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河源市東源縣仙塘鎮中心小學 藍翠琴
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是當前素質教育的需要。托爾斯泰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啊,興趣是事業成功的起點,也是激發學習熱情、產生內在動力的關鍵。學生如果沒有學習興趣,必定抑制學習過程中的思維活動,知識也就難以為學生所掌握。下面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談談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該如何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如何引發學生產生與學習內容、學習活動本身相聯系的直接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從新課伊始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是至關重要的。
例如在教學《2,5的倍數的特征》時,我是這樣導課的:同學們,平時總是老師出題考你們,今天咱們換一換,請同學們出題考老師,你們隨便說出一個整數,看我能不能準確又快速地判斷出它能否被2或5整除?在學生的印象中,一貫都是老師考學生,現在卻是學生考老師,所以他們的興趣一下子就來了。同學們你一個他一個,有的四五位數,有的六七位數,甚至更多位,都想把我考倒,但我都能迅速、準確地做出判斷,并讓學生當堂檢驗。這時學生們感到奇怪了:老師怎么沒算就能既迅速又準確地判斷出一個數能否被2或5整除呢?于是我趁機誘導:大家想知道老師為什么能那么快就可以判斷出來嗎?運用這種方式創設懸念,促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欲,引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教育心理學認為: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只有學生對學習內容感興趣,才會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我認為這正是教學的本質所在。如果我們在數學教學中適當地為學生營造一個或有趣的情境、或有趣的故事、或有趣的問題,不僅可以引起學生的注意力,而且能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獲得知識。
如教學《百分數的認識》時,我創設了這樣的一個情境:視頻播放“2016年里約奧運會男子足球決賽點球大戰巴西絕殺德國”的比賽片段,學生在解說員激情的解說中,如同身處現場,精神高度集中,學習熱情空前高漲,認識到了哪個隊的“點球”進球率高,哪個隊就獲勝。從“進球率”引出“百分數的意義”,學生理解起來一點都不困難,而且學得興趣盎然。再如教學《分數的基本性質》時,我創設了“唐僧給徒弟分餅”的故事:豬八戒分到了這個餅的,孫悟空分到了這個餅的 ,沙僧分到了這個餅的 。豬八戒覺得師傅偏心,把最小的那塊分給了自己,很不開心。師傅真的偏心嗎?同學們馬上七嘴八舌地討論起來,并拿出同樣大小的正方形通過折一折、比一比,驗證自己的觀點,最后一致認為師傅是公平的,他給每個徒兒分的餅都一樣多,也就是,從而引導、探索得出“分數的基本性質”。一個趣味無窮的學習過程,不但學生學得心情愉悅,而且知識理解起來易懂,記得也深刻。
著名心理學家皮亞杰告訴我們:“兒童的思維是從動作開始的,切斷動作與思維的聯系,思維就不能得到發展。”作為教育者,必須多組織學生動手操作,把新知識以最直觀的形式呈現給學生,以“動”啟發學生的思維,解決數學知識的抽象性,讓他們產生更多的新問題、新想法,活躍課堂氣氛。
例如:在教學《圓錐的體積》時,讓學生拿出課前準備好的一小桶沙子及等底等高的圓柱形、圓錐形容器各一個。將圓錐形容器裝滿沙子,再倒入圓柱形容器中,看幾次能倒滿?學生很感興趣,動手實驗積極性非常高,很快就通過實踐操作驗證了等底等高的圓柱的體積是圓錐體積的3倍,圓錐的體積是圓柱的1/3,從而推導出圓錐體積的計算公式。教學實踐證明,讓學生動手操作遠比看老師操作、單純聽老師講解獲得的知識牢固得多,既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提高了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
數學知識的特點之一就是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抽象性,所以數學必須重視培養學生的分析、推理能力,突出數學知識的特點及規律,以直接或間接的形式引導學生發現新知識的規律,掌握新知識的規律,使學生學得有興趣,從而正確運用規律解決問題。
如:在教學《比的基本性質》時,先提問:分數的基本性質是什么?當學生回答后,教師接著問:兩個數相比也可以寫成分數的形式,那么比的基本性質與分數的基本性質有什么關系呢?是否也有類似的規律呢?學生受到分數基本性質及分數與比的關系的啟發后,再組織學生小組交流,互助合作、探究,他們馬上發現了分數的分子(即比的前項)和分母(即比的后項)同時乘或除以一個不為零的數,分數值(即比值)不變。學生由于發現了新知識的規律,就會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因此學習這部分知識的興趣就會愈加濃厚,掌握知識也就更快、更牢固。
練習是數學課堂教學的一個主要組成部分,能起到鞏固新知、形成熟練的技能技巧的作用。所以練習內容設計、形式設計都要做合理的安排,除了要有一定的科學性、層次性外,還要根據學生的好奇、好勝的心理,適時、適地地設計一些趣味性的練習,增添學生的練習興趣。如我在《2、5的倍數的特征》的練習設計中,開展老師考學生、學生考學生的即興練習,即根據2、5的倍數的特征,老師報一個數,學生馬上判斷是否是2或5的倍數,然后學生根據老師考學生的練習形式 ,男、女學生互相報數互考,看男女生誰答得快、答得多。這樣完全放手式的練習,不但形式新,而且趣味性強。再如在教《百分數的認識》中,我設計了猜百分數的練習題:百戰百勝( ),十拿九穩( ),百里挑一( ),一箭雙雕( )。學生通過成語的意思猜百分數,練習積極性非常高,練習效果非常好。
趣味性強的練習,學生不但練得有興趣,還能通過練習引發他們的競爭意識,得到自我表現、自我評價的機會,從而達到開闊思維、發展潛能的目的。
總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學中,教師應善于駕馭教材,根據教材內容挖掘知識本身的興趣因素和魅力,靈活地運用教學方法,時時激發沉睡的興趣,使學生學得生動、學得有趣、學得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