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目元 黨世博
摘 要:我國、山東省的工業經濟發展已進入了艱難的、充滿機遇與挑戰的新階段。新階段需要新判斷、新理論和新的統領工作?!傍P凰涅槃、騰籠換鳥”、新舊動能轉換既是工業經濟轉型升級、促進發展的課題,也是工業經濟轉型升級、促進發展的路徑。兩者既是相同題目的不同表述,又是同一題目的相同回答。本文對山東新舊動能轉換談幾點認識。
關鍵詞:新舊動能 轉換 認識
“鳳凰涅槃、騰籠換鳥”來源于浙江,適應全國,把住了我國現階段工業經濟發展的脈絡;提出于經濟形勢座談會的“我國經濟正處在新舊動能轉換的艱難進程中”的新舊動能轉換,是對“鳳凰涅槃、騰籠換鳥”的正式表達。深刻理解、正確把握“兩只鳥”與新舊動能轉換的背景與含義,是實施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的根本要求。新動能、舊動能的準確定義,工業新舊動能轉換的山東路徑、方法等一系列問題,也要從題目中尋找答案。
一、兩個提法對山東省經濟的提出
2013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東,提出切實轉變觀念,不再簡單以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論英雄,真正把推動發展的立足點轉到提高質量和效益上來,大力調整經濟結構,積極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努力塑造開放型經濟發展新優勢,堅持騰籠換鳥、鳳凰涅槃的思路,努力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全面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上起到領頭雁作用。
2016、2017年3月,李克強總理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五次會議山東代表團審議政府工作報告時,提出希望山東勇于擔當,在促進經濟發展、推動新舊動能轉換,為支撐全國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2017年4月李克強視察山東時,強調以更大力度推動新舊動能轉換,在轉型升級中鞏固經濟社會發展向好勢頭。
2017年6月,山東省第十一次黨代會將“加快新舊動能轉換,促進經濟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寫入報告,作為統領全省經濟的重大工程。
二、對山東省工業新舊動能轉換的五個認識
1、新舊動能轉換的戰略地位是重大緊迫
根據兩個提法的提出,由第四章所述,山東省的工業經濟新舊動能轉換已經遲滯,已經處于了后發階段,已經面臨著浙江成功實現“鳳凰涅槃、騰籠換鳥”后的大踏步追趕,廣東、江蘇各具特色進一步拉大與山東省距離,其他省份借助工業化信息化新時期跨越發展的非常不利的局面,無論從山東省經濟發展的絕對水平和與其它前列省份的相對水平看,山東省實施新舊動能轉換已經到了分秒必爭、不容出錯的歷史階段。
從全省整個經濟發展來看,山東省是人口大省,路網、電力、土地、礦產資源、水資源等因素隨時可能在優勢與劣勢之間轉化,由第二章、第三章的分析,山東省的路網、電網、土地、區位、資源、人力均具有很強的優勢,但再強的優勢,用來承載新動能自愈見其優,去承載“三高”的舊動能只會日見制約。
由前述,工業是最核心的鑰匙。經濟發展的核心戰斗力是工業發展。為了全省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完成十九大制定的兩階段戰略,工業的新舊動能轉換是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的重中之重。
2、新舊動能轉換的主要抓手是要素驅動
綜合前章的分析結果:山東省工業的規模收益已連續多年保持不變;全要素生產率缺乏增長;全要素生產率增長主要依賴于技術變化的增長,效率變化基本穩定,非技術因素的技術效率的貢獻相對較小;政府為中心的資源配置方式在經濟刺激、投資拉動方面具有較高的動能,但相應的抑制了技術創新的動能,這些都指向了山東省工業的發展驅動要素仍有優化的空間,政府層面的投資、土地和人力的驅動始終強勁有力,但需要投向新動能,拉高門檻,精準驅動,注重對非技術因素也就是更為普遍意義上的要素精益增進。
從企業的角度看,在這個經歷陣痛、鳳凰涅槃的新舊動能轉換階段,按照“企業以營利為“鐵律”,只要有利可圖,它就不會輕易改變方向。這時候,宏觀調控的“倒逼”機制,包括要素制約的“倒逼”機制”, 就可以在經濟結構調整、增長方式轉變上發揮重大的革命性的作用?!钡呐袛啵粩嘣趧幽苻D換中提高門檻,利用多種要素手段如能耗、環保、技術水平進行“倒逼”,是最有效率的方法。
3、新舊動能轉換的調整核心是產業結構
山東省工業整體處于“2.0”階段,“十二五”結束后,淘汰落后產能的任務基本完成,但仍有大量的存量處于產業中低端,從技術特征看,制造水平遠未進入前章劃分的柔性自動化和綜合自動化階段。
2017年度環保部在山東省督察了較長時間。督察以來,大批企業關門停業,地方工業營業收入指標明顯降低。督察過后,天藍氣清。
在新舊動能轉換的過程中,一些企業和產業會不可避免的萎縮,一些企業在攻高端時面臨嚴峻挑戰,這些都將影響工業經濟的增長;但這也意味著這些企業和產業的退出、升級會給產業高端化騰出空間、打下基礎。
從這個意義上說,新舊動能轉換的核心就是企業的退出和進入,也即是產業結構的調整。在這個過程中,企業的生存關系民生、牽一發而動全身,存在著許多潛在的金融風險、就業風險、產業上下游風險、市場風險。但也正因如此,我們更應該咬緊牙關,從企業著手,從產業結構入手,使新舊動能轉換落在實處。
4、新舊動能轉換的見效時間是較長時期
新舊動能的轉換主要是政府主導推進。需要確定出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方向、新興產業的發展方向,指出關鍵共性技術,全社會思想轉變,多方面形成合力。
但在目前市場經濟條件下,在工業領域內,轉型升級的方向確定了,還需要企業結合自身利益作出積極的調整,新興產業的方向確定了,還需要企業進行一段時間的觀察醞釀,關鍵共性技術的解決受體制機制約束,思想轉變需要時間,合力需要協調推進,這些都需要長期、大量的時間,不可能是三五個月、一年兩年就有明顯成效。
企業的升級更替,產業結構的調整,都需要較長的時期才能完成,應當有充足的信心和耐心,久久為功。
5、新舊動能轉換的內生動力是技術創新
工業差距主要是技術差距。山東省“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四新”經濟中,首“新”就是新技術。
由對山東省全要素生產率增長的構成分析,山東省工業發展的全要素生產率增長主要依賴于技術變化的增長,即主要依靠技術進步,而不是來自效率的改善;只有技術進步增長較快時,全要素生產率才相應快速增長。
即使通過一系列體制領域內的改革措施,提高了效率即非技術因素的技術效率對全要素生產率的貢獻,即外部動力加強了,技術進步對全要素生產率增長的促進所占的主要地位也不會改變,內力是決定變化的根本,新舊動能轉換的內生動力就是技術進步與技術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