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孝才
(福建省三明市建寧縣均口中學,福建建寧 354500)
目前,我國各類學校都把英語學習視為重點學習的學科之一。有的城市甚至還有專門的外國語中學,各類英語專門培訓機構也如雨后春筍般建立起來。我國學生的英語學習在近些年也都得到長足發展。但是,農村初中英語閱讀教育中,仍然存在著一些實質性的問題:學生的閱讀興趣不高、閱讀效率低等問題明顯,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教師的教學觀念與教學方法不當導致的。鑒于此,本文以更新教學觀念、創新教學方法為根本落腳點,談一談逐步提升學生閱讀效率以及教師教學課堂效益的方法和策略。
在傳統的初中英語課堂中,教師總是以自己的教學任務為中心,一味地給學生傳輸一些純理論的知識,但是并不留出足夠的時間讓學生進行充分的鞏固和消化,這嚴重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學重心,使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知識,完全失去學習英語知識的積極性和自主性。對此,根據當前新課標提出的“轉移教學重心,突出學生主體地位”的要求,我校堅持做以學生為主體的課題研究。這一課題研究的教學方法比起傳統的教學方法,不僅節省了大量的課堂時間,還大大地提高了英語課堂的教學效率和學生的學習效率。例如,在學習Can you dance這一課程時,我會將這篇閱讀的教學重心放在培養學生的會話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上。在課前,我會給學生布置閱讀的課題研究任務,繼而讓學生與我進行交流。交流的過程中,我就能了解到學生的知識薄弱點,然后課堂上有針對性地對學生的薄弱知識進行強化,或強化語言表達,或強調自主查閱資料的技巧,以達到為即將開展的閱讀教學做好鋪墊的目的。如此清晰的教學流程,不僅能讓學生明確自己的學習任務,明晰自己的學習目標,還能逐漸培養他們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
處于中學階段的學生,不僅有著脆弱的心靈和自尊心,而且還有著比較強的好勝心[1]。作為一名英語教師,應該了解學生的這一心理特征。那么,教師在課堂上就要投其所好,針對中學生的特有心理進行英語教學。例如,在中學英語期中考試復習階段,我會使用競賽的方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幫助學生進行英語閱讀中瑣碎知識點的復習和鞏固,以緩解學生的緊張和課堂的沉悶氛圍。學生在好勝心的驅使下,就會積極回答、積極參與,這種主動動腦、主動作答的狀態對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十分有利。所以應豐富教學形式,多開展這種具有良性競爭的競賽,以達到為提升學生閱讀積極性和思維能力添磚加瓦的目的。
面對農村簡陋的教學設備,相關部門應該加大資金投入,引入一些多媒體設備,改善農村初中英語教育。英語學習從來不只是單一的“動嘴”行為,而是口、眼、耳、腦多種感官共同作用的活動。調動中學生的這些感官,則需要借助兼具聲色效果的多媒體設備。這對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問題、分析問題,是非常有利的。例如,在學習When is your birthday時,教師可以先通過PPT給學生展示文章中所涉及的出生時間和地點,如“seven, I was born in Fujian in August,1978”等;然后,利用PPT進行教材內容的多角度展示,并讓學生嘗試著說一說自己的生日和出生地;最后,留出一些時間解答學生的疑問。多媒體所展示的生動畫面,不僅比傳統的粉筆、黑板相結合的教學模式更有吸引力,還會使學生的思路跟著教師的問題和節奏走。這不僅能帶動學生思考問題的興趣,還能激發他們對知識的探究欲望。學生的這種對知識的渴望對提高他們的英語學習能力大有裨益。
科學合理的小組分設,不僅有利于學生之間相互交流以及快樂學習,還能提高教學效率,高效實現教學目標。但是,如何進行科學分組呢?這是英語教師在教學中要面對的一個重要研究課題。教師在對學生分組之前,首先要了解班級每位學生的學習水平、興趣愛好以及性格特征等,保證小組內學生的學習能力具有層次性,學生性格具有多樣性,這樣活潑、成績優異的學生能夠有效帶動小組討論問題的氛圍,調動學生學習知識的欲望,還有利于學生取長補短。其次,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要正確引導各個小組明確每位組員的學習任務。通過細致的小組分工,使學生學會提取課本知識,學會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這不僅能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性,同時還能有效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效率和整體水平。
教師的課前準備是分層教學順利實施的潤滑劑,是閱讀教學順利進行的重要保障[2]。所以,教師在上課之前一定要充分備課,提前了解班級里每位學生的學習水平,根據學生的學習水平提出對應的教學目標和要求。例如,在學習I am worried about her這一課時,我把“worry, worried about”這些單詞以及簡單的固定搭配等作為基礎部分,這是基礎差的學生必須掌握的內容;對于中等水平的學生,我就要求他們在掌握單詞和句型的基礎上弄懂課文的意思并背誦其中的經典句型;對于基礎扎實的學生,我就重點教他們語法知識,并讓他們把課堂上的多余時間利用起來進行課外閱讀,以此來擴展他們的知識面,培養他們的語感。這既照顧到了全班學生的學習進度,又顧及了個別學生的學習需要,還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一舉多得,何樂而不為呢?
良好的閱讀習慣和閱讀技巧對學生的學習十分重要,因此,教師在授課時可以引導學生運用一些閱讀技巧,以此較好地來實現閱讀課堂的高效教學[3]。例如,在學習what color is his hair時,教師可以先帶著學生泛讀課文,梳理一下文章脈絡,讓學生初步學習文章的邏輯關系;再指導學生精讀課文,結合語境分析課文,實現學生對課文的深度理解和把握,從而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培養學生的閱讀技巧和習慣。
綜上所述,本文著重進行農村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策略探究。提高農村英語閱讀教學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所以,教師一定要立足農村英語閱讀教學現狀,巧用文中所提及的六條方法和策略,長此以往,農村英語閱讀教學質量一定能夠得到有效提升。
[1]王東芳.農村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策略探究[J].青年時代,2015,(23):264.
[2]谷友香.談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7,(27):80.
[3]景曉琴.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策略探究[J].西部素質教育,2016,2(9):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