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玉強
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水平的提升,互聯網逐漸在社會中普及,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也為人們的生活和工作帶來了一定的變化,同時信息化逐漸對國有企業內部會計控制方面造成一定影響,對國有企業內部會計控制研究的時候,需要和信息化的發展相適應,促使人們能夠對其中較為關鍵的內容以及其主要矛盾加以解決,并且能夠統籌兼顧,促使其具有針對性特點的解決策略得到有效實施,使得企業內部管理人員對信息化的管理認識有效提升,并且在這一過程中進行較為健全的內部會計控制體制的建立,
關鍵詞:信息化環境 國有企業 內部會計控制
在國有企業發展歷程中,會計工作的作用非常的重要。現今,會計工作的開展伴隨著信息技術的提高,通過信息技術來促進發展,可以使會計工作提高效率,增加其準確度。不過,會計在應用信息技術的過程中還存在著大量的問題,內部控制很難有效開展,會計工作質量很難得到保證,會計信息真實性很難得到提升。所以,在信息化背景下,國有企業會計首要的工作就是建立內部控制體系,完善體系控制。
一、會計信息化定義以及控制研究概念
信息化環境下,要想加速發展國有企業內部控制,就要開展會計信息化,在企業內部明確企業會計控制研究概念。會計信息化是將會計的工作與信息化技術合理有效的相互結合,相互促進,確保企業會計的各項工作都能利用信息化,及其優勢來解決問題,從而在會計工作中提高效率。企業內部會計控制的研究,其實是企業為了提高會計信息質量,保護資產的安全和資產的完整,確保落實貫徹執行法律法規和企業各類規章制度,制定實施的控制方法,制定對應的措施和合理的程序。會計信息化的發展以及企業內部控制的發展是所有企業都必須要面對的問題和挑戰。對于國有企業來說也是其發展新突破。
二、信息化環境下國有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存在的問題
(一)企業內部管理人員對信息化管理認識不足信息化環境下,國有企業內部會計控制研究是大部分企業都關注的問題。近些年來,企業信息化發展的速度很快,因此,在企業的各個領域對其都了新的要求,即使目前我國多數企業會計發展迅猛,但還是存在很多問題,這些問題嚴重阻礙了國有企業的發展和企業內部會計控制研究。
(二)內部會計控制體制不健全良好的企業經營模式都是相互配合溝通,具有合理完善健全的管理體制的。如今,雖然國有企業在信息化環境下內部會計的發展快速提高,但還是不斷出現問題,這是因為在內部會計控制體制上,缺乏健全的體制,對我國國有企業的發展很不利。信息化環境下,國有企業中內部會計控制的發展過程中,企業內部會計控制體制的不健全,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其一,企業內部的組織結構和部門結構不健全。如今,不少企業因為內部結構的不完善,出現了部門工作的重復性,因此內部會計工作的有效效率大大降低;其二,大多數國有企業有自身的管理體制,不過在企業經營中沒有真正的實施,就是一個空頭的文件而已,并沒有起到作用。長此以往,在管理約束上,對于企業員工的管理也很不利,這樣企業就會失去原有的凝聚力,對企業的發展是非常消極負面的,對信息化環境下國有企業內部會計控制研究損失很大。
(三)內部會計人員素質不高如今,國有企業會計人員業務水平很差,綜合素質不高,生活過于安逸,工作很不負責任,不思進取,缺乏上進心,企業內部會計控制的運用制度很不容易得到實行和貫徹。與會計緊密相關的企業新的業務知識和新發布的法令,不被注重,也不加以學習。企業會計人員對現代化企業管理的知識不明白、不清楚,在實際賬務的處理上,經常會有違反規定的現象發生。
(四)信息化水平較低、內部會計控制監督不完善近些年來,互聯網飛速發展,網絡已經進入當今社會的各個領域。無論在企業的發展中,還是在人們的工作、生活中,無處不在體現網絡及其相關技術給使用者帶來的信息化優勢。
目前,國有企業內部會計的控制研究和信息化發展水平比較低,內部會計控制的制度還不健全和完善,這也是企業會計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國有企業在內部會計控制過程中,信息化水平比較低。主要體現在會計工作信息化應用中。如今,很多企業還處在傳統工作方式上,傳統的會計工作方式的效率非常低,對于各種賬目、資金核算都缺乏精準度。國有企業的內部會計發展,并沒有很好的利用信息化技術。其內部會計控制監督工作也存在不足之處,這其中主要體現有:一是內部審計的失效,二是內部審計的評價體系的缺失,三是內部審計的監督體系的缺失。
三、信息化環境下國有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對策
(一)提高企業內部管理人員對信息化管理的認識在信息化環境下,國有企業內部會計控制的發展需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就要對企業管理者本人進行自身的完善和提高。要提高企業內部管理人員對信息化管理的認識,幫助他們對信息化管理有更新、更深入的了解。
1.管理者本人要在傳統經營理念上有所突破。因為現在多數的企業管理者都受到傳統理念的約束,導致創新思維的缺乏、思想固守、不求突破。因此,管理者本人就需要自我的升級突破以及發揮潛在的能力,把新的管理理念樹立起來。管理者本人要做到以身作則,從而影響其他員工的工作態度。
2.企業中管理者自身要在企業內部形成威信,樹立權威這樣做才能劃分職責,使員工各司其職,調動內部各個部門協調溝通和員工之間的關系,企業內部會計的工作效率才能有所提高。
3.管理者本人要學習借鑒先進的經營管理經驗和海外成功的案例,把企業發展情況和面臨的問題相互結合,完善自己,并不斷提升企業員工的水平,全員致力于國有企業在信息化環境下內部會計控制的探討研究,以實現經濟和社會效益。
(二)建立和健全內部會計控制體制對企業來說,企業管理體制的合理完善和健全實施都是非常重要的,是企業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給企業發展帶來正確的導向和規范的指引。同時,這些健全的內部會計控制體制也能夠為企業內部各項工作提供依據,防止會計人員失去指導,不知道該怎么做,不知道做什么是能夠被允許和被鼓勵的。不過,在信息化這一環境下,國有企業內部會計控制的發展體制還有很多不足,因此,我們急需解決這些棘手的問題,建立企業內部會計控制體制,健全實施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制度,合理完善制度的內容和科目,確保執行有力,發揮有效。
(三)提高信息化水平
完善內部會計控制監督機制在信息化環境下,國有企業中內部會計控制的發展和信息化水平都比較低,監督機制缺乏,企業想要解決這些問題,那就需要管理者自身提高信息化的水平,并且實施健全、合理、完善的內部會計控制制度。
1.要提高信息化水平。這就要企業從所有內部崗位工作著手,突破原本傳統的會計方法。在進行會計工作中學會利用網絡來提高效率,要針對會計人員進行網絡知識培訓和網絡技能提高,要確保會計人員也能夠懂得一部分網絡基礎知識和相關經驗技巧,這樣可以在突發網絡故障或網絡風險的時候,得到及時的解決,防止對會計的正常信息化工作和會計的核算工作產生影響,確保企業會計信息化進程的發展與完善。
2.建立會計控制監督機制。建立專門的監督機構,特別是對于會計財務報告的監督,實現資金的透明與公開,提高企業各種業務資金取向的透明度,從而提高企業的發展水平。
總 結
在信息化條件下,企業只有對會計內部控制進行探索研究,才能使企業內部的控制制度不斷獲得有效的調整和改善,從而保證企業會計數據的真實性和可靠性。因此,才能使企業的經濟效益獲得提高,保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有效運轉。
參考文獻:
[1] 丁麗.論當前我國上市公司內部審計的現狀及改進策略[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3(6):20-22.
[2] 劉俊蘭.我國上市公司的內部審計現狀及改善探討[J].商場現代化,2016(20):185-186.
[3] 張乃予.我國上市公司內部控制自我評價報告的現狀和改進[J].商場現代化,2015(2):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