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剛
摘 要:在國際市場環境急劇變化的今天,航空新研發項目任務逐年呈遞增趨勢。本文從質量風險管理的基礎研究出發,分析當前國內航空制造企業在新研發項目中的質量風險問題,希望各企業要從全局的角度,系統的控制產品研制質量,積極發展預防性質量管理,有效降低產品質量風險。
關鍵詞: 新研發項目 質量風險 風險管理
一、前言
隨著社會經濟技術的發展,航空產品的需求日益增大,尤其是國際市場環境急劇變化的今天,新研發項目任務逐年呈遞增趨勢。航空新研發項目作為高科技復雜項目,往往具有創新性強、資金投入多、研制周期長等特點,會涉及到企業決策,管理,開發,生產,市場等各層面人員和經營活動,風險因素層出不窮,一個環節考慮不周,就可能造成重大損失,因此風險分析在航空項目管理中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目前我國對航空新研發項目實施質量和風險結合管理方面比較薄弱,所以有必要在研制項目生命周期內要結合質量管理的理論知識和方法,對質量風險進行動態的識別、分析、預防、跟蹤和反饋,在質量安全的基礎上,促進國防事業發展和強大。
二、質量風險管理概況
風險的定義是不確定的事件,航空領域的新研發項目的風險即在航空新產品研發過程中會產生不利影響的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我們不能肯定風險一定會發生,但是總有潛在的可能性。而在眾多航空項目風險中,質量風險尤為重要和突出,質量是項目管理的目標,同時也是評價項目成功的關鍵因素。項目質量管理就是通過建立良好的項目管理流程和過程控制方法,明確所有相關人員的職責,以工作質量的改善來提高最終產品或服務的質量。質量是保證項目成功的關鍵環節,我們只有從根本上確保每一個零部件的高質量,才能保障整機的安全性和適用性。
按照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持續風險管理理論的說法,對項目風險進行全壽命分析和管理的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風險動態分析共包括風險識別、風險分析、風險規劃、風險跟蹤、風險控制模塊以及風險文檔記錄六大模塊。NASA的風險管理水平十分先進,航空新研發項目的質量風險分析也可參考應用。另外,我國很多學者研究的理論方法對于新產品開發項目的現場質量管理也具有很強的借鑒價值。高素春在總結了裝備制造項目現場風險特點的基礎上,分析了現場質量風險流程圖,指出質量風險的管理應抓住的五個重要環節即識別風險來源、分析風險抓關鍵、制定應急計劃、加強現場監控及時評估總結、改善提高[1]。田廣明等學者分析了航空項目風險的主要來源,運用核對表和改進魚刺圖對航空項目進行風險識別,并提出面向航空項目風險識別的新技術因子模型,為航空項目高效、準確地識別項目風險奠定了基礎[2]。
項目的風險包含在項目的全過程之中,項目全過程中定義與決策、計劃、實施、結束階段的等各個階段共同構成了項目的生命周期,如圖1所示。在項目壽命周期中內,通過一系列的對引起產品質量風險因素的識別、評估、規劃、跟蹤及控制處理,以減少風險源的存在,降低風險事件發生的概率,從而減小風險損失,使風險損失控制在決策者可接受的程度,是現代企業開展質量風險管理的核心工作。
三、質量風險管理分析
結合航空領域企業的基本特點和風險特征,探討航空新研發項目的質量風險管理,以期各位讀者可有所獲。
我國航空領域的企業一般按照符合性檢驗的方式,嚴格按設計圖紙、技術文件進行符合性檢驗,產品必須符合圖紙、技術文件、工藝規程。但容易忽略圖紙、工藝規程等技術文件是各企業單位的專家和技術人員編制出來的,難免會有考慮不周的地方,結果導致有些產品雖然符合相應的技術文件,卻沒有適用性。航空產品的適用性,除了保證產品的技術性能指標外,還有安全性、可靠性、維修性、經濟性、交貨期等要求。航空制造企業要實現產品質量觀的轉變,由符合性向適用性轉變,再由適用性向卓越的質量觀轉變,需要不斷學習、積累和發展先進的質量管理方法,結合企業自身的特點,不斷提高項目研發的質量和水平。每個人分析的目的、角度和方法不同,質量風險來源指標也千差萬別,本文利用故障樹分析法對質量風險的來源進行分類。
1. 人力資源風險
人力資源風險是航空制造企業經常面臨的風險之一,具體來講,企業內從業人員的行為指向偏離組織期望和目標或者由于從業人員的行為違背客觀規律、越軌等給企業造成的損失或損害。人力資源運用往往直接關系到企業項目的生存乃至發展。航空制造企業許多產品的生產過程往往需要標準化的操作,嚴格按工藝規程進行,而人力風險諸如新進人員的操作能力不高、整體素質偏低、輪換過勤、精力分散、身體不適、個人情緒不穩定等方面均會影響產品質量,給新研發項目的成功率帶來較大的不確定性。
2. 設備風險
設備設施是航空新研發項目開展的物質基礎,也是決定企業生產效能的重要因素。近年來,由于員工設備點檢知識和操作經驗比較薄弱,不正確操作造成企業設備故障率明顯上升的情況時有發生,另外,隨著設備的老化、年久失修、超負荷工作等也給項目的進行帶來風險,不可預見的設備故障,對項目的穩定構成了威脅。航空制造企業需要提前對設備容易發生故障的部位進行維護以提升設備運行的效率和持續性,防范設備風險。
3. 原材料風險
在眾多工業領域中,航空領域的新研發項目原材料的供應風險相對較大。目前國際、國內市場的原材料價格變動較大,原材料的質量也是關鍵,如不能滿足項目的需要,就會引起項目的質量事故,導致項目的質量風險。若原材料采購不到,或供應延誤,也會影響到項目的進度,很多西方國家及發達國家限制向我國航空企業出口關鍵原材料,原材料采購供應也是航空新研發項目質量風險的重要風險之一。
四、結束語
本文主要論述了當前國內航空制造企業在新產品研發項目中的質量風險問題。由于我國本身對項目風險管理的研究起步較晚,且應用領域較窄,而質量風險優勢制約我國航空事業發展的主要問題,因此,航空制造企業要從全局的角度,系統的控制產品研制質量,應用項目管理知識,積極發展預防性的質量管理,有效的降低產品質量風險,保證航空人的生命安全。
參考文獻:
[1] 高素春. 項目現場質量風險管理方法[J]. 項目管理, 2006, (4): 88~89
[2] 田廣明, 韓毅, 李原. 面向航空項目的風險識別技術研究[J]. 工業工程與管理, 2004,(3): 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