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職業技能大賽已常態化、制度化,通過職業技能大賽能夠檢驗各高職院校專業技能的教學水平如何。另一方面,通過職業技能大賽暴露出來的問題反過來可以引領促進會計專業的建設,本文從六個方面論述會計職業技能大賽對高職會計專業建設的影響,進而使高職會計專業建設的更加科學完善。
關鍵詞:職業技能大賽 引領 專業建設
高職院校開展技能大賽多年以來已成為一種常態,國家及省級教育部門已將其制度化,每年都要舉辦由行業企業參與的職業院校各專業的技能大賽。專業技能大賽,執行的是國家統一的行業標準,代表了當前所有行業企業最先進的技能標準。專業建設的決定了參加技能大賽的成績,但反過來,通過技能大賽完全能夠促進、引領專業的建設。會計專業的建設要緊跟國家財經法律法規的變化,才能在專業建設中體現財經法律法規的要求,才能達到會計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通過參加會計專業的各種技能大賽,接觸會計行業最新的行業規范標準,以此來促進引領會計專業的建設,強化專業教學改革,促進雙師型教師隊伍和實訓基地的建設,加快技術技能型人才的培養,以賽促改,以賽促教,加強校企合作,實行產教融合,建立會計崗位工作體系,全面提升教學質量。下面就技能大賽對會計專業建設的促進引領作用加以闡述。
一、職業技能大賽引領會計專業人才培養的目標
高職教育的會計專業建設,強調的是服務于行業、企業會計人才需求和學生就業創業,強調專業與企業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學歷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對接。會計專業方向在職業技能大賽中的具體體現是比賽項目,所以技能大賽的項目設置與專業建設密切相關,強烈引導專業建設貼近市場,緊扣市場脈搏,體現了社會對會計專業的需求。通過會計類技能大賽的推動,使得會計專業建設得到強化,使其成為重點建設專業。
職業技能大賽促進了會計專業內涵的建設。首先會計技能大賽的比賽內容和評價標準吸收了行業發展的前沿知識,能夠反映出最新的行業企業財務技能需求,這就賦予了會計專業建設發展的最新的內涵,更新教學內容,加強專業技能教學,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水平;同時促進教師隊伍建設,提高實踐操作水平,能夠有效地指導學生。
二、職業技能大賽促進了會計專業的課程改革
職業技能大賽的比賽內容不是虛擬的,都是來自于實際生產服務一線。如果把賽事項目與高職院校的課程改革緊密結合起來,把專業內容系統、集中的展示出來,呈現典型的項目化教學要求,這對課程改革可以起到有效的引導和推進作用;同時也充分反映出技能大賽對日常教學的要求。技能競賽注重新技術新方法的應用,切實突出了技能型,引導了學校及時更新教學內容;另外高職院校的課程內容以必需、夠用和實用為基本要求,學校卻很難把握它的尺度,而技能競賽在比賽項目設置上,由于受到時間等因素的限制,所以具有很強的優選功能,更加能夠突出實踐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校企合作,開發課程,根據職業技能大賽項目制定課程標準,設置課程教學內容,轉化教學項目,做到技能競賽項目與課程設置無縫融合。設置的實踐教學課程既是技能競賽項目訓練,同時貼近企業實際崗位技能需求,提升學生崗位認知及動手能力。如沙盤專周實訓課、數字錄入競賽性實訓、珠算與點鈔實訓課等,這些實訓項目都是財務工作的基本技能,有助于培養學生嚴謹、認真、敬業的綜合素質。試行“以賽代考”的教學考核評價模式,以上述沙盤專周實訓課為例,讓學生自行組隊參賽,比賽結果作為課程成績考棱評價依據,獲得一、二、三等獎和優秀獎的小組分別評定為優秀、良好、中和合格的課程成績,小組內部再根據組員自評、互評、平時表現及出勤等按不同比重在小組得分基礎上酌情增減,得出最終課程總分;將技能競賽參加情況納入頂崗實習考核環節,尤其是頂崗實習過程中仍參賽的學生,由學校出面聯系相關企業相關技能崗位,讓學生更進一步在實際工作崗位上提升認知強化技能。綜合以上內容,構建融賽于教的綜合性實踐教學質量評價體系。
三、職業技能大賽推進了會計專業的教學方法改革
傳統的先理論、后實踐的教學方法已經不再適合當前現代高職教育的培養目標,完全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分割開來,雙軌教學,不利于理論與實踐的融合,不利于學生實踐操作技能的訓練。在職業技能大賽的賽事項目的設置上,以及評判標準的確定上,都會兼顧理論考核和實踐考核,而且對實踐的要求會更高。這就要求高職教育在日常教學中,授課教師要將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有機結合起來,做到理實一體,突出技能教學,形成以賽促練、以賽促教的局面。以盤錦職業技術學院會計專業的課程改革為例,該專業依據會計技能大賽的項目設置,進行了以職業能力為本位的項目化課程改革,采用任務驅動、情境教學和翻轉課堂等現代教學手段,將企業搬進校園,啟發學生的思維,并把抽象的理論問題變得通俗易懂。任務完成過程中,教師起到指導和激勵的作用,學生積極參與、互動、合作,成為教學活動的主體,真正做到在做中學、在學中做,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大幅提升,掌握了一手嫻熟的專業技能,教學效果非常好。
四、職業技能大賽促進了高職院校會計專業實習實訓基地的建設完善
無論是國家教育部還是省級教育廳組織的會計技能大賽,都是以國家最新發布的行業標準制度準則等為依據,使用研發公司最新開發的先進的會計教學軟件組織比賽。因此,對于參賽的高職院校,為了提高比賽成績,紛紛購買研發公司開發的會計教學軟件,這樣學生在實踐教學過程中就能夠接觸到最新的教學工具,便于對會計實踐技能的學習掌握。再有,為了掌握最新的國家行業標準、會計行業制度規定,高職院校必須與企業深度合作,產教融合,才能實踐到行業企業使用的行業標準和規定,進而技能大賽才能有一個好成績。同時,高職教育培養出來的人才才能適合行業企業的需要。以盤錦職業技術學院會計專業為例,幾年以來,先后與四家大型制造業的財務部門進行校企深度合作,企業會計專家走進校園和實驗室以兼職教師身份給學生授課,專業教師和學生定期到企業進行實習和觀摩。校企互通有無,使實習實訓基地真正發揮了應有的作用。
五、職業技能大賽促進了高職院校會計專業教師實踐教學能力的提高
會計職業技能大賽,較量的主要是各院校學生對會計專業技能的掌握能力。要想使學生掌握得好,教師必須得先知先覺。這樣,逼迫教師要先學會各項專業實踐技能。教師專業技能的學習可以通過多個渠道進行,一是可以參加各種國家、行業企業等組織的專業技能培訓,提升教師的實踐教學能力;二是可以定期下企業進行頂崗實習,拜企業專家為師,學到真正的當前企業技術崗位的實踐技能操作。教師掌握了實踐技能操作,與理論相結合,做到了理實一體,大大地提升了教師的整體業務水平,提高了師資能力,這樣才能自如地將專業技能傳授給學生。
六、職業技能大賽促進了高職院校會計專業教學質量評價機制的建立
技能大賽,無論是對專業理論知識的考核還是實踐技能的考核,都預先制定了嚴格、科學、合理的評價機制。具體包括評價的組織管理、制度的建立、評價標準的制定。這些機制完全可以引進到高職院校教育教學中來,用于教學質量的評價。這樣既解決了長期困擾高職教育教學質量評價難的問題,同時又對培養出來的學生有一個科學合理的衡量,便于進一步推薦學生到企業中去。
會計專業建設的完善與否,決定了參加技能大賽的成績。但通過參加會計技能大賽能夠引領會計專業建設改革的方向和內容,經過多年的教育教學實踐完全可以得到驗證,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
參考文獻:
[1] 李俠.以職業教育技能競賽為載體 重構高職教育實踐教學體系【J】軟件.教育現代化.2012(7)
[2] 安彬.關于高職院校開展職業技能比賽的實踐與探討【J】.遼寧高職學報.2012(6)
[3] 高飛.談基于技能競賽背景下的高職實踐教學模式改革【J】. 遼寧高職學報.2012(6)
作者簡介:李俠(1970—),女,遼寧盤錦人,副教授;研究方向:會計理論研究及會計實踐指導;單位:盤錦職業技術學院。
基金項目:2017——2018年度遼寧省職業技術教育學會科研規劃項目(LZY17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