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寶應縣安宜實驗學校 顏學東
隨著核心素養(yǎng)教育理念的普及,初中數學課堂的教學內容與任務越來越豐富。認清傳統教學模式對當代初中學生成長的影響,分析傳統教學模式的不足,結合核心素養(yǎng)更新教學思路,能夠讓初中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越來越高。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以及核心素養(yǎng),才能讓初中數學為學生的成長做出更多貢獻。
自主學習能力是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教師要利用教學內容組織自主學習活動,激發(fā)學生的自主學習潛能,讓學生在數學課堂中學會學習。在過去的初中數學課堂中,多數教師重視課本知識點的傳授,認為學生學習能力不足,自己在課堂中傾盡全力去講解,便是負責的表現。傳統的教學方式能夠降低學生的數學學習難度,但卻剝奪了學生自主思考的權利,學生在課堂中像嗷嗷待哺的小鳥一樣,盡情接受教師傳遞的一切。開展自主學習活動,給學生提供自主思考的空間,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思考探究到最新的數學知識,會讓數學課堂成為學生的課堂,也能促進學生核心素養(yǎng)水平的提高。
比如在講解“有理數的乘法與除法”時,教師要讓學生了解有理數乘法與除法的意義,并以此為基礎掌握有理數乘法與除法的運算法則,與此同時,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觀察、歸納與概括的能力。針對科學的教學目標組織自主學習活動,讓學生在自主觀察、分析過程中概括出有理數乘法與除法的法則,理解乘除法符號的意義,能夠給學生帶去數學知識探究的成就感,同時提高其自主學習能力。教師在課堂中給學生列出4×(-3),(-4)×3,(-4)×(-3)這三個算式,讓學生對比、分析、思考出有理數乘法的規(guī)律和方法,同時利用三個算式的結果,將三個乘法算式轉變成為除法算式,給學生較短時間快速獲取除法相關知識。在組織自主學習活動時,教師要給學生支撐,幫助學生順利思考,不能因為自主學習活動的設計不合理,影響學生的數學學習信心。
數學學科的文化傳播功能,為很多教育人士所忽略。基于核心素養(yǎng)背景去組織數學教學,教師要關注數學教學的知識價值,也要關注文化價值。提高初中學生的數學能力與核心素養(yǎng),教師要在課堂中打造文化情境,融入文化因素,讓文化學習與知識獲取共同發(fā)生。關注教學內容,關注教學方法,重點傳授知識,利用知識的遷移作用,使數學文化意識與內容走進學生的頭腦里,能夠健全學生的數學學科認知。
首先,初中數學知識中蘊含著豐富的哲學文化。恩格斯曾經這樣說過:數學就是辯證的輔助工具和表現形式。在初中數學內容中,有大量的辯證唯物主義因素,比如很多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也能反作用于生活,就像前文中提到的有理數的乘除法知識,取自生活,也為生活所用。數學知識之間也具有相互聯系與轉化的關系,無論是有理數的運算、分式知識還是二次根式知識,都與加減法、乘除法、乘方與開方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在具體教學中,教師可以將哲學文化融入教學中,像在講解一次函數的圖象和性質時,可以給學生講解運動與發(fā)展的觀點,促進學生開拓眼界,提高數學學習興趣,形成獨特的學科素養(yǎng)。
其次,初中數學知識中蘊含美學文化。數學知識的美感需要細細品味,課本中關于數學概念的語言具有簡潔美,數學符號具有統一美,數學問題具有開放美等。用不同的眼光去看待數學知識,會獲得不同的體驗。在初中階段,學生會遇到像不等臂天平物重問題:“物放左邊稱重2千克,放右邊稱重8千克,物實際重多少千克?”這樣的問題經常出現,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這樣的問題讓學生體會數學知識的結構美,感受解決數學問題的方法美。傳播美學文化,能夠改變初中學生的數學學習觀念,成為數學課堂中的活躍分子。
最后,初中數學知識中蘊含學科文化。學科文化是數學學科特有的文化,課本中的數學知識,都是由歷代數學家探究與總結的,在教學中,教師要向學生介紹數學發(fā)展史,像在學習一元一次方程知識時,要向學生介紹天元術、《九章算術》等內容,讓學生在學習學科知識的基礎上了解學科發(fā)展,豐富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內涵。
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思維,是培養(yǎng)核心素養(yǎng)的重點。沒有思維這一平臺,學生是難以完成數學學習任務的。有思維作為教學支撐,才能讓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得以養(yǎng)成。培養(yǎng)思維,教師要關注課堂教學手段的更新以及教學活動的創(chuàng)新。用初中學生感興趣的方式,用能夠調動學生思維的方式組織教學,才能讓學生的思維在課堂中活躍起來。
比如在講解“確定與隨機事件”時,教師要引導學生掌握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隨機事件的概念,能夠根據自己的個人經驗去判斷一個簡單事件是屬于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還是隨機事件。在課堂中,為了訓練學生的思維,教師可以讓學生成為教學資源的組織者與引入者,讓學生隨機說出一個事件,其他同學判斷,比如“狗會說話”。在思考自己要分享的事件時,學生需要根據自己的個人經歷與學習經驗去做思維運動。當他人說出一個事件后,所有學生要結合數學內容做思維運動。用隨機性強的方式促進學生在課堂中積極思考,能夠激活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核心素養(yǎng)。除此之外,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做腦力風暴活動,給學生限定思考的方向,像“隨機事件,教室內”,讓學生盡可能多地說出答案,又如“必然事件,商場內”,促進學生開放思考。教師用教學技巧組織教學、創(chuàng)新教學,為學生提供思維訓練的機會,便能讓數學教育滿足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需求。
綜上所述,在核心素養(yǎng)理念下開展初中數學教學,教師應當認可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對學生發(fā)展的重要意義。作為一線教育工作者,應當全面研究核心素養(yǎng)在數學學科教學中的意義,關注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讓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用數學教育傳播知識、傳播文化,才能讓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水平在不知不覺中快速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