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曉燕
摘 要:教學目標是貫穿教學始終,指導教學方向,衡量教學活動實效性的重要指標。在思想政治課三維目標的設計過程中存在著過于注重知識目標;忽視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以及教學目標泛化;能力、情意目標過空等問題。本文以《消費的類型》三維目標設計為例,為高中思想政治課三維目標有效設計研究提出相應的改進策略。
關鍵詞:高中思想政治課 三維目標 有效設計
一、高中思想政治課三維目標的內涵
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指出課程標準》提出了新課程應體現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三個方面培養的基本要求,即通常所說的“三維目標”。三維目標是相輔相成的,分別對應“習得什么”、“怎么習得”和“為什么習得”的問題,三個問題解決的都是政治課教學過程中不可或缺的方面。在政治教學中必須把三方面目標結合起來,在幫助學生掌握基礎知識的過程中滲透能力和情感培養,促使學生知、情、意、行協調發展。
二、高中思想政治課三維目標設計中存在的問題
在當前的思想政治學科教學中,其課堂教學目標的設計依然存在諸多問題。
(一)習慣以教師為行為主體
在高中思想政治《經濟生活》三維目標設計中常常出現“讓學生.....“使學生....”等這樣的表述。如筆者首次設計《消費的類型》時,“能力目標”就出現“提高學生理解日常經濟生活的能力”,諸如此類的表述都是以教師為行為主體,學生是被動者,這樣的三維目標設計,違背了新課標提倡的以學生發展為本和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的教育理念,不利于學生積極主動地建構起自身的“知識、能力、情意”結構。在三維目標設計中應以學生為第一人稱,應站在學生的角度,把學生的主體性和教師的主導性結合起來,貫穿于整個教學實踐中。
(二)三維目標之間不存在內在聯系
高中政治教學中三維目標內部是緊密聯系的,它們的相互關系是:“知識目標”是實現其他兩者的載體;“能力目標”是聯接其他兩者的橋梁;“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是其他兩者的升華。三者在教學中應相互促進,相互影響,相互聯接成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但是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很多教師對三維目標的設計存在割裂現象,忽略了三者之間密不可分的聯系。學生似乎是在教師的主導下完成一項一項的任務;對三維目標設計的割裂也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例如,在《消費的類型》第一次的教案中,對三維目標進行了如下的設計:”1知識目的:學習消費的基本類型,貸款消費的含義及適用情況。2能力目的:提高學生理解日常經濟生活的能力,培養學生從生活中歸納出經濟知識的能力。3情感態度價值觀:讓學生學會選擇適合自己的消費方式;培養學生擁護改革開放政策的熱情,增強民族自豪感。”三目標之間是割裂的、缺乏內在邏輯的;像“擁護改革開放政策的熱情,增強民族自豪感”還存在這是明顯的“貼標簽”現象。
(三)“能力”、“情意”目標過空
在教師的三維目標設計中,我們可以發現大部分教師不能將教學目標具體化,尤其是能力目標和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的設計趨于虛化或形式化。一些目標聽起來很“高大上”,其實是“假大空”。例如,在“能力目標”的設計中,常有“提高學生理解日常經濟生活的能力”;在“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中,教師熱衷于從宏觀的角度來進行設計,如“培養學生擁護改革開放政策的熱情,增強民族自豪感。”這些目標表述大都不便于觀察、測量和評估,過于抽象的教學目標教師也無法獲悉學生是否真正的領悟和獲得。
三、高中思想政治課三維目標設計的優化策略
(一)遵循思想政治學科課程標準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實驗)是高中政治學科教學的綱領性文件。它是該學科教材編寫、教學目標設計、教學實施以及教學評價等活動的基本依據,教師在進行教學目標設計時,應以思想政治學科課程標準為基礎,對課程標準、課程目標和內容標準進行充分的研究,從而設計出更具有實效性的課堂教學目標。
(二)了解學生
在明確教學目標概念之后,下一步就是了解受教育者,了解學生。可以通過對話、觀察、問卷等方式,了解學生對課本的預習復習程度,了解學生的需要,喜歡的上課方式等。教師立足于學生已有的知識起點,以書本知識為依托,更廣泛地吸收課本以外反映教學內容的相關知識,高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只有了解學生,才能認識到怎樣預設目標以及預設的目標是否能真的實現。在設計例如筆者改進《消費的類型》的三維目標時從學生熟悉的生活資源入手,以結婚各種消費為例,調動學生的興趣,促使教學目標高效生動完成。
(三)立足教材
政治教師要吃透教材,明確所教授的課程內容及教材的知識結構。知識目標是其余目標達成所依賴的載體,每個知識點在考試的標準中,具體要達到哪種要求都有明確的規定。教師要立足于教材,根據知識點考察標準的不同和學生接受程度的不同來設置具有層次性的教學目標。例如改進后的知識目標“識記消費的基本類型,理解貸款消費的作用以及如何對待貸款消費;了解我們的日常消費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響。”目標更加具體并且體現了知識掌握的層次性。
總之,目標是行動的指南,課堂教與學的一切活動與問題都要圍繞三維目標展開、推進。教學目標是一節課的靈魂,具體分析和設計課堂教學目標,是思想政治教師教學設計的起點,只有明確教學目標、使之具體和精確,教學才能順利開展。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走進新課程一與課程實施者對話.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2] 謝樹平,李宏亮,胡文瑞.新編思想政治(品德)教學論.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
[3] 施良方.課程理論一-課程的基礎、原理與問題.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5年版。
[4] 陳繆若,《高中思想政治課有效教學研究》,[D],西南大學,2009年10月。
[5] 郝良群,《政治課“過程與方法”目標的理解與實施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