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聰
作為對外漢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口語課對于留學生來說是一門非常重要的課程。口語課的教學目標是讓留學生運用所學的詞語和語法進行口語交際,就當前的整體情況而言,口語課的教學效果并不理想,詞不達意、語不成句的情況經常在一些學生的口語交際時發生。[1]針對對外漢語口語教學存在的問題,要求本領域專家學者不斷改進教學方法以提高教學水平。
隨著教育水平的不斷提高,學生的需求也越來越多,在對外漢語口語教學中衍生了各種各樣的教學法。建構主義理論是認知心理學派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學習觀提出以學生為中心,強調學生主動探索、發現知識和主動建構所學知識意義。[2]針對不同階段的留學生,筆者把基于建構主義理論下的多種教學法分為以下三類。
初級階段的留學生漢語基礎幾乎為零,教師所要做的是要培養留學生對漢語的興趣,調動留學生的積極性。適合初級階段留學生的對外漢語口語教學法有表演式教學法、情境教學法、交際法和任務型教學法。
表演式教學法是讓學生根據課文情節,模擬表演當下故事情境的一種教學形式。情境教學法立足于生活實際,通過設立情境的方法使抽象的語言概念具體化。交際法是教師培養學生在特定語境中運用語言進行交際的能力的一種教學法。任務型教學法提倡以“學生為中心”,強調“在做中學”,鼓勵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學習、運用語言。
這四種教學法在對外漢語初級口語課堂有其充分的優勢,將它們引入口語課堂是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這四種教學法不僅有利于營造輕松的學習環境,激發學習興趣,調動積極性,且又能讓學生學到知識,提高口語交際水平。
在初級口語課中運用表演式教學法,增加適當的表演,可以添加學習的趣味性。教師運用情境教學法設立相關情境,營造輕松的學習氣氛,提高課堂上的開口率。交際法有利于打消學生的焦慮,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促任務型教學法的教學理念有利于促進交際能力的訓練。
中級階段留學生有一些漢語基礎,可以進行簡單的對話。教師不僅要教授學生一定的口語知識,還要增加一些文化內容。適合中級階段留學生的對外漢語口語教學法有戲劇教學法和體演式教學法。戲劇化教學法是指教師將課堂教學充分融入于實際生活,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體演式教學法延展了文化的定義,通過再現表演的方式在目的語文化環境中習得第二語言。
這兩種教學法符合中級口語教學的發展趨勢,有助于完成教師中級口語的教學目標。對于中級階段的留學生來說,不僅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而且還可以促進學生的文化理解。
戲劇化教學法適用于中級口語教學,它有利于培養留學生多項言語交際技能,促進學生對文化知識的感知和理解。[3]而體演式教學法增加了文化內容,有助于留學生學習相關文化,培養跨文化交際能力。
高級階段留學生具有很高的漢語基礎,可以應對自如得與他人交流討論。適合高級階段留學生的對外漢語口語教學法有問題式教學法和協商式教學法。
這兩種教學法在對外漢語高級口語教學中有很大的幫助,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還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
問題式教學法通過問學生問題,讓學生回顧舊識,進而通過思維練習構建新知識。[4]協商式教學法以學生為中心,重新定義了語言學習過程中學生與教師的角色。
問題式教學法中的“問題”是用來吸引學生的好奇心和激發學生學習,有利于培養學生批判性的思維分析能力和查找相關學習資源的能力。協商式教學法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決策,與教師共同探討漢語口語教學的相關內容,并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給予學生選擇自由和創新自由。
[1]白雪.對外漢語中高級階段詞匯教學法探討 [J].出國與就業:就業教育.2012
[2]陳昭雪.建構主義學生觀對大學英語教學的啟示[J].和田師范專科學校學報.2011
[3]李素珺,夏耕.戲劇化教學法在對外漢語中高級口語教學中的適應性分析[J].湖北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17(34)
[4]李佩紅.問題式教學方法在對外漢語口語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云南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