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瑩
摘 要:本文主要針對竹漿纖維與粘膠纖維的相關問題進行分析,主要研究了竹漿纖維與粘膠纖維的分析與鑒別,對于分析和鑒別的理論和具體的方法進行了總結和探討,可供今后的相關工作參考。
關鍵詞:竹漿纖維 粘膠纖維 分析 鑒別
前言
為了更好的應用纖維,首先要明確纖維的種類的不同,為此,進一步分析竹漿纖維與粘膠纖維的分析與鑒別方法,是十分必要也是極為重要的一個課題,是提高使用效果的必由之路。
1、竹漿纖維和粘膠纖維概述
隨著人類環保意識的增強,竹漿纖維作為一種新型綠色環保纖維越來越受到世人的關注。中國是竹子資源最豐富的國家,竹子種類、面積、蓄積、產量均居世界之首,被譽為“竹子王國”。竹纖維是可再生資源,并且可以自然生物降解,有利于保護環境,實現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以竹子為原料生產的纖維素纖維,具有許多其他纖維無法比擬的優點,如良好的可紡性、著色性、天然的抗菌保健功能及居纖維之首的吸濕放濕性,因此,竹纖維被稱為“會呼吸的纖維”。竹纖維既可以純紡,也可以與棉、絲、麻和合成纖維混紡或交織,可廣泛應用于生產具有特效功能的產品,如內衣、襯衣、褲子、涼席、紗布、口罩、浴巾、浴衣、毛巾、床上用品等,市場前景十分廣闊。
粘膠纖維是最早應用于產業用紡織品領域的化學纖維之一,但在工業化生產后的很長一段時間里,粘膠纖維產品除少量用于輪胎簾子線以外,很少涉足產業用紡織品領域。直到20世紀70年代,粘膠纖維的應用領域才逐步擴大。然而,其在產業用方面一度受到合成纖維的沖擊,但由于性能獨特始終無法被合成纖維所取代。如今,新生產工藝及相關標準的日趨成熟,將為產業用粘膠纖維的開發帶來新的思路。
粘膠纖維可分為普通粘膠纖維、高濕模量粘膠纖維,強力粘膠纖維和改性粘膠纖維。強力型粘膠纖維中,干態強度超過30.0cN/tex的長絲稱強力絲;超過38.0cN/tex的稱超強力絲;超過44.1cN/tex的稱二超強力絲;超過48.5cN/tex的稱三超強力絲;超過53.0cN/tex的稱四超強力絲。高性能粘膠纖維中,在濕態下彈性模量較高的纖維,稱波里諾西克纖維,也稱高濕模量纖維,中國稱富強纖維,簡稱富纖。濕模量介于普通型纖維和波里諾西克纖維之間,但具有較高勾結強度、脆性較小的纖維,稱改良型高濕模量纖維。
此外,對于生產功能性纖維的方法的研究也比較多,當前主要有涂層法和共混法兩種,涂層法是指將功能材料超微粉體、分散劑、粘合劑等配成分散液,在纖維生產的后處理過程中涂敷于纖維表面制成功能性纖維。采用涂層法生產功能性纖維的工藝路線較短、操作簡單、生產成本低,但所制纖維手感發硬、耐洗滌性差。共混法是指將功能性材料的超微粉體在粘膠纖維生產過程中混入,使功能性材料植入纖維內部而使纖維獲得功能性。共混法生產的纖維在外表上和普通纖維基本沒有區別,經多次使用洗滌后仍具有較強的功能性,從根本上解決了涂層法功能性纖維功能不持久的缺點。
2、竹漿纖維和粘膠纖維分析鑒別
竹漿纖維的生產不同于粘膠纖維,竹漿纖維的加工較粘膠更加困難,對設備和工藝技術的要求更高,但由于竹漿纖維與粘膠纖維同屬再生纖維素纖維,在外觀風格上有很多類似的地方,因此研究竹漿纖維的鑒別方法,更好地區別于粘膠纖維,將是推動竹漿纖維發展首要解決的問題。
一般來說,竹漿纖維經氯化鋅-碘試劑處理后出現了明顯不同的特性,竹漿纖維經氯化鋅-碘試劑作用后呈墨綠色,且纖維逐漸變細;形態結構上,竹漿纖維橫截面形態有呈不規則鋸齒形,也有呈不規則腰圓形狀,其縱向形態光滑,表面有
溝槽。
竹漿纖維截面形態不規整,主要由縱向分布的深淺不一的溝槽所致。截面有分布不均、大小不一的微孔,這些微孔小的則縮為一類似橢圓形的孔洞,尺寸一般不小于0.5μmX0.1μm;大的則主要呈一扁平帶狀孔洞,其長度較長,寬度較扁,最大不超過2μmX0.2μm。由此可以預測,這些小的孔洞和溝槽一方面可給纖維乃至紗線、織物提供較好的吸濕透氣性,另一方面在纖維中形成缺陷,對纖維的強伸性能有著負面影響,導致了纖維強力的降低、脆性的增加,使得水分子較易進入非結晶區,減小了大分子之間的相互作用,大大降低了竹漿纖維的濕態強度。另外,從截面上還能夠清楚地看到纖維縱向裂縫的深度,相當于整根纖維界面跨度的五分之一左右,這也是竹漿纖維的斷裂強力不高的主要因素之一。
此外,竹漿纖維和粘膠纖維間較明顯的區別即羥基峰的強度差異,粘膠纖維的羥基要活躍的多,從理論上講,它與水分子及其它化學物質相結合的能力比竹漿更強些,這將對它的吸濕性能與染色性能影響較大,也是對兩者進行鑒別的有效方法之一。
粘膠纖維的硫酸溶液基本澄清,因此可認為其木質素的含量已非常低,而竹漿纖維中木質素的含量差異較大,但或多或少地都存在一些,不均勻地分散在竹漿纖維集合體中。由此可知,測量木質素含量是鑒別粘膠纖維與竹漿纖維的可行方法之一。
竹漿纖維和粘膠纖維橫縱截面形態差異較大,與粘膠纖維的皮芯層結構不同,竹漿纖維橫向截面存在較多的孔隙和溝槽。竹漿纖維中木質素的存在很不均勻,但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比重的木質素。粘膠纖維—OH峰較竹漿強,活潑性大,這是鑒別這2種纖維的有效手段之一,在實踐中可更好的利用這些來處理竹漿類產品
3、結束語
綜上所述,要想更好的做好竹漿纖維與粘膠纖維的分析與鑒別研究,就一定要找出更好的分析和鑒別的方法,本文針對竹漿纖維與粘膠纖維的分析與鑒別的方法進行了總結,可供今后參考。
參考文獻:
[1] 費國平,邵玉婉,洪曉杰.竹漿纖維鑒別方法的研究[J].中國纖檢,2017(15):50-52.
[2] 馬順彬,張榮軍.圣麻纖維與竹漿纖維的鑒別及性能測試與比較[J].紡織科技進展,2018(03):70-73.
[3] 張濤.竹漿纖維及其織物的濕傳遞性能及結構性能研究[D].東華大學,2017.6
[4] 吳佩云,莫靖昱.用常規方法鑒別新型再生纖維素纖維的實踐[J].南通紡織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04):21-25.
[5] 齊艷麗.浙江質檢院竹漿纖維鑒別技術填補國內外空白[N].中國質量報,2017-09-1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