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清浦中學 杜乃達
隨著新課標的不斷發展,對初中數學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與目標,早已脫離了傳統數學中僅僅對學生進行理論知識傳授的教學方式,廣大教師也開始積極探索與創新教法,幫助學生更好地適應時代的進步。數形結合教學方式是將枯燥的數與生動的形聯系到一起,不但能塑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深化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加強學生對數學技能的應用,讓學生能夠真正化學為用,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但如何更好地在初中教學中進行數形結合思想的滲透與應用,一直是廣大數學教師所思考的問題,本文從促進學生綜合、全面、和諧、可持續發展出發,對其進行了相應探索。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我國的科學技術水平也得到了極大的提升,多媒體工具作為二十一世紀的新型教學輔助工具,開始逐漸走入了校園與課堂,為教師更好地開展課堂教學、學生更好地吸收知識提供了助力。數形結合教學作為一項依靠圖形與教學內容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在傳統教學中,教師通常采用粉筆繪畫的方式開展課堂教學,這樣不但耽誤了課堂時間,還缺乏一定的準確性,讓學生在學習吸收的過程中產生誤判,導致學生在解題過程中出現諸多錯誤。而多媒體工具不但能夠以圖片的方式直觀地呈現數學知識,為學生提供良好的課堂學習體驗,計算機的高效更是為圖形展示出來的準確性提供了保障,讓學生能吸收到更加正統、正確的數學知識。
例如,我在教學《中心對稱》這一內容時,發現許多學生由于日常生活中接觸到的軸對稱的事物與知識較多,對中心對稱與軸對稱的概念往往難以區分,導致在解題過程中出現了錯誤。為了改善這一問題,我在教學時使用了多媒體教學工具,在屏幕中列舉出了許多軸對稱與中心對稱圖形,用大量的圖形案例來對學生進行概念的深化,讓學生更好地區分中心對稱與軸對稱的差別,保證了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能夠扎實基礎理論知識。這種教學方式不但保證了課堂效率與質量,還能改正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吸收到的數學知識錯誤點,有效提高了學生的數學能力與數學素養,幫助學生培養不以非自我實踐的經驗來進行判斷的良好學習習慣。
多媒體手段的運用,可以幫助學生建立清晰的圖象認知,為數形結合思想的建立奠定堅實的基礎。
初中是學生學習簡單知識到復雜知識的過渡期,很多學生由于多門課程的壓力,在開展學習活動時很難兼顧,知識框架不完整、銜接不順暢,導致了知識體系崩盤。為了改善這種情況,讓學生更好地進入學習狀態,投入到更困難、晦澀的數學知識接收當中,教師應該積極幫助與引導學生重視對自身知識體系的構建,讓學生形成自我的思維意識與解題方式,將教師在課堂中所講、所說充分吸收消化后轉化為自身的知識,能夠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傳遞出來。因此,教師應該主動建立與學生溝通的橋梁,去了解、發現學生的學習情況與學習進度,根據學生個人具體情況開展課程教學,幫助學生查漏補缺,同時改善師生關系,讓學生對教師產生信任與依賴心理,不但培養了學生的數學素養,拉近了師生距離,還激發了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讓學生的學習過程由被動轉化為主動,在學習新知識的過程中鞏固舊知識,在完善舊知識體系的過程中吸收新事物。
完整習題的認知體系有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認知品質,利用數形結合思想可以有效構筑科學完整的認知體系,促進學生思想素養的形成。
在傳統的數學課堂教學中,往往是教師在課堂上寫、說、講,學生在課堂下看、聽、讀,初中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自我認知與理解能力,這種教學方式不但容易導致課堂氛圍僵硬死板,還遏制了學生個人特征的發展,讓學生變成了千人一面的學習機器。由此可見,數學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時,要注意與學生產生互動,讓學生在自己所喜愛的方向發展一技之長,從而保證學生個性發展。數形結合的表現不該局限在黑板上,教師要鼓勵學生將所學的數形結合知識運用到解題過程中,使學生在繪畫、創造中不斷深化對數形結合的理解。
例如,我在教學《特殊平行四邊形》這一課時,在教學前讓學生根據上一堂課所學的平行四邊形結合這一課的標題,在草稿本上繪出三個自己所理解的特殊平行四邊形。學生在自己動手繪畫的過程中感知數形結合,不但能讓學生深入對“特殊”這一詞的理解,還能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與創造能力,保證了學生的個性發展。
學生動手實踐,親自操作獲得的知識才是鮮活靈動的,才是富有生命活力的,利用數形結合,引導學生在實踐操作中獲取屬于自己的數學知識,他們的學習才會更加深刻,才會更具生命力。
總之,數形結合是一種直白、簡潔的知識表達方式,能讓晦澀難懂的數學課堂變得更加生動活潑、簡潔明了,減少學生對數學的畏懼心理。利用多媒體工具結合數形思想是時代發展的必然,教師必須順應時代的潮流,在日常教學工作的開展中加強對學生數形結合思想的滲透與應用,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養成用數學方式來解決問題的行為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