為選擇及影響因素分析——基于寧波市6所高校的調查分析[J].高教探索,2015(02):1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