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燕
(東莞市樟木頭華仁幼兒園,廣東 東莞523620)
文明禮儀,不僅僅是一個人所受的素質教育的體現,更是一種文化意識的體現,可以集中反映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反映人民的道德風尚,反映廣大民眾的生活習慣。我園地處東莞市山區片,園內90%的幼兒屬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大部分幼兒的父母平時忙于經商,基本上都由爺爺奶奶教育看管孩子。在溺愛及缺乏現代教育理念的隔代教育下,又受到社會大環境中不文明行為的熏染及接受文明禮儀教育的不夠,幼兒對文明禮儀知識知之甚少,禮儀認知與行為相脫節,滋長了一些不良習氣,例如:不懂尊重,不會謙讓、不講禮貌,公共場所不守秩序等,表現出以自我為中心,不關心別人,唯我獨尊的品行。因此,對幼兒進行文明禮儀教育成為一項必須開展的重要舉措。
環境對一個人的成長來說具有重要的影響作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明確指出:“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應通過環境創設和利用,有效地促進幼兒的發展。”如何將文明禮儀教育與幼兒園環境相結合,創設一個文明有禮、又具有童趣的生活環境,讓幼兒每天融入其中,激發他們對文明禮儀的感受和認知是環境創設的目的,讓幼兒能抬頭長見識,低頭獲新知,讓容納他們的環境處處“此時無聲勝有聲”,從而促進幼兒文明禮儀習慣的快速養成。走進幼兒園,墻壁上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核心內容的宣傳板、活動室內有幼兒和老師共同參與創設的文明禮儀主題墻、走廊上有公共場所禮儀貼畫、天花板上裝飾著老師和孩子們共同完成的文明禮儀圖片吊飾,大廳內展示著家長和孩子們參加文明禮儀活動的剪影,就連樓梯隔都貼有美麗的文明禮儀圖案標語……為了全方位形成對幼兒的督促作用,教師還在活動室門口張貼圖標,提醒幼兒要輕開輕關活動室的門;在燈光開關處張貼圖標,提醒幼兒要節約用電、隨手關燈;在飲水機旁邊設置圖標,提醒幼兒節約用水、防止燙傷;在樓梯間張貼圖標,提醒幼兒要輕聲慢步、靠右上下、防止摔倒等。蘊含著教育性、趣味性的環境氛圍滲透于幼兒園的各個角落,使孩子潛移默化地得到教育,愉悅心情,豐富認知。
僅靠外部環境的影響,還不足以保證幼兒從內心深處對自己嚴格要求,發自內心地提升自己的文明禮儀修養水平,還需要通過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來培養幼兒良好的文明禮儀習慣和良好品行。
1.將文明禮儀教育與學習活動相結合。在各領域學習活動中發揮文明禮儀本身對幼兒內心的觸動,發揮文明禮儀教育的優勢萌發幼兒的正能量情感,促進幼兒的發展。
2.將文明禮儀教育與游戲活動相結合。(1)區域游戲活動中的文明禮儀教育。教師可根據幼兒的興趣和關注點,與幼兒和家長一起創設有特色的文明禮儀區域環境及投放相應的材料,孩子們按照自己的意愿自主選擇區域進行活動,使幼兒在交往、與他人相處時能愉快融洽,從而形成禮貌的言行舉止,行為習慣。(2)戶外游戲活動中的文明禮儀教育。教師以戶外游戲活動為載體,重在養成,促進內化,注重幼兒的切身體驗,通過在直接感知、實際操作、親身體驗中反復積累形成正確的理性認識,培養幼兒良好的品行。如:體育游戲中引導幼兒遵守游戲規則、在規定范圍內活動、集合解散聽口令等;大型器械游戲活動中讓幼兒知道不推擠他人、不扒護欄、有序排隊等。
3.將文明禮儀教育與生活活動相結合。在幼兒園一日活動中,生活活動占了一定的比例,將文明禮儀教育隨機滲透于幼兒生活活動中,讓每個幼兒都得到潛移默化的熏陶和培養。
幼兒具有極強的學習能力,喜歡模仿身邊的人或事,教師可以根據此特征多組織文明禮儀小明星的評選活動,樹立示范榜樣,讓榜樣帶動幼兒參與到參與到文明禮儀建設的隊伍中來,促進教育的有效性更大提高。
總之,在幼兒園開展文明禮儀教育,幫助幼兒糾正不良品行,不僅是培養文明有禮的下一代,奠定幼兒人生最佳開端的工作,更是提高全民素質、重塑中華民族的“文明禮儀”形象,構筑文明和諧社會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