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玉祥
(湖北省黃岡市浠水縣巴驛中學,湖北 黃岡438000)
引言:當今中小學的語文教育已經脫離了語文,脫離了文學。我們的語文課本并不缺乏優秀的文學作品,但我們的教學的目的無比功利,我們的教學方式并能傳播人文主義思想。這樣,能從課本中領會到作者思想的學生太少,學生能在語文課上領悟到的也太少。
隨著語文教學新課改的推進和當代教育多元化人才培養的需求,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對于學生對文本的深入理解能力要求越來越高,那么我們應該如何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透徹理解文本的能力呢?
鍛煉學生透徹理解現代文教學文本的能力,主要有一下幾個方面:
語文知識博大精深,要想學好語文,首先要學會積累。語文學習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積累的知識越多,語文功底就越深厚。積累主要包括基礎知識的積累、閱讀理解的積累和作文素材的積累。閱讀和作文是語文的重中之重,如果僅僅是靠上課獲取收效會比較小。此外還有積累文言文知識,比如常見的實詞虛詞,考試中也少不了這點作為重要內容,只有掌握了這些知識,才能談及透徹理解文本內容,如果連基礎知識都不能理解,又談何深入探究呢?老師們可以鼓勵學生把課本上的內容知識點總結起來。另外多讀些課外的文言文,擴大視野。
一節課只有四十五分鐘,而老師要講的東西很多,所以課堂上老師講的東西都是重要的知識。像是字詞、古詩詞、古文等的理解、賞析、記憶的方法技巧,這類知識的學習重點在課堂上,是通過課下自主學習較難完成的內容,因此在上課時應注意掌握這些方面的學習內容,課上沒有掌握好的課后應多花點時間去記憶背誦、理解運用。
關于學習效率,因人而異。天性好動,難以集中注意力的同學應該格外注意,老師可以通過提問等方式來適當地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率。
當代語文教育強調以學為主,也就是強調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老師應當處在輔助引導地位。例如在閱讀理解課上,在讀完文章后先請學生相互交流討論閱讀體會,再由老師引導學習。做到以學為主,在交流與討論中鍛煉學生深入理解文本的能力。
世上沒有絕對的聰明,誰也不可能不學就會,其實每個學生的智商都差不多,重要的在于是否努力學習,能否把握正確的學習方法。語文學習是個漫長的過程,學生除了要抓住課堂時間,提高聽課效率以外,還要及時的復習鞏固。僅僅課堂上掌握閱讀技巧是遠遠不夠的,學生要在每天放學后,要及時復習鞏固每天所學的內容,只有這樣,才能牢牢掌握所學知識。
閱讀水平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一天做一篇閱讀理解,并仔細的分析每一道題的答案,再結合老師對相關知識點的講解,久而久之就能慢慢的提高理解能力,掌握答題規律。
現代文閱讀有不同的體裁,有記敘文閱讀、說明文閱讀、議論文閱讀、小說閱讀、散文閱讀等。根據學校教學的安排,學生可以進行相應文體的閱讀。課外古文閱讀在平時也要進行適當的練習。一般的,初中考察的課外文言文比較簡單,只要學生在學習課內古文時能較好的把握相應的文言文知識,再加以適當的練習,就能很好地進行課外文言文的閱讀了。
其實在語文學習中也應該多做題,但是不能狂做題,不能背題,這樣是沒用的,做題應該講究方法,講究做題技巧。
寫作是語文教學中的重要部分,寫作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語文成績的好壞。那么怎樣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呢?那就是多讀、多積累、多寫。閱讀是寫作的基礎,閱讀不僅能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還能開闊學生的視野,陶冶學生的情操,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領悟寫作的技巧,為寫作打好基礎,所以要讓學生多讀。除了多讀,還要擅于積累。閱讀不是走馬觀花,閱讀要用心去讀,在讀的過程中積累一些文學素材,只有這樣才能在寫作時將這些素材信手拈來,為自己所用。多寫也是提高自己寫作水平的一個好方法。只有多寫,才能讓自己文筆越來越流暢,才能寫出一篇篇的好文章。
語文教育日益重要,對于初中語文教學也應引起重視。通過以上方法能有效提升學生的閱讀技巧和深入探究文本的能力,但對于學生綜合理解能力的培養是一個在長期學習中逐步形成的過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這就要考驗學生們自主學習的能力,但明確的一點就是透徹理解文本將會在學生未來的學習中越來越重要。
結語:本文深入探究了文本理解能力的重要性和如何在語文教學實踐中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以及如何鍛煉學生深入理解文本能力,關于此類問題還有很多值得思考的地方,在實際的教學中也會產生新的問題,只要把握上述的基本方法,就能使學生透徹理解文本內容,鍛煉學生的綜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