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玲
(云南省楚雄州祿豐縣仁興鎮小學,云南 楚雄 651205)
數字故事教學法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方法,它能夠充分提起學生對于數學知識學習的熱情,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數學學習自信心,使課堂氛圍更加活躍,促進學生數學學習水平的不斷提高,使小學數學教學質量得到全面提升。那么怎樣讓數字故事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應用呢?
導入是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非常重要的環節,導入環節的好壞決定了后續教學的推進,以往的傳統教學方法中,教師往往選擇上一節講課的內容作為導入的內容,這種教學方法雖然能夠對之前所學的內容進行回顧,提高教學效率,但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這種方式給予了他們更大的壓力,使課堂教學較為沉悶,對于他們并不適用,因此,教學效果并不理想。但通過數字故事導入,學生能夠充分提起興趣,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進行數學知識的學習。例如在進行100以內加減法教學是,教師就可以利用數學故事進行導入,兔子和烏龜在進行賽跑的途中遇到了一棵果樹,這棵果樹上一共有87個果子,小兔子摘了19個,那么這棵樹上還剩多少個果子呢?龜兔賽跑的故事是學生們都熟悉的童話故事,通過這種方式的導入,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了最大化的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也會大大增加。
知識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教學過程中,要想充分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師就必須結合實際生活來進行教學,通過具體的情況,教師可以創設生活化的問題情境,以此來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提高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興趣。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數字故事來創設問題情境,最好是能夠結合生活實際的問題情境,這樣學生的注意力,才能夠被吸引,學生才能快速的融入到課堂學習中。
例如在進行周長知識的學習時,教師就可以創設一些生活化的問題情境,同時結合多媒體等高科技設備進行教學,例如小明跑步的數字故事,教師可以通過數字故事來讓學生回答問題,小明為了鍛煉身體在體育場跑步,小明跑一圈的距離是多少米,小明能不能夠實現鍛煉的目的?通過這些生活化的問題創設,學生們能夠對于這些抽象的知識有更深刻的體會,了解周長的基本概念,這時候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周長問題學習,學生的積極性就被充分的提起,課堂學習效率就會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