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婷
摘要:根據國家對于依法治國政策的大力推廣,對于構建社會主義法制社會的目標號召下,我國推出檢察機關內設機構,檢察機關內設機構是制約檢察官辦案的一個重要屏障,當前在這個機構內存在很多行政化的制度,不利于檢察機關辦案的公平公正,所以要推出檢察機關內設機構的去行政化改革,去行政化改革的推出一方面可以讓檢察官可以有更多的辦案自主權,同時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的原則,要對檢察官進行監督和錯案追究問責機制。所以在這個時代背景下,對于檢察機關內設機構的偵查辦案問題就會減少,阻力減弱,有利于社會公平正義,也更加有利于我國法治文明進程的發展。本文主要對檢察機關內設機構去行政化改革提出一些建設性建議。提出新時代背景下,實現檢察機關內設機構去行政化的新突破。
關鍵詞:檢察機關內設機構;去行政化;改革路徑
引言:當前的中國在經歷巨變之中,法治文明建設也在突飛猛進的發展之中,在當今我國審案偵查采用檢察機關內設機構以后,想要提高辦案效率就要提出更多改革的措施。針對案件中檢察機關內設機構審理中上級干預的問題,行政化問題十分突出,增加了檢察機關以及檢察官辦案的外在阻力,能夠使檢察官真正從法理的角度來審理案件,做到法律的真實性和實踐性相結合。本文從辦案檢察機關內設機構度去行政化改革的立場出發,提出對于檢察機關內設機構的辦案機制改革的應對措施和發展建議,從本質出發,提出可行性的檢察機關內設機構去行政化改革的有效措施,促進檢察機關運轉更加快速。
一、現行檢察機關內設機構評析
(一)檢察機關內設機構偵查辦案組織機制現狀
1.主任檢察官辦案外在干擾因素多
雖然在當前的政策引導下,實行了主任檢察機關內設機構制度,但是現在很多高官以自己的官位給檢察官辦案帶來很多困難,因為這種地位上的懸殊很容易造成辦案的不公平的出現,這不利于案件的審理和懲治違法犯罪現象的出現。基于這種現狀而言,給檢察官辦案會帶來很多的干擾因素,這個辦案機制進行改革要給檢察官更多的獨立性,但是這種獨立性并不是完全脫離監督的獨立,也要受到相關群眾和相關部門的監督。
2.檢察機關內設機構案件認定十分復雜
檢察機關內設機構是針對具有一定身份人員的犯罪活動所設立的,而這種犯罪具有一定的隱秘性,很難被察覺和發現,而且認定起來也十分不容易。作為檢察官審理這類案件時就要更加了解案件的特殊性和案件審查的關鍵之處所在,才能提高辦案效率。
(二)檢察機關內設機構在檢察機關內設機構偵查中的應用
1.案件偵查的必要性審查
案件偵查要必須進行一定的審查之后,發現有職務方面的相關犯罪事實才能進行偵察,用來節約辦案經費和人員的支出。作為案件的必要性審查十分有必要的。這種必要性審查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審查:第一,要從違法事實方面進行審查,查看相關犯罪記錄,用來作為收集證據所用。第二,要從程序性違法方面進行查明,查看該國家工作人員是不是具有檢察機關內設機構情節,從程序性違法事實進行審查,暴漏點比較明顯。第三,要從收受賄賂方面進行審查,要從案件事實方面進行審核,查看是否存在收受賄賂的情節。
2.獨立負責制度的說明義務
獨立負責案件中有規定如果相關人員如果干擾到檢察官辦案,需要及時進行相關人員的記錄,后期要進行核實,如果沒有進行說明出現冤假錯案就會由檢察官一人負責。這是對檢察官辦案的保障措施,同時也是約束檢察官辦案公平正義的雙刃劍。從說明義務出發,需要說明的內容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要進行義務和責任的說明。這是對于檢察官辦案而言的,這種辦案需要檢察官明確自身的責任,需要全程案件由自己一人負責,相較之前責任更加重大。第二,進行人員干擾事項排除。這是指將受到干擾的人員一一進行記錄。并且要一一問話排查,以確保檢察官辦案的清廉公正。
二、檢察機關內設機構去行政化改革目標要求
改革發展的目標是要圍繞國家法治發展的大局出發,堅定信念,著力提高辦案力度。
(一)突出重點,查辦大案要案
這次改革的目標要求將獨立辦案進行劃分重點,積極響應國家政策的號召。在檢察機關內設機構中,要抓住犯罪事實的重點環節,查辦一些重大案件,以儆效尤用來懲戒一些案件中的類似案件,這種做法可以有效提高案件的偵破效率。
(二)注重深挖,查辦串案窩案
對體制機制進行改革就是要將案件的法律性更加突出,法律的工具價值越來越縮小,實用性和實踐性越來越突出。為了響應一切以大局為重。在審理案件過程中,就要注重對細節的挖掘,將案件進行聯系,多多積累辦理大案件的經驗和閱歷。為今后辦理檢察機關內設機構案件轉型提供很好的借鑒,深層挖掘大案要案,將案件中有聯系的群體案件一起抓獲。
三、檢察機關內設機構去行政化改革建議
(一)強化措施,創新觀念,努力提高打擊精度
1.強化線索挖掘整理工作,著力解決案源渠道不暢問題。
一是加強內部交流,整合信息資源。相關部門的檢察機關偵監、公訴、控申、民行等業務部門定期進行交流,及時了解、發現、深挖檢察機關內設機構案件線索。同時,強化學習,徹底改變“新法子”不會用、“舊法子”不能用的現象,提高發現案件線索和突破案件的意識、能力和水平。二是加強外部聯系,增強信息互通。密切加強與各行政執法機關、司法機關的溝通,擴展聯系的深度和廣度,通過經常性的走訪、座談、交流、召開聯席會議等形式,與紀檢監察、審計、公安等部門進行互通交流,移送線索,擴大案源。三是擴大宣傳范圍,暢通舉報渠道。結合每年一度的舉報宣傳周活動。廣泛宣傳反對賄賂等工作的職能、性質和作用等內容。積極開展送法到機關、到社區、到企業、到鄉鎮活動,組織預防檢察機關內設機構宣講團成員深入工商、交通、土地等單位,舉辦法制講座,采取以案說法、警示教育等形式,逐步提高查辦檢察機關內設機構工作的社會認知度,不斷擴大犯罪線索來源的社會基礎。
2.強化辦案模式創新,形成檢察機關內設機構偵查合力
首先,為適應刑事訴訟法的修改,檢察機關要注重將辦案看重。心前移,在初查階段下功夫,合理安排調查取證步驟、收集充分的外圍證據,努力實現由“供”到“證”向由“證”到“供”的轉變,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全面、及時、準確收集犯罪證據,將公正、理性、平和、文明、規范的執法理念貫穿于偵查辦案的全過程,保證案件立得起、訴得出、判得了。其次,創建相關辦案模式,即設立偵查協作平臺,以偵查部門為主導,橫向展開以反賄、控申、法警、監所、后勤等部門為輔助的分工合作辦案方式,合理調配全院范圍內所有人力、裝備,整合資源,形成一盤棋的強勢作案格局。
(二)強化偵查謀略運用,快速突破犯罪嫌疑人心理防線
一是創新觀念,加大法律震懾力度,敦促犯罪嫌疑人自首。偵破案件的過程也是與犯罪嫌疑人心理較量的過程,偵查人員在制訂偵破方案時,把對犯罪嫌疑人的“法制教育和法律震懾”作為偵破案件的主要環節和重要步驟,大打心理戰,敦促犯罪嫌疑人自首。二是認真分析案情,選準審訊突破口。選準突破口的前提是必須熟悉案情和案犯特點,分析其心理狀況及思想動態。在審訊過程中,堅持取證與審訊同步,審訊組將嫌疑人交代的問題及時通報給取證組,取證組針對問題廣泛搜集證據后再反饋給審訊組,兩者相互補充,齊頭并進,使案情及時有新突破。
結論:通過對檢察機關內設機構問題的總結和分析,給當前對于檢察機關內設機構的設立和具體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于案件審理的力度也會加強,有利于構筑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需要,同時也是提高檢察官辦案能力和效率的重要手段。通過不斷推廣主任檢察官獨立辦案制度改革,給予檢察官更多的自由和辦案權利,也有利于給予檢察官公平審案子的機會,也是給這個社會一個和平發展的機會,更是法治社會發展的機會。
參考文獻
[1]晉夢嬌. 檢察機關提起行政公益訴訟制度研究[D].吉林大學,2017.
[2]劉擁. 我國檢察機關防止利益沖突制度研究[D].湖南大學,2016.
[3]劉華英.檢察機關提起民事公益訴訟的制度設計[J].當代法學,2016,30(05):119-127.
[4]李艷芳,吳凱杰.論檢察機關在環境公益訴訟中的角色與定位——兼評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改革試點方案》[J].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16,30(02):2-13.
[5]姜濤.檢察機關提起行政公益訴訟制度:一個中國問題的思考[J].政法論壇,2015,33(06):15-29.
[6]解志勇.行政檢察:解決行政爭議的第三條道路[J].中國法學,2015(01):48-66.
[7]汪建成,王一鳴.檢察職能與檢察機關內設機構改革[J].國家檢察官學院學報,2015,23(01):43-59+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