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王 漪 特約撰稿人 辛 欣
10月24日,第二十二屆北京·香港經濟合作研討洽談會在京開幕。本屆京港洽談會主題是“攜手‘一帶一路’建設,譜寫京港合作新篇章”,分為“一帶一路”建設和擴大開放合作、科技和文化創新合作、重大工程建設合作、城市治理合作四大板塊,舉辦10項專題活動,全面推進京港交流與合作。
在“京港攜手共建 ‘一帶一路’專題活動”上,市發展改革委發布《北京市推進共建“一帶一路”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這既是本市貫徹落實新時期國家全面對外開放戰略的重要舉措,也是首都構建更高層次開放型經濟政策的集中體現,對北京推動共建“一帶一路”具有重要意義。北京市貿促會與中國香港(地區)商會、北京基金小鎮與香港投資基金公會也在會上簽訂合作協議,未來將在相關領域開展合作。
自2013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以來,國際社會積極響應。“一帶一路”建設是我國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實行全方位對外開放的重大舉措、推行互利共贏的重要平臺,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北京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立足首都城市戰略定位,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并重,以對外交往平臺、科技支撐平臺、人文交流平臺、服務支持平臺建設為重點,推動全市對外開放朝著優化結構、拓展深度、提高效益的方向轉變,以高水平開放促進高質量發展,當好國家“一帶一路”建設排頭兵。
香港是重要的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是連接內地和國際市場的重要中介,是國家引進來、走出去的雙向服務平臺。一直以來,京港兩地人民心相通、志相同, 建立了堅實的合作基礎和深厚的友情,合作領域從科技、金融、貿易、房地產不斷拓展到城市建設管理、生態環保、民生保障、人才交流等方方面面。截至今年8月,香港在京累計設立外商投資企業15626個,累計實際投資782.7億美元。同時,香港是北京企業在境外投資最多的地區。截至今年8月,北京在香港累計直接投資額293.3億美元。
2017年,國家發展改革委與香港特區政府簽署了《關于支持香港全面參與和助力“一帶一路”建設的安排》,這為進一步深化京港兩地合作指明了方向,也為兩地共謀未來發展帶來了更大機遇和更廣闊的空間。
已經走過22年光輝歷程的京港洽談會是雙方合作的重要平臺,多年來以“優勢互補、共創繁榮”為宗旨,給雙方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是京港兩地政府和機構共同搭建的促進投資平臺。
在本屆京港洽談會開幕式上,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談到,香港已經確立為“一帶一路”建設中的首選平臺和重要節點。秉承香港獨特優勢,面對機遇和挑戰,特區政府制定了五個“一帶一路”策略重點,包括加強政策聯通、充分利用香港優勢、用好香港專業服務中心地位,促進項目參與以及建立伙伴關系合作,以推動香港與內地和“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及地區伙伴的協作。香港特區政府今后將更加積極作為,擔當“一帶一路”建設的促成者和推廣者的角色,希望京港兩地在新的起點上共謀發展,互利共贏。
市發展改革委主任談緒祥在專題活動上發布并解讀《推進共建“一帶一路”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
當前,北京正處于減量發展、創新發展、高質量發展的關鍵階段,一大批城市更新、高精尖產業培育的重大項目,為雙方合作提供了新的機遇。北京市長陳吉寧在致辭時提到,京港兩地有著很強的互補性,雙方深化合作面臨重大機遇、具有廣闊空間。北京是內地開放度最高、創新活力最強、營商環境最好的城市。未來愿與香港一道,以共建“一帶一路”為新契機,充分發揮各自特色優勢,在加強產業合作、拓展第三方市場、促進科技創新、開展人文交流等方面攜手構建“一帶一路”合作平臺,在服務重大國家戰略的同時實現自身更好的發展。
據了解,為進一步拓展和深化北京市和香港特別行政區的交流和合作,在10月24日上午,北京市政府與香港特區政府舉行京港合作會議第四次會議上,雙方同意京港合作會議是推動兩地全方位合作的重要平臺,北京和香港將繼續發揮在國家發展中的特殊地位和功能,以更緊密、更深入的合作,服務國家所需,貢獻國家發展,締造多贏局面。將在“一帶一路”建設和經濟貿易、服務業、科技創新、文化創意、教育及公務員培訓、城市管理與公共服務、青年發展以及便利香港同胞在內地發展措施共8個重點領域開展全面對接合作。
市發展改革委主任談緒祥在專題活動上發布并解讀《推進共建“一帶一路”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行動計劃》確定了北京市未來推進共建“一帶一路”的目標和主要任務。
圍繞服務共建“和平、繁榮、開放、創新、文明”之路,提出了六個方面共28項主要任務,并逐條細化形成70項重點任務,由全市50余個部門負責共同落實。
在今年 “一帶一路”五周年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各地區要加強共建“一帶一路”同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國家戰略對接,促進更大范圍、更高層次上開放,推進“一帶一路”走深走實。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北京市制定了《推進共建“一帶一路”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行動計劃》的出臺既是本市貫徹落實新時期國家全面對外開放戰略的重要舉措,也是首都構建更高層次開放型經濟政策的集中體現,對北京推動共建“一帶一路”具有重要意義。
推進共建“一帶一路”是新時代全面對外開放的重大舉措,是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依托。為此,北京市將牢牢把握首都城市戰略定位,以服務國家對外開放大局、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服務首都高質量發展為基本出發點,發揮“四個中心”功能優勢,提高“四個服務”水平,建設和提升服務“一帶一路”的對外交往平臺、科技支撐平臺、人文交流平臺、服務支持平臺,發揮開放引領、輻射帶動、交流互鑒、保障有力的示范作用,努力將北京打造成為國際交往活躍、國際化服務完善、國際影響力凸顯的重大國際活動聚集之都,成為展示中華文化的重要窗口和薈萃世界文化的重要舞臺,初步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和全球領先的服務貿易樞紐城市。
北京作為國家政治中心和國際交往中心,將不斷完善專業化、常態化的運行服務保障機制,培育國際一流的高質量服務團隊,服務保障“一帶一路”重大國際會議等重要外事活動。深化地區間友好交流合作機制,拓展與全球51個國家的56個友好城市的交流合作,積極承擔國家任務,辦好中國—中東歐國家(16+1)首都市長論壇等重大活動。健全和完善京港兩地常態化務實合作機制,落實國家支持香港全面參與和助力“一帶一路”建設的安排,發揮各自優勢,拓展廣度深度,確保各項合作內容實實在在落地。
在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的過程中,北京將深度融入國際科技研發和創新體系,以“三城一區”為主平臺,以科技園區合作、共建聯合試驗室、技術轉移和科技人文交流等4個方面為重點,成為推進共建“一帶一路”創新合作網絡的重要樞紐。
北京還將發揮全國文化中心優勢,在文化、體育、教育、旅游、醫療衛生五個領域堅持文明交流、文明互鑒,統籌推進多領域國際人文交流合作;推進“四區建設”,通過打造北京市服務業擴大開放先導區、建設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及綜合保稅區、中國(北京)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和推進海外重點園區和項目,不斷深化投資經貿合作;提升“四大服務”,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高地。
談緒祥表示,未來,北京將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進一步強化首都核心功能,發揮開放引領、輻射帶動、交流互鑒、保障有力的服務平臺作用,當好國家“一帶一路”建設排頭兵。同時,也非常希望加強與香港在政策、機制、平臺、項目上的深入對接與務實合作,一步一個腳印推進實施,一點一滴抓出成果,共商共建共享,推進共建“一帶一路”走深走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