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寧
藝術(shù),能夠?qū)⒁粋€時期中,人們的思想很好的表達出來,其中文學作品也是藝術(shù)表現(xiàn)形式中,最具代表的一種類型。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nèi),人們對文學作品的認識、了解、鑒賞,常常是根據(jù)文字而獲取信息,并在頭腦中形成一個具體的思維。然而,在文學作品中,色彩詞的運用,其也表達了特定的含義,可以進一步優(yōu)化表達效果。所以,讀者在欣賞韓國文學作品的過程中,或者在韓國文學教育之中,都需要了解色彩詞的象征意義。
在每一種顏色中,其所象征的意義,都與人們的聯(lián)想,有著緊密的關(guān)系,在一定程度上能夠?qū)⑷藗儗κ挛锏睦斫狻⒄J識,更好的反映、表達出來。所以、受文化、民族、地域等與因素的影響,在不同的人群中,其對于色彩的認識,存在明顯的差異,即色彩色象征意義不同。具體來說,在本文的分析中,將紫色、黃綠色的相交位置,作為分界線,其兩側(cè)分別為冷色、暖色。就同一種色相來說,其越明亮,所象征的含義就越?jīng)鏊?/p>
假設(shè)將所有的顏色,均依次排列在同一個平面之中,其中的暖色,能夠帶給人們前景感,而冷色則會產(chǎn)生后退感。另外,具有前進感的色彩,在人們的視覺中有膨脹的效果,而后退感的顏色,其則具有收縮的視覺效果[1]。在一般情況下,色彩所象征的意義,其在不同的民族中,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如明星在攝影的過程中,通常喜歡深色的服裝,正是因為其“收縮”的視覺效果,所以能夠使人看起來更加苗條。
對于一個國家來說,神話是其文化的高度濃縮,可以將該地區(qū)人們的價值觀,體現(xiàn)的淋漓盡致。在本文的分析中,列舉了以下色彩,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所象征的意義:
(1)黑色。在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中,如五行,黑色表示玄武、水的顏色;在佛教中,黑色具有延續(xù)生命的含義;在基督教中,黑色則表示惡魔、地獄、死者等。
(2)藍色。在中國的五行文化中,藍色表示青龍、木,同時也象征著天;在佛教中,藍色表示天空、海,寓意寒冷;基督教中,藍色是圣母瑪利亞、信仰、永恒、真理、天空的顏色;在希臘羅馬中,藍色則表示宙斯與赫拉。
(3)紅色。在中國的五行文化中,紅色是朱雀、太陽的顏色,同時象征著南方、夏季、火、幸福、幸運;在佛教中,紅色表示創(chuàng)造性、行動、生命;在羅馬中,紅色象征著神、神圣的面孔;而在希臘中,紅色通常表示男性、活力等。
(4)金色。在埃及的文化中,金色為太陽神的顏色;在煉金術(shù)的深化中,金色象征平衡狀態(tài)、永久、凝縮的光;在印度教中,金色則象征著真理、光、生命與烈火。
(5)綠色。在中國,綠色為古代明朝的顏色,另外其象征的含義與藍色基本相同;在佛教中,明亮的綠色象征著生命,而昏暗的綠色則表示死亡;在煉金術(shù)中,綠色表示希望、成長,同時也是大工程的開始;在基督教中,明亮的綠色表示生命、春天、善舉,而昏暗的綠色,其象征的含義則是死亡、撒旦、邪惡。
在韓國文學教育中,研究韓國文學作品中色彩詞的象征意義,能夠降低理解的難度,加深對文學作品主旨思想的理解,設(shè)置能夠拉近與作者的距離。對此在本文的分析中,主要列舉在韓國文學作品中,最為常見的幾種顏色,并對其所象征的意義,進行簡單、初步的總結(jié),希望為讀者提供參考。
在韓國,《生的感覺》是著名現(xiàn)代詩人金光燮的代表作之一。其中,在這部文學作品中,運用了很多的色彩詞,其中“青色”具有代表性。例如:痛苦是天空垮塌……青色的光芒在淫雨中,離開了泛濫的降水,向荒野前行。實際上,《生的感覺》是作者金光燮,在生病期間,與病魔斗爭所創(chuàng)作的,其詩句中“青色”表示著“希望”、“生命”。具體來說,在文學作品中,金光燮想利用“青色”在江水上飄逝的表現(xiàn)手法,將自己病情開始惡化的狀態(tài)表達出來,這樣的寫作手法,能夠為讀者營造一種強烈的視覺效果。簡言之,在《生的感覺》中,“青色”表示作者即使在面臨死亡時,也依然抱有無限的希望,同時保持著“生命”的頑強,將自己對“生”的希望,表達的淋漓盡致。
另外,在韓國的文學作品中,紅色也是常見的色彩詞之一,其也同樣具有特定的含義。例如:在李陸史的文學作品中,《花》就具有很強的代表性,其內(nèi)容為:當東方的天空也走向終結(jié),連最后的雨滴也不再落下的時候,難道花兒也不能在火紅的盛開了嗎……在這一文學作品中,李陸史將“花”作為其具體的媒介,將對迎接、來到新世界的憧憬、歡喜等情感很好的表達出來[2]。在《花》中,詩人將美好比喻為花朵,所以只有經(jīng)歷過寒冬的洗禮以后,才可以將更加燦爛的綻放。也正是這種思想含義,作者通過對色彩詞的利用,表達了對光復祖國的希望、信念,并通過“火紅盛開的花兒”將其表達出來。
在色彩中,白色、黑色是對比色,所象征的含義通常也是相反的。在韓國的文學作品中,白色、黑色的運用,其具有更加深刻的含義,所以需要對其進行深入的分析,掌握其所表達的含義,便于更準確的理解作品的內(nèi)涵、思想。
首先,就白色的運用來說,其色彩詞出現(xiàn)在了金南祚的《情念的旗》中,其內(nèi)容為:悲哀如同皇帝發(fā)布的降書一般,猶如白沙般清晰寧靜的我的心靈……在其中,作者將其自己的心,比喻為旗幟,以此將渴望純潔生活、宗教夙愿的情懷表達出來。也就是說,在詩句中的“白”,有著“純潔”的寓意,從而與作品的內(nèi)涵、作者的思想相互呼應、襯托,豐富了文學作品的內(nèi)容。
另外,在韓國的文學作品中,“白”的色彩詞,其還有著光明、和平的寓意,這也是其常見的含義。如:在辛夕汀的《你可知那遙遠的國家》中,關(guān)于“白”的色彩詞,被多次的運用,如“白色水鳥”、“白山羊”等。由于在《你可知那遙遠的國家》的這部文學作品中,其整體的基調(diào)就是靜謐的、悠閑的,所以能夠發(fā)現(xiàn),其中所提及的“白色”,句具有“光明”、“和平”的寓意。
其次,分析完韓國作品中,“白色”所象征的意義,接下來則對其對比色——“黑色”,在文學作品中的寓意,進行深入的分析,發(fā)掘其所象征的意義。例如:金顳承的《梧桐樹》中,就將“黑色”奇妙的應用其中,即“遠方也有這樣的黑土迎接你嗎”。在這部作品中,作者對梧桐樹進行了擬人化的描寫,并將自己希望其與自己同行的愿望,很好的表達出來。也就是說,作者希望梧桐樹,成為自己的伴讀者。然后,作者通過“迎接你的黑土地”,運用“黑色”的色彩詞,象征靈魂的安息之地[3]。也就是說,“黑色”的運用,在文學作品中,其含義為死亡。同時,在很多其他的文學作品中,“黑色”還具有“磨難”、“苦痛”的寓意,這與西方國家的含義有著一定的相似之處。
通常情況,色彩所表示的含義,都需要讀者產(chǎn)生一定的聯(lián)想,這一點在上文已經(jīng)提及。實際上,這種聯(lián)想的產(chǎn)生,其在一定程度上,在特定的地域范圍內(nèi),有著一定的共同性,而這以現(xiàn)象的產(chǎn)生,體現(xiàn)在傳統(tǒng)文化、傳統(tǒng)觀念中,以此來彰顯出民族、地區(qū)的特殊性。
具體進行分析,在印度這一地區(qū)中,白色是一種神圣的、不可侵犯的顏色。但是,在中國、韓國等地區(qū)中,白色通常應用在喪事中,其所表示的含義較為不吉利。但是,在特定的情況下,韓國的文學作品中,賦予了“白色”其他的含義,如“干凈”、“和平”、“光明”、“純潔”等。另外,在很多神話中,“藍色”所象征的含義,也有著很大的不同。例如:在印第安語中,“藍色”表示“平安”、“天空”,這與佛教、中國文化、基督教(如上文所述)中,“藍色”所象征的意義有著一定的差異。而在韓國的文學作品中,“藍色”,常常表示“ 純 潔 ”、“ 和 平 ”、“ 理 想 ”、“ 希望”、“生命”等。所以,在閱讀韓國文學作品的過程中,需要加深對色彩詞的認識,理解其表示的含義,以便于更好的把握作品內(nèi)涵、思想。
綜上所述,色彩在任何情況下的應用,其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可以加深讀者對文學作品的認識、理解,為韓國文學教育提供更多的便利。在這一基礎(chǔ)上,韓國文學作品中,其很多色彩詞的應用,與中國有著一定的差異,只有掌握其具體的含義,才能夠加深對其內(nèi)涵、思想的理解,增強韓國文學教育的有效性。所以,結(jié)合本文的分析,加深對韓國文學作品中,色彩詞的認識、理解,對于優(yōu)化韓國文學教育具有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