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 欣
(山東省日照市莒縣棋山鎮中心小學,山東 日照 276500)
小學英語新課程標準明確規定,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任務是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樹立自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發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預習,可以使學生初步了解所學內容的重點和難點,將新知識與舊知識形成脈絡,發現自己的疑問和困惑,從而在他們接下來的課堂中能夠有針對性的學習。當前的農村小學英語教學中,根據小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征,高年級學生已經具備一定英語語言基礎和自學能力,但是學生英語課前自主預習的習慣并不是很好,部分學生不能自覺、按時、有質量地完成作業,學生的預習效果較差,同時,在學習中主動探究和獨立思考能力不強,課前預習幾乎都是消極被動的,課前預習的效果不是很好。因此學生有效預習,對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對小學生英語學習也起著尤為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提高學生課前預習的有效性呢?
農村小學英語教師要增強學生的課前預習意識,讓學生意識到預習是課堂的其中一部分,而且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明確預習的重要性,增強學生的預習意識,引起學生必要的重視,逐漸培養學生正確的預習習慣。與此同時,還要培養小學生預習的興趣,由淺入深、循序漸進。[1] 比如外研版小學英語(三年級起點)六年級上冊Module 4 Unit 2 My favourite festival is the Spring Festival.這一單元,筆者讓學生每人課前查詢端午節、中秋節、春節以及元宵節相關信息,并思考自己最喜歡的節日是什么,你是如何度過的。課堂三分鐘便可讓學生分享自己所了解的中國傳統節日,學生對這一課前準備都很感興趣,回家不僅查詢了信息,還有的同學帶來了全家一起歡度節日的照片,對新課內容的學習充滿了期待。
教師在培養預習興趣的過程中,要教給學生基本的預習方法。預習的要求和內容可依據學習的內容而設定,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可采用口頭的或是書面的,選用不同的預習策略,設置不同層次的預習內容,包括常規預習和探索預習。常規預習是指對新單詞、文本的識讀和理解,難點、疑點等問題的提出。而探索預習是指圍繞文本,進行設置預習單,要求學生查閱資料,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準備相關資料。無論哪一個策略,都應對學生明確預習的要求內容。以外研版小學英語(三年級起點)五年級上冊Module 6 Unit 1 You can play football well.這一單元為例:
常規預習:首先“圈圈劃劃”,學生瀏覽課文圖片和文本,將文章中的生詞圈出來,初步猜測其含義,同時劃出帶有單詞Can的句型,遇到困難或有疑問的地方,可以畫一個創意的問號。然后“聽聽讀讀”,聽錄音跟讀單詞、句型和課文,通過看圖,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初步理解文章大意。
探索預習:設置預習單。進入高年級,我開始借用預習單幫助學生預習知識。可以用自然拼讀法、繪畫法、思維導圖法、調查法等。自然拼讀法:學習新詞 well,給出tell/ bell/ sell/smell/ fell, 讓學生通過已知單詞自然拼讀出新單詞。繪圖法:要求學生將run fast/ pass the ball/ catch the ball/ jump high 以簡筆畫的的方式繪畫出來,并在圖畫下面寫上短語,再在背面寫上漢語意思,讓學生樂于完成課前預習,避免了課前預習枯燥無味,同時培養學生的認識能力和綜合素質。思維導圖法:通過思維導圖,將玲玲的能做和不能做的事情繪制出來,理清文本思路。調查法:調查自己、家人和朋友擅長和不擅長的事情,可以采用填空形式,Can you _________ ?也可以學習使用表格的形式,減少自學難度,課上與同學分享交流,增加學習興趣。
想要提高學生預習有效性,應對預習內容進行充分的檢查。學生自查、小組互查、家長監督、教師檢查。課前三分鐘個人表演或小組展示可以檢驗預習的效率,教師的課堂提問實際上也是教師檢查學生預習的結果。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在檢查的過程中,要盡可能多地關注全體學生,分層作業,分層檢查,盡量讓每個學生都能夠參與到課堂中,交流自己的預習成果。同時,教師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反思能力。每節課的開頭和結尾部分,教師可以分別設置兩個環節“預習中的疑問”和“解決了的困惑”,以此讓學生及時把掌握的情況反饋給教師,調動起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以此讓學生自己反思自己本節課所學,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2]
通過提高預習有效性,增強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增加了學生的自信,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所以,教師要堅持“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的意識,堅持課前預習,加強監督和指導,必然能進行有效的課前預習,提高學生英語學習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