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志懷
臺灣“九合一”選戰結束,剛剛全面執政兩年半的民進黨遭雪崩式潰敗,島內政治格局正發生劇變,兩岸關系也面臨新一波變化。尤其是蔡英文當局拒不承認“九二共識”,臺灣內部政治生態復雜,以及2020年島內領導人選舉即將起跑,未來臺海局勢依然復雜嚴峻。
一次選舉難告別舊時代
在民進黨經歷這次雪崩式潰敗后,蔡英文當局的兩岸政策會做出調整嗎?筆者認為答案應該是否定的。這一看法目前也是大陸學界的普遍共識。今年的“九合一”選舉盡管是地方層級選舉,從理論上說主要依靠政績與經濟牌吸引選票,但政治與兩岸因素依然成為影響選舉不可忽視的因素。與上屆選舉相比,影響民進黨勝選的有利因素大多已消失。民進黨高舉“國民黨不倒,臺灣不會好”的旗幟打贏選戰,但國民黨倒了,臺灣不僅沒有變得更好,反而加速沉淪。
同時,由于放縱“臺獨”和“去中國化”,導致兩岸和平紅利消失,臺海局勢也陷入動蕩不安狀態。在選舉形勢日趨被動情況下,民進黨老調重彈再次操作“反中”老戲碼,這大大壓縮了選后緩和兩岸關系的空間。無論是從過去兩年多蔡英文與基本教義派的互動,還是陳水扁處理兩岸關系的歷史經驗來看,蔡英文走“回頭路”的可能性很小。
從島內政治格局來看,“九合一”選舉產生強力鐘擺效應,大幅改寫臺灣政治版圖,值得2016年以來一直唱衰國民黨者深思。此次選舉結果不僅有助于國民黨支持者走出“藍色憂郁”,有助于國民黨絕地重生與再出發,也再度強化了島內兩黨政治格局。所謂的“無色力量”“第三勢力”目前在島內政局中仍難突破配角困境。傳統的藍綠基本盤雖然不能再完全用來解釋選舉結果,但有能力顧經濟、顧民生、顧和平的政黨顯然是有力量的政黨。民進黨依然只會選舉,不會執政。執政期間處處彰顯權力的傲慢,選民只能再次用選票改寫島內政治版圖。但是,寄望于一次選舉就可以讓國、民兩黨告別舊時代,脫胎換骨,顯然并不現實。
蔡英文從上臺的第一天起,就希望抓住青年選票,但其施政的荒腔走板,卻出現民進黨要“挺下一代”,下一代卻不挺民進黨的現象。這次選舉結果顯示,2014年“反服貿學運”的溢出效應已經不再,太陽花的枯萎將對未來島內政局變化產生重要影響。選后國、民兩黨內部的重新排列組合充滿變數。對敗選難辭其咎的蔡英文能否競選連任,國民黨如何實現世代交替,都將深刻左右著未來政局的裂變。
“紅藍互動”是主要杠桿
在民進黨當局與大陸互動陷于空前困境情況下,選后國民黨對兩岸關系的積極、特別是有效參與程度,將是考察未來兩岸關系走向的重要指標。筆者認為內,“紅藍互動”應是未來兩年撬動兩岸關系發展的主要杠桿。
韓國瑜在選戰最后階段的辯論會上勇于承認“九二共識”,主張改善兩岸關系,我們應該為他的勇氣點贊。選后國民黨如何評估與檢討此次選舉,選舉結果是有助于國民黨擺脫“賣臺”與“紅帽子”恐懼癥,還是促其向本土路線靠攏?今年停辦的國共論壇要不要啟動,如何啟動?我們都還需要觀察。
從兩岸關系發展看,無論是民進黨選舉慘遭挫敗、國民黨谷底回升,抑或是島內非典型政治人物的崛起,最關鍵的是我們采取的對臺政策能否更有效,能否被更多人所接受,能否真正影響臺灣民意走向。2014年6月,美國國務院前亞太副助卿薛瑞福在一研討會上模糊地感覺到,大陸“正在建構一套新的對臺議程和做法”,但他并未能點明其內涵為何。筆者今年9月在《環球時報》撰文中認為,蔡英文上臺后,單向施策已成為大陸應對不同政黨在臺執政的重要政策選擇。單向施策的兩岸關系發展模式今后如何進一步豐富內涵,應成為兩岸共同探討的重要課題。
從外部因素來看,未來美國打“臺灣牌”將加劇臺海局勢動蕩。“美國在臺協會”主席莫健11月上旬訪臺時稱,有“外在勢力”試圖改變臺灣風向。美國媒體如《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等也渲染大陸采取“俄羅斯式”手法“干預”臺灣選舉。應該說,大陸早已十分清晰地認識到美國在臺海局勢中所扮演的角色。美國近期的一系列作為顯示,美已不再是維護臺海局勢穩定的來源,而是在鼓勵民進黨當局和激進“臺獨”勢力采取冒險政策,這才是一個真正危險的發展走勢。應該指出,臺灣問題涉及中國核心利益,涉及中國國家主權與領土完整,關乎中美關系的政治基礎,在這個重大問題上我們不會打任何折扣,也不會有一絲倒退。這不僅僅是中國政治家強烈的歷史及民族責任感,更是近14億中國人民不可動搖的堅強意志。
未來從三個方向觀察
未來兩年大陸對臺政策的著力點,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向觀察:一是以臺灣民眾福祉為核心內容的單向施策力度的大小;二是如何推動兩岸城市交流,強化與國民黨等反“獨”力量的聯合,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三是如何避免臺灣問題成為中美關系引爆點,加強對美交涉,努力維護臺海局勢穩定。
“九合一”選舉結束后,應是國民黨展現處理兩岸關系能力的重要機遇,關鍵要看國民黨領導人如何把握。能否就臺灣民眾關心的重要議題,率先展開“紅藍”之間的經濟和政治對話,是消極等待還是創造機會,不僅關系到國民黨今后的政治路線,也關系到未來兩岸關系發展走向。
蔡英文執政兩年多來,臺灣當局的兩岸政策已完全走入死胡同。隨著2020年選舉起跑的開始,蔡要修復兩岸關系的可能更是微乎其微。應該說,李登輝、陳水扁過去是麻煩制造者,而蔡英文現在則是最傍美的臺灣執政者。民進黨當局如果錯估臺海局勢的發展,繼續謀求“漸進式臺獨”,并想通過傍美來配合西方反華勢力遏制大陸,那勢必要為之付出更大的代價。▲
(作者是華中師范大學臺灣與東亞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
環球時報2018-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