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克發
(重慶市墊江縣永安小學校,重慶 408300)
我國多年來實施的教育方式是應試教育,受這種教育方式的影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過于重視學生的學習成績而忽視了學習過程,特別是在小學時期教師主要針對學生的語、數、外實施教學,對小學生的科學學習并不加以關注。小學教師大多認為小學生在學習期間只要把主要的語、數、外學科學好就行,對其他的課程不做任何要求,在教師的配備上,科學教師一般都是由語、數、外教師兼任,這些教師并沒有專業的科學知識,對科學教育沒有相關的認識,并且教師的年齡一般偏大,使得學生和教師之間存在較大的溝通問題,而在教師招聘的過程中又只招聘主要課程的教師,對專業的科學教師不進行定向招聘,導致小學生在科學學習上缺乏知識疏導。
雖然近年來一直在對新課程改革進行深化,但由于小學教師大多對應試教育方式形成習慣,并且一直在沿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對學生進行教學,注重升學率,忽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具體表現。小學教師中具有專業科學知識的很少,甚至可以說幾乎沒有,在小學科學被認為是“雜課”,因此科學教師一般都是由主課教師兼任,這些教師對科學知識并不了解,在教學過程中對知識照本宣科,在課堂上與學生沒有任何互動,使得學生沒有學習科學知識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科學教師專業素養不高,對小學生的科學文化學習有很大的影響。
教學設備是科學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科學教學中讓學生更好地學習科學知識最注重的就是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動手能力,讓學生對自己感興趣的科學部分進行觀察并且動手實驗。但長期以來由于教師對科學教育不重視,導致科學教育的設備非常短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很少使用到科學設備,學生接觸科學設備的機會也很少,導致學生對科學知識沒有完整的認識,也沒有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形成正確的科學理念。
學校領導要加強自身對科學教學的認識,要充分認識到小學科學教育是教育興國的根本,高度重視小學的科學教育。在教師的配備上要招聘具有專業科學知識的教師,不能讓所謂的“主課”教師濫竽充數,讓專業的具有濃厚科學興趣的教師在對小學生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帶動小學生的思維,增強課堂的活躍性,提高小學生的科學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采取強制性措施讓教師嚴格按照安排的課表上課,不能讓其他課程占用科學教育的教學時間,消除所謂的“主、副”的思想,讓教師對所有課程都做到相應的重視并且取消只讓語、數、外教師擔任學期班主任的傳統小學教育思想。
當前的小學科學教育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就是經費不足,以至于許多小學的科學實驗設備短缺,實驗室機構構建不完善,一些實驗設備已經老化,不能夠適應當前時代的發展,影響小學科學教育教學的正常實施,必須對這些實驗設備進行改進與更新。要想讓小學生有良好的科學學習環境和學習基礎,就要加大對科學教育的投入,科學教材和科學設備對于小學教學都是不可缺少的學習用具,而大部分學校在科學資金的投入上并不能滿足基本的要求。因此必須加大對科學教育的投資力度,完善實驗設備,成立專門的科學研究室,為科學教育提供有效的實踐平臺,使課堂教育與具體實踐相結合,提高小學科學教育的整體教學水平。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是主要的執行者,也是教學能夠順利進行的關鍵所在,但是目前符合新課程標準改革要求的教師很少,小學教師受傳統教學觀念影響太重,短時間內并不能完全接受新課程教學,并且運用到實際教學中,因此,相關教育單位要從教師本身出發,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才能讓學生在科學文化學習中得到提升。學校和教育主管部門應該加大對于現有科學教師的培訓力度,增強這些教師的科學素養,并幫助他們掌握正確的教育方法,使得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能夠使用正確的方法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進而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小學生的科學素養在很大程度上與教師的專業素養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教師作為教育工作的主體,要給學生做一個好的示范并且帶動學生進行學習。小學科學文化不僅僅關系著學生日后的科學知識學習,還對學生自身的文化素質有著重要的影響,培養小學生對科學文化知識的學習能力和實踐能力,能給學生以后的全面發展提供基礎,并且能促進學生的成長,為國家培養科學文化人才和建設新型科學社會做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