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徐州市中國礦業大學附屬小學 黃 嬌
伴隨著教育體制的改革,新的教學大綱要求我們在小學數學教學實際中為學生樹立生活化教學理念,并且將教材知識與生活實際問題緊密結合,進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數學思維,并讓學生能夠在生活中利用數學思想解決生活實際問題。接下來,筆者就結合自身多年的教學經驗,簡單談一談如何開展小學數學的生活化教學。
在實際的課程教學中,教師應該充分發揮自身的教學引導職能,將教材知識與生活實際緊密結合在一起,讓學生對于數學學習充滿興趣,提升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同時促進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有效互動,加深師生之間的思想交流,形成更好的師生關系,營造良好的數學學習環境。
將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能夠在教學的過程中刺激學生解題思路的發散,讓學生能夠利用數學思想去解決問題,并逐漸形成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理解,讓學生更好地去感知數學,體會數學,進而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促進學生全面數學素養的形成。
通過將數學教學生活化,學生能夠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進一步體驗數學的學習樂趣,并利用解決生活實際需求的需要來提升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重視程度,更好地讓學生進行學習目標的設定,主動地在學習中進行探究性學習,進而提升教學效率,為未來的數學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開展小學數學的生活化教學,教師首先應該在教學的實際過程中幫助學生樹立生活化的數學觀念。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模式思維僵化,內容較為枯燥,教師在教學的實際過程中只是單純地采取灌輸式的教學模式,誠然,這樣的教學方法雖然行之有效,但是對于學生數學思維的養成是十分不利的。因此,在開展小學數學生活化的進程中,教師必須改變原有的教學模式,將原本枯燥、乏味的數學課堂變得開放、立體,并積極地在教學的實際過程中為學生樹立生活化教學理念,將學生的日常生活融入學習中去,使得學生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將所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緊密結合在一起,感悟數學知識在生活實際中的應用,進而加深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確立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讓學生成為課堂真正意義上的主人,提升教學的有效性。
開展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教師應該在教學的實際過程中為學生積極創設教學情境。作為教師,我們知道,情境教學是實現數學生活化的有效辦法,因此在進行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實際過程中,教師要善于為學生創設教學情境,進而更好地實現教學目標,在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降低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理解難度,并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讓學生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增強探究數學知識的欲望,從而讓學生能夠將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聯系在一起,感受數學知識的魅力所在。例如筆者在進行《長方形與正方形的面積》這節課的教學時,就積極地為學生創設了教學情境,同時引導學生通過實際觀察得出長方形與正方形的面積公式,在本課之后,筆者針對學生的思維探究為學生布置了具有針對性的課后作業:“如果你的家里有四百米長的繩子,那么怎樣才能用這四百米的繩子圍成一個面積最大的四邊形?”學生們針對這一問題在課后進行了深入的思考,并最終得出結論:將這四百米的繩子圍成一個正方形,才能使四邊形的面積最大。經過了這樣的思維探究以及情境設置,同學們的思維得到了最大程度的調動,同時也將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緊密結合在了一起,利用所學知識解決了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使學生對于本課的理解更加深刻。
開展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教師應該在教學實際過程中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教學資源。由于小學生的心理、生理發展都還不是十分成熟,因此一些數學知識的學習對于他們而言是十分抽象的,在教學的實際過程中,如果我們總是單純地對于數學知識進行講解,那么學生必然會因為理解上的不足而產生對于數學學習的厭倦情緒,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過程中,我們就應該充分地為學生挖掘生活中的數學教學元素,利用生活中的實際情況作為數學教學的重要資源,讓學生對于數學產生天然的親近感,使得抽象的數學知識變得具體化,同時,生活中的數學教學資源還能夠作為學生的知識拓展,幫助學生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例如筆者在進行四則運算的教學過程中,就引導學生將生活中的超市購物作為數學生活化的教學資源,進而在教學的過程中通過購買商品、結算找零的教學活動來幫助學生進行運算練習,使學生的運算準確率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綜上所述,開展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對于學生數學思維的養成以及學習效率的提升都有著十分重要的促進作用,作為教師,我們必須堅持一切從學生出發,努力探尋生活中的有效教學資源,為學生學習數學提供更好的平臺,為學生日后的數學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