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波
(重慶市彭水縣桑柘鎮中心校,重慶409611 )
小學美術中借助“科技元素”打造高效課堂,以促進小學美術教學完美升級是時代發展的需要。現代科技技術是現代美術教育的強有力支撐,它的引入給小學美術教學注入了一針強心劑。美術是學校培養學生美育的重要舞臺,更是一門形象藝術,科技元素在課堂教學中的融入,能夠將教學內容更好地展現給學生,呈現多樣多樣化的教學方式,便于學生掌握美術知識,提高教師美術教學質量。那么,在小學美術教學中該如何借助科技元素開展教學呢?
在小學美術傳統教學模式中,“一言堂”“滿堂灌”等教學模式已經不適合現下美術教育了,它無法滿足現在小學生學習美術的需求,并急需進行改革換新,以幫助學生打造更適合其發展的美術課堂教學。“科技元素”在小學美術的入駐,無疑給小學美術帶來新的發展機遇。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科技元素搜索與教學內容有關的美術資料和美術作品等,亦可在課前制作Flash動畫,將學生感興趣的美術作品進行匯集,并利用電腦加上配樂、文字等,形成高質量的美術課件,為美術教學做足準備,以便教師更好地在課上播放解說,幫助學生理解、掌握美術知識和技能,借以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和效率,助推小學美術教學向信息化、多元化方向發展。
比如,在教學《夸張的臉》一課時,筆者提前借助網絡搜集大量的有關“夸張的臉”圖片和文學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并制作好相關的Flash動畫課件。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筆者選取了雨果《巴黎圣母院》中的卡西莫多這一人物形象作為教學的例子,文章中描述了卡西莫多有“幾何形的臉,四方形的鼻子,向外凸的嘴,參差不齊的牙齒”,還是“獨眼”,筆者借助Flash動畫課件將這樣一張夸張的臉展現在學生面前,能夠瞬間引起學生的興趣,進而將學生進行泥塑的制作過程進行拆分演示,以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樣板制作,幫助學生抓住人物夸張頭像特征,讓其主動嘗試借助泥塑進行頭像立體造型,借以提高學生對人物特征的觀察和立體造型的表現力,最終達到培養學生對漫塑人物的審美情趣的目的。
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引入科技元素的教學設備,可以為教師進行美術教學帶來諸多便利,并為美術課堂教學改革創造了重要契機,從而助推小學美術教學進行完美的升級。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要求教師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這就需要教師將課堂歸還給學生讓學生當學習的主人,將課堂的話語權交給學生,讓學生借助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等方式開啟美術學習的大門,留下充足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進行發展。教師只要充當好引導者的角色即可,當學生百思不得其解之時,再進行適當的引導,以保證學生自主學習能夠順利地進行下去。科技元素如多媒體、電腦、互聯網、以及電子白板等教輔設備的使用,為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活動創造了有利的條件。以便幫助學生更多地接觸美術信息,開展豐富多彩的學習活動。
比如,在教學《電腦美術》一課時,筆者指導學生掌握畫圖程序菜單功能及畫圖工具的使用,以及Windows畫圖程序的操作,以便學生自主借助電腦工具進行美術繪畫,繪制出簡單的裝飾畫。學生在本課中最不易掌握造型及反色處理的技巧,這時筆者親自演示改變圖像大小、色彩反色等操作步驟,引導學生學會自學,學會自己看圖操作,進而鼓勵學生大膽地進行自由創新和繪制繪畫作品,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愛的電子畫筆和顏色,改變線條的粗細、色塊形狀等,設計并畫出一個生動有趣的裝飾畫,進行改變圖像的大小、反色等處理,最后采取師生共評、生生互評、學生自評等方式評價學生的作品的優缺點,讓學生可以取長補短,促進美術水平的進一步提高。
多媒體與小學美術課程的有效整合,能夠豐富美術教學資源,以其圖文并茂、聲文并存的優勢創設美術教學情境,刺激學生的多種感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美術的積極性,讓其主動參與到美術教學中,促使教學真正發揮耳聞其聲、目睹其畫的作用,激發學生繪畫的潛力,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在新型美術教學中更好地發展其個性和創造力,增強學生的繪畫能力,促使課堂達到最優化教學。
以上是筆者的粗鄙建議,望廣大教育工作者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