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雅堃
近年來,真實事件改編電影在中韓兩國都有較好的發展,該類型電影在韓國已經成型,雖然在中國國內還未發展成為一種固定的成熟的類型片,但是依然阻擋不了真實事件改編電影的良好發展勢頭。縱觀該類型電影,以真實著稱,借助電影這樣一種媒介,再現曾經的往事,通過藝術再創作對原始事件進行解讀,反映社會狀態,反思和批判社會現實,從各個方面引發人們的深思。《解救吳先生》、《湄公河行動》、《紅海行動》等均屬于根據真實事件改編而成的警匪片、戰爭片,該類型影片因其國家敘事的立場和角度,能夠激發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彰顯大國形象。影片中所展現的愛國主義、集體主義、英雄主義、人道主義等主流價值觀,符合中國國內的價值觀主旋律,傳遞了正能量,受到觀眾的好評。本文從價值觀主旋律這一角度出發,著重探討《紅海行動》中的人道主義精神。
《紅海行動》是林超賢導演的2018年賀歲檔電影作品,打破了傳統以喜劇片為主的賀歲片主旋律,受到了觀眾的一致好評和良好的口碑。《紅海行動》根據“也門撤僑”真實事件改編,以此次事件為背景,創作了“摩洛哥撤僑”事件,講述中國軍人奉命海外武裝撤僑,保護中國僑民以及外籍工作人員利益的故事,是一部集動作、劇情、戰爭為一體的影片?!都t海行動》作為一部戰爭片,片中不乏血腥的打斗場面,影片用藝術的形式展現了戰爭的真實、殘酷、無情。但是盡管如此,該部電影還是盡顯人道主義精神?!都t海行動》是對“也門撤僑”真實事件的藝術加工,在保證事件的起因、概貌、走向、結局等不變的基礎上,對細節、人物等進行二次創作,引發人們深思,發揮影片的社會教化功能。
人道主義是源于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一種思想,提倡關懷人,尊重人,以人為中心和出發點看待社會問題,主張人格平等,互相尊重。馬克思人道主義是真誠、具體、現實的,強調尊重人的各種合理的權利,反對各種不合理、對社會的發展與人自身的完善沒有積極意義的權利,并始終將維護和實現廣大人民的利益作為宗旨。領導階級代表人民的利益,體現了人與人互相尊重與關心的根本精神,也是現今我國所宣揚的符合中國特色的人道主義精神。人道主義肯定人自身的價值和現實生活的意義,是一種積極、健康、向上的價值追求,有助于構建和諧社會。
《紅海行動》中大量的血腥戰斗畫面展現了戰爭的殘酷、無情、恐怖,導演以此對戰爭進行控訴,引導人們居安思危,珍惜當下來之不易的和平安定。我們或許沒有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年代,但是我們生活在一個和平穩定昌盛的國家。在具有巨大破壞力的戰爭面前,個體乃至群體都遭受著無可逃避的傷害,所以人們反對戰爭、控訴戰爭?!都t海行動》中,中國武警和中國海軍盡管身處殘酷的戰爭之中,卻從未改變正直善良的品行,處處散發著人性的光輝。蛟龍突擊隊所彰顯的是一種殘酷環境中的自我堅守,也是影片展現中國人道主義精神的具體表現。
人道主義最基本的一點是尊重和保護民眾的權利,尊重個體生命,強調人在社會生活中的主體地位,不分性別、種族、膚色、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每個人都享有平等的權利,承擔同樣的義務。人道主義宣揚人生而平等,不可缺少積極、健康、向上的社會個體價值追求。其不僅是一種人文思想,更是一種政治思想。以人為中心的人道主義思想,在《紅海行動》中,具化為中國政府保護中國公民撤離摩洛哥的軍事行動。電影開場蛟龍突擊隊打擊海盜、解救中國商船以及初到伊維亞共和國時潛入工廠對大批同胞的解救,這是對集體同胞的解救。前往人質營解救同胞鄧梅則是對個體同胞的解救。一個8人的小分隊去營救一位普通中國公民,影片以這種方式凸顯了國家對生命個體的關懷,對每位同胞個體生命的尊重,大國姿態,絕不放棄任何一個同胞。體現了愛國主義和人道主義精神。在解救鄧梅的過程中,蛟龍突擊隊隊員不顧生死,誓死完成使命,體現了中國軍人對個體生命的尊重和應有的擔當。這是國家人道主義精神的體現,而在個人身上也不乏人道主義精神。例如報社主任Albert沒有為了銷量對員工的生死置之不理,甚至不惜犧牲自己所堅持的信條,寧愿失去得之不易的線索,也不想讓法裔華人記者夏楠接著跟進這個報道。這是老板對員工個體生命的尊重和負責,體現了人道主義精神。艦長勸隊長不要把所有的擔子都壓在自己身上,不為了完成任務而忽略個人的感受和壓力,他希望隊長不要過多自責自己,戰爭從來都是充滿著未知因素,這便是一種人道主義精神的體現。
《紅海行動》驚心動魄的撤僑行動展現了中國政府護衛國民的實力和速度,讓熒幕前的觀眾熱血沸騰。片中的摩洛哥撤僑是對“也門撤僑”行動的藝術再現,能夠讓觀眾感受到祖國國力的強盛和對國民高度負責任的態度。
中國軍人富有的犧牲精神,其優秀的人格散發著人道主義光輝。他們誓死捍衛中國公民的權利,保證完成任務,用自己的犧牲表達出了他們對國家的忠誠,對國民的負責,以及作為軍人的榮譽,完成了震撼人心的英雄壯舉。這是人道主義精神的最極致體現。面對殘酷的戰爭,中國海軍依然擁有一顆善良純潔的心,處處體現著對生命的尊重和珍視。羅星在看到反叛軍狙擊手是一個少年時,并沒有一槍將其擊斃,而是打傷其臉部以示警告,這體現了羅星的人道主義精神。隊長則從一個堅決執行上級命令拯救鄧梅一人生命的中國海軍硬漢形象,在殘酷的戰爭和記者夏楠的推動下,轉變到拯救所有人質營中的人質、充滿人道主義精神的形象,他的理解和愛心將人道主義精神展現的淋漓盡致。在營救被困在廢棄工廠的中國公民和外籍工作人員與伊維亞共和國政府軍并肩作戰時,盡管知道是汽車炸彈,但是徐宏并沒有因為其種族放棄他,而是在把汽車逼停后,只身一人拆彈,對其進行解救。汽車炸彈里面的鋼珠散彈具有很大的殺傷力,徐宏的拯救行為可以說是對政府軍和中國軍人的拯救和幫助。這些故事情節既是對戰爭的一種批判,也是作品的一種大愛的展現,充分體現了中國軍人對生命的尊重和珍視。記者夏楠為了救自己的助手阿布,以身犯險,為了幫蛟龍突擊隊解救鄧梅,甘愿頂替,與恐怖分子作斗爭,不畏生死。鄧梅在看到蛟龍突擊隊被壓制打擊時,把佟莉給她的防彈衣回扔給佟莉,一句“你們比我更需要它”使得戰爭中的人性異常閃亮。
在刻畫英雄人物的時候,影片并沒有單獨突出隊長一個人,而是對蛟龍突擊隊的所有成員進行了立體的人性書寫,有血有肉的英雄人物形象讓人印象深刻。對記者夏楠以及中國公民鄧梅的形象塑造也很獨特,將戰火中人性的光輝刻畫的異常生動。這些體現了影片關注生命個體的人文理念,他們優秀的人格散發著人道主義精神的光輝。
《紅海行動》八人小組在沒有伊維亞共和國的援助,以及不能攜帶武器被迫改用歐盟的武器和裝備的情況下,只身前往伊維亞共和國解救被困在廢棄工廠的中國公民和外籍工作人員,展開了與伊維亞共和國極端分子的戰斗。影片后半部分則以記者夏楠為中心,展開與恐怖分子搶奪黃餅的故事,化解世界危機。在搶奪黃餅的反恐行動中,8人小組已經2死2傷,剩下4名隊員,即便如此蛟龍突擊隊還是毅然決然的加入到反恐、反戰爭、維護世界和平和全人類利益的斗爭中,彰顯了中國“人類共同命運體”的理念以及切實維護世界和平的行動力。在這一層次中,影片把蛟龍突擊隊以解救我國僑民為任務的行動,升級到反恐、反戰爭和拯救人類的高度,愛國主義也達到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高度。在無人機被毀無法與上級取得聯系的情況下,蛟龍突擊隊決定救下所有人質,這體現了深厚的人道主義精神,更是一個大國該有的姿態。無論是在解救“廣東號”商船與海盜戰斗時,還是在解救人質與伊維亞共和國極端分子交戰時,抑或是與恐怖分子搶奪黃餅的時候,蛟龍突擊隊每個成員都是全力以赴,不懼生死,勇往直前,用自己的生命保護中國公民的權益。影片通過具有中國特色的群體英雄向觀眾呈現了中國軍人的英雄主義、愛國主義、集體主義、人道主義等主流價值觀,引發受眾強烈的共鳴。
《紅海行動》通過對殘酷戰爭的寫實描寫,對蛟龍突擊隊英雄形象的刻畫,贊揚了人性中善良、寬厚、仁慈等優秀品質,反恐、反戰爭的精神和行動力體現著中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蘊含著深厚的人道主義精神,具有非常深遠的價值。
《紅海行動》中的人道主義對現實中人們的生活態度及生命價值具有啟發意義。該影片對戰爭有著深刻的批判和抨擊,其中所蘊含的人道主義精神明確地傳遞出了強烈的國家意識,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國的大國形象和姿態:絕不放棄任何一個生命,堅決捍衛國民的利益,保護人民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