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娓娓
(江西省南昌市南昌縣金沙路小學,江西 南昌 330000)
我國當代教育家葉圣陶老先生曾說過:“什么是教育?一句話,就是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現在一年級的學生大多數讀過幼兒園,對于一年級的數學知識已經有了一定的積累,但在學習習慣的養成方面卻很欠缺。所以小學一年級重要的不僅是數學知識的教學,而是數學學習習慣的培養。因此,對于剛入學的孩子來說,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就顯得尤為重要。
在數學教學中,如何扎實有效地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呢?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培養:
如何培養他們的課堂常規習慣呢?我認為需要從以下幾點引起重視:
1.培養作為一年級學生的意識,讓她們了解到現在和幼兒園的不同。
2.培養他們聽鈴聲的習慣,知道每一次鈴聲的意義。
3.舉手的習慣,上課的時候,不能亂插嘴,有事、回答問題的時候一定要先舉手,經同意之后再告訴老師。
數學課堂認真聽講,比課后回家爸爸媽媽教的效率要高出很多,所以上課認真是非常重要。
讓學生聽清聽懂老師的要求。小學生尤其是一年級的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和積極性,一定程度上取決于他們對學習素材的感受與興趣。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選取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學生喜歡的素材。我們在學習新的知識的時候可以動畫的方式引入,在鞏固練習的時候可以同學之間比一比,來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如,在學習數一數的時候,我們可以以動畫片的形式導入,青青草原要進行運動會,喜羊羊在數小動物,我們一起去幫他數一數,1只、2只、......。充分利用學生身邊的數學素材,努力喚醒學生興趣及已有的生活經驗,利于學生聽清聽懂老師的要求。
舉手是認真聽講的一個表現,同時也能進一步避免孩子們走神。他們在舉手的過程中,我們能快速的知道他們的一個學習情況,同時他們舉手回答問題可以多表揚,在表揚聲中更能激發他們的一個學習興趣,同時可以促進其他同學的學習。
作業是課堂教學的升華,作業可以檢查學生的學習效果,鞏固課堂學到的知識,加深對課本知識理解。強調獨立完成作業是學生養成良好習慣的好機會。
小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非一朝一夕之事,而一年級小學生的思維活躍,接受新事物快,因此,需要教師合適的引導,快速的形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并使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在學習中扎根、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