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峰
(江蘇省石莊高級中學 226531)
圖像是一種特殊的語言,對于圖像的理解也是高中物理考查的范疇,將圖像與物理相結合對于學習物理、加深理解有極大的幫助.在高中的一些特定題型中經常需要結合圖像進行分析,包括物體運動、電路分析、機械振動等都包含了圖像.
數圖結合可以很好的描述物體的運動過程,在高考題型中也經常出現.圖像不僅直觀而且可以精確地包含物體運動的信息,通過讀取圖像可以分析圖像和物理量之間的關系,對物體運動規律的分析,則可以解決物體運動問題.

圖1
例1 物塊沿木板向上滑動,初速度為v0,其大小不變.圖1為實驗得到的S-θ圖像,其中θ為木板的傾角,S為物塊上滑的距離,求圖1中最低點P的坐標 (sin37°=0.6、cos37°=0.8,sinθ+37°=0.8sinθ+0.6cosθ).
分析該題用圖像描述運動過程,較為新穎,首先需要根據圖像獲得信息,然后將圖像信息轉換為物理信息.θ=0°時,物塊沿水平方向運動;θ=90°時表示物塊做的是豎直上拋運動.根據這兩個條件結合物理公式可表示出
任意角度與S的關系,最后結合數學可求解.

在電路題型中經常用圖像來表示歐姆定律、功率問題等,數形結合思想在電路中應用非常廣泛,例如用伏安特性曲線表示導體電流隨電壓變化規律.從圖像的斜率和截距中往往可以獲得物理本質規律,利用數圖結合可以加深學生對電路的理解.
例2 如圖2所示,圖2甲中的滑動變阻器滑片從一端滑向另一端,兩電壓表的讀數隨著電流表的讀數發生變化,變化情況如圖2乙中AC和BC所示.在不考慮電表對電路影響的情況下求:(1)電壓表V1和V2分別由乙圖中哪條直線表示;(2)電阻R和R0分別為多少;(3)求電源的內阻和電動勢大小.

圖2
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歐姆定律、電阻串并聯和圖像結合的掌握.由圖像可知當電流增大時,路端的電壓減小,則定值電阻必然分壓增大.根據歐姆定律可求電阻阻值,由閉合電路的歐姆定律可求電源的電動勢,圖像BC的斜率即為電源內阻.


機械波和機械振動是歷年高考的必考內容,經常將考查內容與圖像進行結合,在考查機械波的同時考查讀圖能力,此類題型很容易出錯,需要學生平時學習時注意結合圖像進行分析,深入靈活的掌握機械波內容.
例3 如圖所示,圖3為一沿軸x正向傳播的簡諧橫波,此時為t0=0.25 s時刻的波形圖,現已知簡諧波的傳播速度為v=4 m/s.求:
(1)質點在x=2.5 m處t1=4.5 s的位移.
(2)質點A的橫坐標為0.125 m,求t0=0.25 s時刻質點A出現第三次波峰時需要經過的時間.

分析本題目考查波形圖和振動圖的結合,難度較大.由波形圖可知簡諧波的波長,結合波速可知周期,求t1=4.5 s的位移則需要在圖3的基礎上再經過Δt=4.25 s的時間即可,結合波振動的周期可求.圖2x=0.5 m的質點處于波峰,則可求出A第一次出現波峰時刻,再疊加三個周期即可.

綜上所述,數圖結合是高中的重要內容,對于圖像的分析理解是解題的關鍵,通過對圖像的分析,獲取其中的關鍵信息,還原圖像所表示的物理過程有助于求解物理變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