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德加
摘 要:伴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社會已經進入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在此階段中,科學技術、信息技術、醫療水平都有了較大的提高,我國是個多民族多元化的國家,不同民族的文化有著不同的表現,藏醫就是藏族文化的表現之一,其有著悠久的歷史,是我流傳下來的傳統醫術之一,隨著人們的工作逐漸轉為信息化,使得坐骨神經痛疾病成為困擾人們問題之一,所以提高對于坐骨神經痛的治療技術,對于人們有著重要的幫助,而在對于坐骨神經痛的資料中,引入藏醫的治療方案,對于坐骨神經痛選用外治療法,對其治愈幾率有著較大的提升。
關鍵詞:藏醫熱敷療法 坐骨神經痛
引 言
藏醫是我國流傳許久的醫術之一,其在治療手段上多為外用為主,其在外施藥有著顯著的效果和特點,同時對于高原地區容易多發的關節疾病和由于潮濕引起的疾病有著顯著的療效。
1坐骨神經痛的臨床表現
1.1一般癥狀
疼痛主要限于坐骨神經分布區,大腿后部、小腿后外側和足部,疼痛劇烈的病人可呈特有的姿勢;腰部屈曲、屈膝、腳尖著地。如病變位于神經根時,椎管內壓力增加(咳嗽、用力)時疼痛加重。肌力減退的程度可因病因、病變部位、損害的程度不同差異很大,可有坐骨神經支配肌肉全部或部分力弱或癱瘓。可有或無坐骨切跡處坐骨神經干的壓痛。有坐骨神經牽拉征,Lasegue征及其等位征陽性,此征的存在常與疼痛的嚴重程度相平行。局麻坐骨神經根或神經干此征可消失。跟腱反射減退或消失,膝反射可因刺激而增高。可有坐骨神經支配區域的各種感覺的減退或消失,包括外踝的振動覺減退,亦可有極輕的感覺障礙。
1.2坐骨神經炎
常伴隨各種類型的感染及全身性疾病發生,如上呼吸道感染。因坐骨神經較為淺表,受潮、受寒時易發生坐骨神經炎,全身性疾病發生坐骨神經炎時應注意有無膠原病及糖尿病等并發。
坐骨神經痛大多數為單側,不伴有腰、背痛;疼痛一般為持續性,亦可為發作性,椎管壓力增加時癥狀加重,亦可沿坐骨神經徑路放射。坐骨神經干壓痛明顯,腓腸肌壓痛存在;疼痛與肌無力多不平行,一般疼痛較重,而肌無力多不明顯,急性期由于疼痛判斷運動功能較為困難,可檢出足下垂,腓腸肌、脛前肌萎縮;跟腱反射減低或消失,但跟腱反射亦可正常,膝反射正常,淺感覺障礙明顯。
2診斷方式
2.1影像學檢查
具有重要地位,包括腰骶椎、骶髂關節X線片,脊柱MRI,脊髓造影加CT,除臨床的盆腔物理診斷外可做盆腔的CT或MRI。
2.2電生理檢查
①椎旁肌的EMG可以協助鑒別根性坐骨神經痛及遠端病變。②股二頭肌短頭的EMG可協助鑒別坐骨神經外側與腓總神經病。③有骨盆或股骨骨折的病人難于進行常規體檢,EMG可協助評價神經功能。④股神經及腓總神經運動神經傳導速度及F波可能有異常,坐骨神經傳導速度很難刺激到病變近端。
2.3其他
應用皮質類固醇或局麻藥物注入梨狀肌,如果疼痛緩解則有助于梨狀肌綜合征的診斷。
3藏醫對于坐骨神經通的診斷和治療方法
3.1診斷病理
對于藏來說,坐骨神經痛屬于其筋痹范疇,而在筋痹范疇中,有著白筋和黑筋之說,對于藏區人們來說,其生活在高原地區,高原地區終年積雪,同時風力較大,所以當地人們容易受到風寒濕邪的侵蝕,由于機體素虛,正氣不足,風寒濕邪乘虛而入,傷及經絡注入血脈,經絡受阻致使肢體游走性疼痛或劇痛不移,遇冷加重,得暖則緩。
3.2藏醫熱敷料法
將配置好的等分五味甘露(藏麻黃、圓柏枝、水柏枝、黃花杜鵑葉、灰色′坎巴′冷篙)加′卡擦′(六佳散、五根散、五味潤僵散等)裝入棉質布袋置蒸汽鍋加熱至38~42℃,平展置于選定的穴位處,蓋棉巾,熱熨15~20min。一般認為皮膚的燒傷閾值為45℃。38~42℃的水溫即保證了皮膚的安全性,又最大限度地發揮了熱的功能,且無皮膚損傷。麝香水(溫水500ml加麝香10g,浸泡24h成麝香水)、青稞酒適量于每次熱敷前均勻噴灑在藥包上,每天兩次,7d為一個療程。口服二十五味珍珠丸、如意珍寶丸。二十四味沉香丸、二十味沉香丸、仁青十八味水銀丸、五鵬丸等,隨癥選3-4樣。飲食起居:戒煙限酒、增強體質、保護腰部和患肢。日常生活中宜溫忌寒、防潮
4藏醫熱敷料法治療坐骨神經痛臨床療效觀察
4.1療效指標
痊愈:彎腰后伸正常,直腿抬高試驗與檢測一致,沿坐骨神經通路壓痛消失;顯效:彎腰后伸基本正常,直腿抬高55°,沿坐骨神經通壓痛明顯減輕;有效:彎腰后伸受限,直腿抬高較治療前改善,沿坐骨神經通路有呀痛;無效:治療前后癥狀體征無改善。
4.2討論
臨床應用經驗表明,藏醫熱敷療法治療坐骨神經痛可取得滿意的療效。藏醫熱敷療法具有阻斷疾病脈管擴散、迅速止痛、抑制隆病竄行蔓延、扶助胃火、開胃消食、抑腫脹、干黃水、祛濕散寒等許多功效。通過溫熱經過穴位、抑腫脹、干黃水、祛濕散寒、扶助胃火、通順隆竄行、舒經通絡止痛,加快部位血液循環,放松臀部的肌肉,師水腫加速吸收,糾正臀部肌群肌力平衡,營養神經、筋腱,來改變肌肉水腫與受壓神經根的外治關系,使腰神經恢復正常生理功能,同時提供自身防御及免疫功能而達到治愈或緩解的目的,發揮最佳療效。該技術治療坐骨神經痛,具有不受器械、條件場地限制,操作簡便的特點,療效顯著,安全經濟的優勢,還能解決農牧民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實際問題,適合在我院及基層鄉鎮衛生院推廣使用。
5總結
在傳統的坐骨神經痛的治療中,對于患者的質量方式多為藥物治療為主,但是對于藥物治療來說,其有著起效慢的治療特點,患者在治療過程中,仍要受到病痛的折磨,在藏醫的資料中,其對于坐骨神經痛的診斷為濕氣入體,導致經脈運行不暢通,所以其提出對于患者痛處進行熱敷料法,從而提高患者的恢效率和剪短患者的治療時間。
參考文獻:
[1] 中西醫結合治療坐骨神經痛的療效研究[J].張寶華.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5(05)
[2] 中西醫結合治療坐骨神經痛的臨床研究[J].鄭虹.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