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共十八大首次以24個字概括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是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最新概括。改革當前,各種思潮涌動,除了用馬克思主義的主流意識形態引領社會以外,還要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使全社會形成良好的精神文明風尚,為構建和諧社會和實現國家富強以及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創造條件。
關鍵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培育 踐行
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深刻揭示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涵,明確提出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核最高抽象。
根據2013年12月,中央辦公廳印發《關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將24字核心價值觀分成3個層面: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是國家層面的價值目標;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會層面的價值取向;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公民個人層面的價值準則。
人民有信仰,國家才有力量。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宣傳活動,融入國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設全過程,同改革開放的實踐經驗和偉大成就聯系起來,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聯系起來,我們就能不斷形成更加廣泛的價值認同,不僅為國家發展助力,更為民族進步鑄魂。
改革開發以來,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思想行為方式也大大發生了改變。尤其是在經濟全球化時代的今天,人們的價值觀愈來愈受到外來文化的影響,傳統的文化價值觀念愈來愈受到漠視。如何應對經濟發展帶來的文化缺失,特別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樹立,是一個非常重大和亟待解決的社會問題。
隨著經濟大發展的到來,更多的人開始追求個人財富的增長,而不再關心社會、關心他人,甚至不惜以損害他人利益為代價為個人謀求好處,這與社會主義的價值追求是不相符的。大工業帶來了經濟上的巨大的繁榮,使城市和鄉村連成一片,打破了狹隘的地域界限,給人們帶來前所未有的物欲享受,社會文明程度也大大提高。與此同時,它也在考量人們的道德底線,它開始摧毀傳統社會那種溫情脈脈的人際關系,每個人開始脫離社會、脫離群體,把他人和社會僅僅視為自己實現個人利益的手段,這難道不是馬克思筆下的“異化”么?在這種情況下,人不再是真正意義上的“人”,而是一種異己的存在,因而他也是不自由的。如今中國正處于社會轉型期,改革當前,各種社會矛盾凸現出來,歸根結底就是利益分配問題。我們強調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其目的就是為了在合理調整社會資源的同時,實現每個人自由而全面的發展,這也是我們社會主義建設的最終奮斗目標。
我國正處在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各種價值觀念和社會思潮暗流涌動。面對世界范圍內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鋒的形勢,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思想意識呈現出多元多樣多變的新特點,這就迫切需要我們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擴大主流價值觀念的影響力,以此掌握意識形態領域的主動權、主導權、話語權,引導人們堅定不移地走中國道路,不斷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一、積極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要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真正內化為廣大群眾的價值追求,需要分層次、有重點、多領域地展開教育和宣傳工作。要用馬克思主義的主流意識形態引領各種社會思潮,凝聚共識,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真正發揮統攝作用。
首先要加強和改進主題宣講。核心價值觀的培育貴在知行統一,而知是前提、是基礎。培育核心價值觀離不開持續的灌輸,抓好宣傳教育始終是一項基礎性工作。認知認同不僅要體現在理性認知上,也要反映在情感認同上,真理的力量加上道義的力量,才能行之久遠。要善于運用身邊的故事教育人、感化人、激勵人,做到深入淺出、情理交融,使核心價值觀真正成為人們情感的寄托。培育核心價值觀,重要的是增強人們的價值判斷力和道德責任感。各級宣傳部門要做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題宣講工作,促使全社會形成學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廣泛熱潮,引導人們自覺做良好道德風尚的建設者,做社會文明進步的推動者。要緊緊圍繞核心價值觀的理論內涵,通過多種形式和渠道,啟發教育,通俗詮釋,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大眾化。要把當代中國價值觀念的傳播展示同中國夢的宣傳教育有機結合起來,不斷增強人們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堅定全面深化改革的意志和決心。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學習納入常態化、制度化,推進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向前發展。
其次要將培育工作貫穿到國民教育的全過程。要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工作作為國民教育中德育工作的核心。要根據國民教育不同階段的具體情況,分階段、有步驟地展開工作。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從娃娃抓起。堅持育人為本、立德為先,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納入到國民教育的總體規劃中來,落實到教育教學和管理服務的各個環節,形成愛學習、勤思考、好實踐的良好氛圍,努力培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新型人才。青少年階段是價值觀形成階段,是可塑性最強的時期。抓好了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也就抓住了未來、管住了長遠。要把青少年價值觀教育擺在突出位置,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尤其要注重發揮社會實踐的作用,完善實踐教育教學體系,開發實踐課程和活動規劃,組織青少年參加力所能及的生產勞動和公益活動、科研競賽以及形式多樣的志愿服務和勤工儉學活動。要將學校培養、家庭教育和社會熏陶三者有效結合起來,形成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強大合力。
再次要發揮媒介的積極影響作用。各種新媒介的出現,對人們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和道德標準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要充分利用媒介的積極作用,加強輿論宣傳,在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論基礎上,自覺深化學習,促使其成為廣大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從而在全社會形成良好的精神風尚。特別是要利用互聯網和手機等新興媒體傳輸快捷、覆蓋廣泛的優勢,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觸角深入到每一個角落。要善于運用公益廣告傳播社會主流價值,加強公益廣告的選題規劃和內容創意,形成公益廣告傳播先進文化、傳揚新風正氣的強大聲勢。新聞媒體要發揮傳播社會主流價值的主渠道作用,堅持維護團結穩定,正面宣傳為主,牢牢把握正確的輿論導向,傳播正能量,不斷鞏固和壯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輿論陣地。同時要加強輿論監督和管理,揚正氣,促和諧,用優秀的作品吸引人、鼓舞人,有效發揮文化產品在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隱性教育作用。一切文化產品都要以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宗旨,大力提升文化產品的思想內涵和藝術品位,弘揚真善美,貶斥假惡丑。加強對文化產業的引導,讓不同類型的文化產品都成為弘揚社會主流價值的載體。加大對優秀文化產品的推廣力度,完善文化產品評價體系和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提供均等優質的文化產品,開展多姿多彩的文化活動,豐富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
最后要充分發揮先進人物的示范作用。近些年來,中國陸續出現了一批感人至深的人物事跡。如任長霞、明正斌、徐本禹以及牛玉儒等諸多典型,他們都是離我們不遠的人,是我們學習的榜樣。一年一度的央視《感動中國人物評選》,里面形形色色的優秀人物,正在給我們樹立一個個特色鮮明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各級領導部門、相關單位和社會團體要認真學習這些先進人物的事跡,深刻領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為廣大群眾做到表率作用,促使全社會自覺學習先進,學習典型,并付諸實踐。要大力宣傳先進典型,評選表彰道德模范,形成學習先進、爭當先進的濃厚風氣。
二、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僅要內化于心,而且要外化于形,使之成為人們的自覺行動。要在積極培育的同時,大力倡導廣大群眾投入到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活動中來,并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自己的價值追求,在學習、工作和生活中牢牢把握,促使每一位公民形成有思想、有作為、有追求的獨立人格。
首先要建立健全制度體系,完善制度規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制度的內在精神和生命之魂,是社會主義制度在價值層面的本質規定。要緊緊圍繞“三個倡導”的內容深入研究,結合群眾關心的理論和實際問題,挖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深刻內涵,不斷豐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論闡釋。要推動踐行工作常態化、制度化,使之成為我們各項工作的價值評價標準。同時要用科學的工作機制、評價機制和監督機制來保障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效踐行。用法律法規、公共政策和規章制度的形式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體化,對不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行為進行揭露和批判,教育為主,并引導其樹立合理的價值取向。各項制度都應包含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價值取向、價值追求、價值尺度和價值原則,使得制度與價值理念相統一。法律法規應成為推廣社會主流價值的重要保證,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徹到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實踐中,落實到立法、執法、司法、普法和依法治理各個方面,用法律的權威來增強人們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自覺性,并注重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關要求上升為具體法律規定,充分發揮法律的規范、引導、保障、促進作用,形成有利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良好法治環境。
其次要用典型示范帶頭踐行,逐一推廣。先進典型始終是我們學習的對象,是這個時代最需要的人,他們必然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優秀代表,相信他們的言行一定會在群眾中產生重要的影響和感召力。我們要善于從他們身上發掘合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優秀品質,從而調動廣大群眾積極學習。各級領導干部和相關社會團體要發揮帶頭和組織作用,用身邊的真人真事激勵廣大干部群眾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共筑和諧社會正能量。
再次要積極開展各類主題活動,豐富宣傳形式。通過舉辦各類活動,如主題宣講進社區、贈送相關文獻書籍、網絡有獎知識競賽、文藝表演以及參觀考察等等,吸引廣大群眾參與其中,使其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涵。當然活動一定要具體、生動、貼近群眾、貼近生活,使其發揮教化作用和余音效果。在宣講過程當中,要采取一級抓一級、層層搞宣傳的辦法,中央到地方,不斷擴大覆蓋面,提高宣傳效果。還可運用報告會、研討會、圖片展、現場觀摩等多種形式,搞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專題學習教育活動,切實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農村、進社區、進企業。
最后要身體力行,切勿空談。理論脫離了現實生活,就是一紙空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與我們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是息息相關的,每個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方式將其具體化、生動化,形成獨具特色的價值追求。要把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到改革和現代化建設的不同階段和各個領域,教育干部群眾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權力觀和政績觀,促使公民形成良好的社會公德、家庭美德和個人品德,使我們每個人都成為文明人,讓文明、和諧的思想之花開遍神州
大地。
核心價值觀是精神支柱,是行動向導,對豐富人們的精神世界、提升民族情感具有重要作用。一個人、一個民族能不能把握好自己,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核心價值觀的引領。正在破浪前行的當代中國,更加需要強大的價值支撐,需要國人的堅定信仰,需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中國精神。此外,核心價值觀是一個國家的重要穩定器,構建具有強大凝聚力感召力的核心價值觀,關系社會和諧穩定,關系國家長治久安。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有廣泛的價值共識和共同的價值追求,這就要求我們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鞏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凝聚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力量。
自由、民主、平等,是人類社會的普遍追求,也是社會主義制度的題中之義。面對當前國際國內局勢,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于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對于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引領社會全面進步,對于集聚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強大正能量,具有重要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
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可能畢其功于一役。要綜合運用教育引導、輿論宣傳、文化熏陶、實踐養成、政策制定、制度保障等方式,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國民教育全過程,落實到經濟社會發展各方面,使之內化為人們的精神追求、外化為人們的自覺行動。現今我國正處于全面改革的關鍵時期,廣大群眾要認清時代變化,堅決擁護黨中央的領導和國家的各項政策,維護穩定大局,促進社會和諧發展。與此同時,中國共產黨也是堅決擁護廣大群眾的根本利益的,黨的奮斗目標就是要實現國家的富強、民族的復興和每個人都有出彩的機會。因此,我們要牢牢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用它來指導我們的行動,在人生道路上做出正確的取舍,做一個有思想、有擔當、有作為的好公民!
參考文獻:
[1] 中央辦公廳:《關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2013,12.
[2] 劉詩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化路徑》,傳承,2013,(09).
[3] 楊義芹:《十八大以來關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研究述要》,理論與現代化,2013,(04).
[4] 中共河南省委宣傳部課題組:《論新時期培育和踐行核心價值觀的五大舉措》,中州學刊,2013,(08).
作者簡介:金海龍,男,(1990--)陜西安康人,重慶工程學院在職教師,主要研究方向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