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泰興市鼓樓小學 張 敏
因材施教是素質教育的核心教學理念之一,也是一種重要的教學方法和教學原則,而分層教學和分層作業是當代因材施教教學方式的核心特點,其具體操作是在課堂中,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學習能力和自身素質,教師選擇適合學生的學習方法來有針對性地教學,進而發揮每一個學生的長處,彌補他們的不足,最終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利用分層教學和分層作業,促進因材施教教學理念的實施,進而提高自己的教學效率和質量,促進我國教育教學事業的發展。下面,我就通過《三位數乘兩位數》的教學過程來闡述分層教學和分層作業在小學數學中的應用。
理想是人類前進的動力和方向,而理想的本質正是目標。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重視教學目標的合理設置,既不能太低而影響學生素質能力的提高,也不能太高而打擊有困難的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此,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們的實際情況對教學目標進行分層,從而使每一個學生都有適合自己的學習目標,促進學生數學素養和總體素質的提高。不過,在對教學目標進行分層時,教師應該避免主觀臆想,要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實事求是地進行教學目標的安排。
例如:在講授《三位數乘兩位數》時,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學習效果,我就根據新課標的要求以及學生們的實際情況,分層安排這節課的教學目標。如這節課的重點內容是用豎式計算三位數乘兩位數、總價的求法和路程的求法,所以我會將熟練掌握本課的重點內容作為一般學生在本節課中的學習目標,而這樣的學習目標對于那些中等偏上的學生來說,就顯得有些“吃不飽”了,所以,我會適當地提高對這些學生的教育目標,如讓他們聯系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結合之前所學習的內容等。至于極少數的優等生,他們的學習能力和理解能力都十分出色,所以,他們有時間和能力在課程結束的時候對后面的課程進行預習。通過對教學目標進行分層,每個學生都獲得了一定的成長,可見,分層設立教學目標有助于提高教學質量。
在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總是用統一的授課來教育學生,有意或無意地忽視學生的差異性,長此以往,絕大多數學生都會失去對數學課程的興趣,甚至出現厭學的情緒。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并不在于學生,而是教師的教學方式間接地造成了學生出現這情況。所以,教師一定要盡力改變錯誤的教學方式,對學生的指導進行分層,不過,指導歸指導,教師不能因為指導而影響學生的自主思考,這樣才能體現出分層指導的意義。
例如,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鍛煉學生獨立探究的能力,我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和不同的教學目標,通過提不同層次問題的方式,對學生進行分層指導。
針對一般的學生,我會向他們提一些突出重點內容的問題,如:“汽車每小時可以跑120公里,12個小時以后,汽車共跑了多少公里?”針對中等偏上的學生,我除了會通過問題讓他們學習重點知識外,還會讓他們對重點知識進行靈活運用,比如,我會啟發他們思考這節課上的內容可以用到哪些實際情況之中。而對于一些優秀的學生,我會提高對他們的要求,如他們在答題過程中要比其他學生犯更少的錯誤,同時,我也會加大問題的難度,鍛煉他們的創新思維。
在學生們思考問題的過程中,我就在班上巡視,確保學生能認真進行學習,并在他們對問題有不理解的時候進行適當的指導,不會影響到他們自主學習的積極性。通過這樣的做法,鍛煉學生們的能力,他們不僅不會感到學習的壓力,還會為自己能力的提升而感到高興。可見,對學生進行分層指導,十分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能力和素養。
布置課后作業,同樣是教學過程中十分關鍵的一個教學過程。但如果通過“一刀切”的方式來布置課后的作業,就有可能造成許多不利于教學效果的現象,如增加了絕大多數學生的負擔,導致優秀學生出現“吃不飽”的情況等。教師對課后作業進行分層,就是為了杜絕這樣的后患,促進學生的成長。
例如:在講授《三位數乘兩位數》結束后,我就分層布置課后作業,如針對普通的學生,我所布置的作業仍以鞏固重點知識為主,簡單預習新課即可,但會根據實際情況提高重點知識的難度,以促進他們的成長。而對于優等生來說,僅鞏固重點知識是不夠的,我還會根據他們的預習新課情況,適當留一些與新課相關的作業,進而提高他們的預習效果??梢姡ㄟ^對課后作業進行分層,能有效鞏固學生的知識,促進他們的發展。
總之,分層教學和分層作業是當代因材施教的基本特點,更是實踐的方法,所以教師要合理運用,進而促進學生數學素養和綜合能力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