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國華
(義烏市義亭鎮杭疇小學,浙江 義烏 322000)
根據新課標的教學要求,在教學實踐過程中不能單純使學生依賴記憶,動手實踐應當成為重要的教學內容之一。通過實踐性作業和相關活動,能夠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有關知識,通過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去解決實際生活中遇到的問題,進而提升學生的思考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例如在教學過程中,北師大版五年級教材有這樣一個實踐活動。學生利用硬紙板制作一個棱長為五厘米的正方體,再用硬紙板做一個長七厘米,寬六厘米,高三厘米的長方體,通過這種實踐作業,能夠提升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問題的能力,并且還能夠幫助培養學生的有關空間概念,加深學生對正方體以及長方體棱,面,邊長等特點的記憶,為之后的學習起到一定的輔助和鋪墊作用,通過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制作過程,使得學生對本章學習內容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與理解記憶。
數學故事也是北師大版教材中的一項重要實踐作業。相關的數學故事往往是圖文并茂,十分生動有趣針對小學生進行設計的。學生往往十分樂于接受這種形式的作業,并從中學到有關知識,進一步激發學生求知欲,使其熱愛數學。
北師大版數學教材中有一些實踐作業以“你知道嗎?”的形式展現。這種展現形式較為獨特和新穎,在學生對本章內容充分學習和了解的基礎上,進一步拓寬學生眼界和相關知識面。例如,北師大版五年級教材有這樣一個內容:在“你知道嗎?”這一實踐性作業中介紹了胡夫金字塔的信息并對其進行描述,堆砌金字塔所使用的石塊都如同籃球大小,將其進行依次排列,能夠達到赤道周長的2/3,并進一步由此提出問題,能否求出十塊排列的總長度。這種實踐性作業將教學內容與實際相結合,在拓寬學生知識面的同時,引導其進行乘法意義的理解和計算。
在北師大版數學教材中,數學萬花筒也是其中一項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實踐性作業,包括了一些謎題和相關數學故事以及游戲。進一步增加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趣味性,激發其學習積極性。
例如在北師大版三年級教材中有對旋轉,對稱,平移的相關實踐內容,要求學生收集一些相關圖案并開展小組討論,在此基礎上剪裁出自己喜歡的圖形,通過旋轉與平移等方式進行圖案拼接,在這一實踐過程中進一步幫助學生理解旋轉對稱以及平移的有關概念,體會圖形的美感。
北師大版一年級教學內容中有認識物體,在開展相關實踐性活動時,可以安排通過自己動手搭建喜愛的東西,讓學生進一步參與到堆一堆,說一說等實踐活動中來。使學生在實踐過程中體會與理解曲面與平面的差異,幫助學生認識求長方體,圓柱等幾何體的相關特征,并準備一些白球,黃球等等物體,通過摸球使學生產生概率與猜測的概念。
在圓柱體的體積和表面積的計算這一課程結束后,可以安排以下實踐性作業:讓學生收集生活中的圓柱體包裝盒等等,觀賞其幾何美感,通過測量得出這些圓柱體外包裝一圈的面積。再找一些實物,測量其體積或表面積并加以記錄,最后讓學生制作15厘米寬,30厘米長,5厘米高的圓柱體并用圖紙來表示設計方案,進一步提升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實踐性作業的設計應當符合學生年齡段,富有趣味性和時代感以及生活氣息,通過實踐性作業進一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以及學習興趣,使其充滿自信心。例如在北師大版四年級的教材中有這樣的實踐作業安排:你所在地區最高的建筑相當于幾個教室的高度,又相當于多少個學生一起拉手時的長度。通過這種形象化的描述激發學生的探索和實踐能力。
小學生往往具有很強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因此在設計實踐性作業時應當將題目盡量設置為具有挑戰性的,以及能夠激發學生求知欲的開放性問題,并且實踐性作業的問題應當有一定的思考價值,能夠引導學生去探索和思考。
實踐性作業的設計除了要考慮學生的年齡段,還應當充分考慮去生活經驗以及社會實際,具有一定的應用價值。例如在學生學習圖形與空間后。進行相關實踐性作業的設計,可將其設計為測量生活物品或學校操場的面積。在學生熟練了數的運算后可以開展相關商品的價格計算,在學生學習小數乘除號可以組織學生計算手機話費以及其他內容。
總結:北師大版教學過程中的實踐性作業設計內容較為豐富,趣味性強,具有一定的實踐價值,且涉及知識面較廣,較為符合學生年齡段的要求以及小學生心理和認知水平的要求,通過開展實踐性作業。能夠幫助學生進一步加深對抽象的數學知識和概念的理解以及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