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王 璐
自2015年國務院決定設立雙創活動周以來,北京會場的活動已成為創新創業者的盛大節日。如今,雙創發展如火如荼,而北京則是雙創潮的引領者,正在全力打造全國雙創的“金名片”,未來更將鑄造雙創的世界“金名片”
精細到能縫合一顆葡萄的腔鏡手術機器人、可以躲避障礙還能招手即停的無人售賣車、奇異果和草莓味道完美融合的新型奇異莓、眨一下眼睛就能自動打開門禁的虹膜識別設備、具有“千里眼”和“順風耳”功能的安防機器人……這些令人眼花繚亂的炫酷黑科技是今年全國雙創周北京會場上展示的科技創新成果。
10月9日至15日舉行的2018全國雙創周北京會場暨中關村創新創業季活動,在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展示中心展開,此次活動周是歷年雙創周展示面積最大、申報項目最多的一屆,“三城一區”也同時舉行豐富多彩的系列活動。雙創周北京會場遴選出300余家企業帶來的600余項成果均為首次展出,會場突出打造雙創“升級版”、硬科技創新、創新創業者的主體地位及服務功能,開展了啟動儀式、主題展示等多場亮點十足的重點活動。雙創周是全方位立體展示雙創成果的平臺和窗口,自2015年國務院決定設立雙創活動周以來,北京會場的活動已成為創新創業者的盛大節日。如今,雙創發展如火如荼,而北京則是雙創潮的引領者,正在全力打造全國雙創的“金名片”,未來更將鑄造雙創的世界“金名片”。
2017年5月,國際知名創業調查公司——Startup Genome發布了全球創業生態報告2017。該公司最早在2011年時和硅谷創新大師Steve Black以及斯坦福大學一起,就影響科技初創公司取得成功的因素展開調查,其成果頗具權威性。通過對來自28個國家的55個創業生態系統進行評估,Startup Genome最終評選出TOP20。排在前三位的創業生態系統分別為硅谷、紐約和倫敦,中國的北京和上海第一次參評,即名列第四名和第八名。該創業生態報告2017是在長達一年時間內研究調查了全球10000個創業企業和300多家公司的基礎上,綜合考量了融資、市場覆蓋率、全球相關性、技術人才、創業經歷、資源募集、企業參與以及創始人愿景與戰略等八個因素,來評價各個城市創業生態活力。
北京依靠強大的高校、科研組織、資金等優勢,躋身到前四名,尤其是在創造大宗融資方面,優勢凸顯。據起源于美國硅谷的全球性科技創業社區Startup Grind北京區負責人評價,中關村將成為硅谷真正的競爭對手。中關村已經形成并正在持續優化以“領軍企業、高校院所、高端人才、天使投資和創業金融、創業服務、創新創業文化”等六大要素和“市場、法治、政策”三大環境共同構成的創新創業生態系統。構建創新創業生態系統是中關村的核心理念和核心競爭力,體現了“溝通、碰撞、協同、分享”的創新本質要求。中關村逐步成為全球原創思想的發源地和高科技創業者實現夢想的首選地。
更令人振奮的是,Startup Genome在今年4月17日最新發布的《2018年全球創業生態系統報告》的新數據表明,中國的專利申請數量已經超過美國,中國的“獨角獸”(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公司)數量也在迅速追趕美國。該報告調查了全球創業生態系統中的12000多人,深度采訪了其中的100多人,其中包括創業公司創始人,投資者,加速器、孵化器和創業中心的負責人,政策制定者。
根據該報告,在2014年,僅14%的“獨角獸”來自中國;在2017年和2018年,這一占比增長到35%。與此同時,美國的“獨角獸”占比從61%下降到41%。該報告發現,中國的知識生產(尤其是在人工智能和區塊鏈方面)正在快速增長,這反映在專利申請數量上。盡管美國的AI和區塊鏈創業活動更多,但中國的相關專利申請數量已經超過美國。該報告發現,在2017年,中國與AI相關的專利數量是美國的4倍,與區塊鏈和加密貨幣相關的專利數量是美國的3倍。
無獨有偶,另一組統計數據則不難看出北京作為全國雙創發展排頭兵的引領作用。今年4月17日,胡潤研究院發布《2018第一季度胡潤大中華區獨角獸指數》的排行榜。本次榜單主要結合資本市場獨角獸定義,篩選出了有外部融資且估值超十億美金的優秀企業。 其中,北京上榜企業最多,有66家,上海有38家,杭州16家,深圳和廣州各有11家和6家。在眾多上榜企業中,主要以互聯網服務、電子商務以及互聯網金融行業為主,文化娛樂、醫療健康、大數據與云計算、汽車交通、物流服務等行業也有企業上榜。而人工智能企業有4家、機器人企業有2家,游戲企業有1家。
2018全國雙創周北京會場啟動儀式現場
這一系列含金量頗高的榮譽背后,是北京對推進雙創工作高水平、高質量發展的執著追求和不懈努力。北京在推進雙創發展中,注重頂層設計引領政策供給,搭建平臺讓雙創“起舞”,為雙創營造“綠水青山”生態環境,持續推進北京雙創工作,收獲頗豐,正在鑄造成為全國雙創的“金名片”。這張“金名片”已閃現出耀眼光芒。北京雙創所呈現出的新特點和對經濟發展越來越強的支撐力就是其耀眼光芒的真實映照。
在全方位的努力之下,北京雙創發展呈現出六大“轉變”:
從單點創業向生態鏈創業轉變。企業、高校、院所通過開放資源、協同創新、變革組織模式等方式,構筑形成上下游聯動的創新創業生態。航天科工、微軟、大唐等行業大企業通過開放資源、協同創新、變革組織模式等方式,衍生出一批行業性的創業系和生態圈。中關村50余家創新型孵化器與大企業建立聯動孵化機制,20余家大企業主動開放研發平臺資源。
從商業模式創新為主的“軟創新”向以智能硬件為代表的“硬創新”及軟硬結合轉變。以人工智能、高端制造為代表的新技術帶動創新創業,百度建成了全球最大規模的深度神經網絡“百度大腦”;聯想成立人工智能實驗室,布局“智能驅動的設備+云”戰略;京東基于大數據基礎和廣泛的應用場景,推出JIMI人工智能客服機器人;小米公司發布了自主研發的芯片“澎湃S1”,成為繼蘋果、三星、華為之后全球范圍內同時具備生產芯片和手機能力的第四家企業。
從個體雙創向群體創新轉變。“共享經濟”為大眾參與創新創業提供了一種新思路和發展新方向,創新工場、微軟加速器、36氪等孵化器大幅降低了創新創業成本,使每一位具有科學思維和創新能力的個人都可參與創新。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的人才占全國1/4。中關村為聯想、百度、小米、北汽等中關村企業引進百余位外籍高端人才,聚集外籍人才近萬名,海外留學歸國人才4萬名。呈現出以一批90后創業精英為代表的“21歲現象”,為創新創業陣營注入了嶄新動力。
從墻外創業逐步向墻內滲透。通過實施首都科技創新券制度,將中科院、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單位、600余家實驗室的研發和實驗資源開放共享,支撐和促進了小微企業、創業者開展創新活動。支持高校院所、科技企業共建北京協同創新研究院等新型研發機構,組建成立了18個協同創新中心。
從地方創新向央地協同創新轉變。以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全國科技創新中心為引領,以“三城一區”為主平臺,發揮央院央所等中央創新資源優勢,共同推進國家重大科技專項、重點研發計劃、科技創新2030項目、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等布局建設,央地協同創新效應不斷加大。
從本市發展向境內外輻射轉變。今年以來,本市向津冀輸出技術合同成交額達近百億元,同比增長50%以上。搭建國際創新合作平臺,促進了5000多家國際與國內企業的技術對接8000多項次,達成合作意向近1000項。國際化已成為北京孵化機構發展的重要標簽。全市已有超過3成的眾創空間輻射輸出到京外,設立分支機構150余家。其中,海外分支機構近20家,主要分布在美國、德國、加拿大、荷蘭等國家和地區。
北京創新創業活力迸發,不斷積聚發展動能,對經濟發展支撐力逐步增強。2018年上半年,本市認定登記技術合同31490項,成交額2063.1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8.2%和25.2%;全市累計認定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突破2萬家。2018年上半年,全市規模以上科技服務法人單位3258家,實現收入3303.2億元,同比增長10.9%。中關村示范區新設立科技型企業16218戶,占全市新設立科技型企業總量的43.7%,日均新設立科技型企業90家;中關村示范區企業發明專利申請量達到23516件,同比增長10.5%;發明專利授權量9977件,同比增長10.0%。發明專利申請量、授權量占北京市比重均超過六成。截至2018年6月底,中關村示范區企業擁有有效發明專利88813件,占北京市企業同期有效發明專利量的63.8%。隨著本市不斷優化的創新創業環境,創新創業活力不斷激發、創造潛能不斷釋放,新的增長點不斷涌現。
雙創的發展離不開各路英豪,各類企業才是雙創的重要主體。雙創企業的蓬勃發展為北京雙創注入了新活力。讓我們走近這些或年輕或成熟的“弄潮兒”,看看他們在北京這片雙創沃土中經歷了怎樣的成長與變化。
李妮蔚,畢業于北京科技大學計算機與通信工程學院物聯網專業,2014年,還在上大三的李妮蔚和同學一起研發了防丟器,用來防止老年人走失或物品遺失,這款智能防丟尋蹤器曾連續兩次榮獲國家級“ICAN創新創業大賽”一等獎。之后一次偶然的機會,大學教過李妮蔚的一位老師帶著她去看了腦電檢測的相關設備,之后她在深入了解腦電檢測的同時,發現國家現在正大力扶持腦研究、腦開發與腦科學。而腦電產品在國內市場上幾乎處于一個空白領域,
正式創辦于2015年的北京宇觀科技有限公司扎根在清華科技園,白手起家的李妮蔚與團隊成員一起通過自己的努力帶動整個腦科學行業的探索與前行,讓更多的人了解與探知這項前沿的科技領域。他們以腦波回饋原理將腦波產品生活化,應用在教育、健康等方面,發揮其輔助睡眠、疲勞偵測、教育訓練、情緒控制、決策輔助等作用,從而改善生活品質。
曾經,沒有被技術研發的難題打倒的團隊在市場開拓方面遭遇了嚴重的考驗,市場是學生創業最薄弱環節,沒資源、沒資金、人力不足,很難打開市場。前期靠興趣堅持夢想的團隊面臨現實的問題,繼續堅持還是解散?在培育科技創新企業的發展上,政府的支持從來不會缺席,幸運的是,北京市鼓勵雙創企業的多項扶持政策讓李妮蔚心懷感激,并倍受鼓舞地堅持了下來。
2018年4月5日,北京腦科學與類腦研究中心在北京中關村生命科學園宣布成立。建設北京腦科學中心既是落實中央關于設立“國家科技創新-2030”重大項目的戰略部署,也是北京加強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一項重要舉措。
在今年雙創周會場上,李妮蔚公司展示的腦波測試性格的體驗區也人流不斷,據她介紹,“雙創周”期間,每天開展到結束,腦波測試儀就沒閑著。面對如此熱情的參觀者,李妮蔚連連感嘆:“這里不僅是創業者展示自我最好的舞臺,同時也是高科技走向市場的最佳起點!”
相對于李妮蔚的年輕,優客工場創始人毛大慶屬于有著多年經驗、經歷無數風云事件的“商業大佬”。毛大慶擁有超過20年的地產行業經營經驗。2015年初,毛大慶辭去萬科集團高級副總裁的職位,投身創業熱潮,創辦共享辦公優客工場。對于這個決定,很多人不理解。為什么要這么做?“我當時只是覺得地產行業不能再這么干了,又想做點什么事。”毛大慶這樣說。彼時,李克強總理在2014年9月舉行的夏季達沃斯論壇上首次提出,要借改革創新的“東風”,在960萬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大眾創業”“草根創業”的浪潮。之后,“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理念深入人心,并得到廣大富有創新精神的創業者的積極響應和廣泛實踐。毛大慶正是以積極的實際行動響應了政府號召。
在短短3年時間內,將優客工場打造成中國共享辦公行業首個獨角獸級別企業,在全球35座城市布局了160個場地。目前,優客工場已完成C+輪融資,估值逾110億元。
自2015年起,優客工場每年都會參加全國雙創活動周的各個活動。用毛大慶的話說,“我們是雙創精神深入人心的受益者”。
在聯合辦公領域,中國本身的自由職業者不如海外基數大,但中小微企業卻在快速增長。“整個中國一天就產生1.6萬家公司。未來企業小型化、專業化、碎片化、垂直化,必然會發生。”毛大慶認為。
孩子們在雙創周北京會場與機器人熱烈互動
作為服務創新者的企業創始人,毛大慶近幾年感受到的最大變化就是,身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想創業、談創業、敢創業。“這與我青年時代的經歷與體會大為不同。”毛大慶認為,如今年輕人觀念的變化,得益于政府倡導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觀念的改變,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這種切切實實的改變,必然是源自于實實在在的政策扶持、激勵引導和輔導培育。”
眾創空間的發展離不開中小企業的迅速增長。隨著雙創的深入與發展,創業項目在不斷發展,不斷優勝劣汰,創業者對于眾創空間的需求,已經不再是原來的樣子。他們不僅需要簡單的服務,還希望他們所處的環境變成一套生態體系,企業與企業之間能夠交互發展,彼此的觀念、理念能夠相互碰撞。
在毛大慶看來,創業者最重要的特質是感知時代的方向,這是最可貴的一種特質,不隨波逐流,但也不會執拗地一條路走到黑,而是對于大趨勢有著高敏感度。他認為,優客工場能夠取得高速成長,首先得益于政府的雙創政策。“在政策的激勵下,越來越多的人愿意投身到創業大潮中,并通過不斷地嘗試去創新,而共享辦公的天然屬性中的靈活、高效、平臺基因,又為創新者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優客工場的創立與雙創大潮的趨勢高度一致,我們是順勢而為。”
第二批92個雙創示范基地中,互聯網領軍企業百度位列其中。百度于2000年1月創立于北京中關村,以搜索引擎躋身中國互聯網第一梯隊,如今的百度正在從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向人工智能科技公司轉型。人工智能作為新的技術驅動力正在引發新的工業革命,一直致力于用AI平等賦能的百度亮相此次雙創周,包括Apollo、百度大腦、DuerOS等諸多產品共同參展,這些技術成果的亮相,不僅體現了百度在AI方面的最新進展和產品創新,也代表了科技企業AI創新的“中國速度”。 在雙創周上,Apollo展示了從1.0到3.0、從封閉場地尋跡到量產的歷程,并展出了中國首款芯片級ECU信息安全解決方案——它可以在汽車Gateway、ECU內集成CAN防火墻,提供基于硬件芯片級的安全啟動、安全升級、通信安全、接入認證、入侵檢測防御系統,阻斷黑客入侵CAN總線及ECU,保護車內網絡安全。
腦波測試區每天都排起長龍
據悉,百度Apollo是目前全球涵蓋產業最廣、最強大的自動駕駛生態,已經匯聚了全球126個合作伙伴。為了降低行業門檻,百度Apollo平臺持續向行業輸出高級別自動駕駛能力,2018年底,百度還將正式開源Apollo車路協同方案,向業界開放百度Apollo在車路協同領域的技術和服務,讓自動駕駛進入“聰明的車”與“智能的路”相互協同的新階段,全面構筑“人-車-路”全域數據感知的智能路網。
百度大腦是百度AI技術多年積累和業務實踐的集大成者,包括視覺、語音、自然語言處理、知識圖譜、深度學習等AI核心技術和AI開放平臺。如今,百度大腦3.0已經開放了超過120項領先的AI場景化能力與解決方案,持續降低AI應用門檻,為業務轉型升級的企業和開發者提供AI服務,與金融、零售、制造、交通、機器人、農業等行業深入融合,推動智能化變革。
在雙創周上,百度大腦展示了百度共享WiFi翻譯機和百度地圖智能語音助手兩款產品。百度共享WiFi翻譯是針對跨境出行中的語言與網絡需求研發的一款便攜式智能硬件,結合了移動WiFi和實時翻譯兩大功能,可以實現英日韓泰俄法西德阿等語種一鍵語音實時翻譯,還能實現景點導覽。目前百度共享WiFi翻譯機已經覆蓋全球80余國家及地區,準確率高達98%。
從以上的案例中,我們可以看到北京雙創這片充滿生機的沃土中正全力孕育著雙創新芽,在此落地生根的雙創企業正在全速成長。
基于雙創工作的豐碩成果,全國雙創工作站在了新的更高的起點上。李克強總理9月6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全面部署打造雙創“升級版”。會議肯定了雙創工作取得的顯著成效,但同時指出,雙創發展中還存在創新創業生態不夠完善、科技成果轉化機制沿不健全、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還不充分、創新創業國際合作不夠深入以及部分政策落實不到位等問題。為此,國家發展改革委出臺了《關于推動創新創業高質量發展打造“雙創”升級版的意見》,對打造雙創“升級版”提出了具體要求。
2017年9月14日,國家信息中心下屬的大數據公司國信優易數據有限公司和《每日經濟新聞》首次聯合發布《全國17城市雙創指數排名》。此次雙創指數對17個目標城市從雙創政治經濟、社會環境、雙創企業等不同維度,構建了一套具有科學性、嚴謹性、相關性和可比性的指標體系,并運用海量數據計算得出結果。
綜合各方面條件,北京的雙創綜合指數排第一毫無懸念,而且4項分指數中雙創能力、雙創環境和雙創成效3項均為第一。但其中一個單項指數卻出人意料,北京雙創活力在17個城市中僅排在第四。
由此不難看出,北京的創新創業仍有進一步優化發展的空間。對此,北京將出臺一系列新舉措打造雙創升級版,讓北京這張全國“金名片”逐步成為世界的“金名片”。
首先,大力實施人才優先發展戰略,進一步激發人才創新活力。加快推進中關村人才管理改革試驗區建設,深化科研管理、項目管理改革,在人才引進、選人用人、成果處置、薪酬分配等方面給高校院所更大自主權。進一步落實好“千人計劃”、“海聚工程”等人才政策,在辦公用房、社保對接、子女教育、醫療保健等多方面,給予創業創新人才全方位的配套支持,實現國家、市級、區級三級人才政策融會貫通。
其次,進一步搭建高水平專業化的雙創支撐平臺。建設好全國雙創示范基地,立足打造創新創業高地的要求,持續發揮基地的示范引領和輻射帶動作用,全面提升服務雙創的能力,強化雙創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作用。繼續推進“北京市眾創空間”、中關村創新型孵化器建設,積極爭創國家級眾創空間。充分發揮首都科技條件平臺、中關村開放實驗室、北京技術市場等公共服務平臺作用,為初創期科技型企業提供聯合研發、中試試驗、技術轉移轉化等服務。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建立創新服務需求統一受理平臺,統籌各部門創新服務職能,持續優化工商登記、項目落地、稅務服務、政策咨詢等流程,切實提供給各類創業群體高品質的雙創服務。
除上述措施外,還將不斷提升戰略前沿領域創新能力。發揮北京“三城一區”創新和產業資源高度集聚的優勢,著力提升原始創新和源頭創新能力。緊緊圍繞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積極對接國家重大科學計劃、重大科技專項安排,發揮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國家實驗室、產業創新中心的引領和帶動作用,進一步整合創新要素,掌握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形成一批國際創新標準,在生命科學、環境科學、能源、新材料、空間技術等戰略前沿領域搶占國際競爭制高點,在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新能源汽車等領域形成一批具有較好成長性和較強綜合競爭力的創新創業企業。
展望未來,北京要實現雙創發展的新目標,需要腳踏實地,抓鐵有痕,做好每一項工作,落地每一條舉措。如此,雙創發展才能有更美好的明天。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北京雙創這艘航船正在全國雙創的大潮中向著更遠大的目標、更美好的未來進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