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麗麗
(福建省莆田市第八中學,福建莆田 351144)
傳統的課堂教學采用的是灌輸式教學方式,不僅讓學生在學習中找不到學習興趣,教學效率還會嚴重地下降。因此,高中地理教師就要針對傳統教學方式上存在的不足,及時尋找發展和創新的途徑,結合學生的學習特點,對教學方式進行轉變,從而提升高中地理課堂教學的效率[1]。
高中階段的學生面臨著高考和科目煩瑣的雙重壓力,在學習中還是按照死記硬背的學習方式進行學習,只重視學習成績的提高。在學習中沒有養成屬于自己正確的學習思維和方式,過分地依賴于課堂教學和書本知識,無法了解到地理知識的規律,對于地理事物的形成更是一無所知。這樣的學習方式只會讓學生感到學習的枯燥乏味,無法提起學習興趣,更不會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當中。地理知識大多都與人們的實際生活密切相連,與學習中的其他學科相關聯,它并不是一個孤立的存在,因此在學習中就要找到學習地理知識的規律。
在我國很多高中學校中,地理教師還是采用傳統落后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模式,認為在應試教育的體制下,學生就應該全心全意地提升自身的學習成績,學好課本上的知識,認真聽每一節課。在這種落后的教學理念和模式下,學生的學習成績也很難得到提升。許多教師對于地理知識的教學只局限于課本上的知識內容,沒有適當地拓展;教學方式也不尋求突破和更新。教師只是將地理知識的重點和難點對學生仔細講解,學生被動地接受著知識。教學方式死板、課堂教學氛圍枯燥,學生的思維想象力和主動創新力都被限制在課堂當中。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引導者,就決定著課堂教學質量的高低。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只有當學生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之后,才會積極地投入到課堂的學習當中。當學生整天面對傳統枯燥的學習,就會漸漸對地理失去興趣,課堂效率會降低。學生對學習提不起興趣,就不會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不會積極地提出問題、思考問題和探索問題,自身的學習能力也得不到提升。
隨著信息化技術的迅速發展,很多地區已經將多媒體教學資源漸漸地引入到課堂教學中。在高中地理的課堂教學中,只要將多媒體教學資源合理地運用,就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但是現狀卻是教師和學生都過分地依賴于多媒體教學資源,教師將傳統課堂教學的板書只是挪到了多媒體屏幕上,學生也只是單純地將多媒體屏幕中展示的重點和難點知識記錄在筆記中[2]。這種教學方式反而成了阻礙學生學習和發展的障礙。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只是看看課件屏幕,沒有動腦思考,自主學習的能力就會降低。
作為高中的地理教師,應當將自身的教學理念及時進行轉變,不斷順應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不斷順應時代的發展需求。只有教師將自身的教學理念進行轉變,才能提升地理課堂的教學效率。教師作為學生學習道路上的引導者,對于學生的學習有著很大的幫助。教師首先需要在教學中將教學主體歸還于學生,自己在學生遇到不懂的問題的時候進行積極引導,要讓學生逐漸培養起自主學習的興趣和能力。在課堂教學中,要為學生創設適宜的學習氛圍,為學生的自主學習留有充足的空間和時間;讓學生在課堂中獨立思考問題和分析問題,不斷總結自身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只有當學生自主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他們才可能在地理課堂學習中找到學習的規律,提升自身的創新思維能力,進而提升自身的學習效率[3]。地理教師作為教育工作者,也要不斷加強自身的綜合素養,積極投身到地理研究的各項活動中。
高中階段的地理知識涉及的知識面比較廣、涵蓋的內容比較多,難度相對比較大。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承擔起相應的責任,在課堂教學前進行精心的備課,不斷地挖掘地理教材更深層次的知識。此外,還要對教材進行全面的了解和分析,仔細地研究教材中涵蓋的內容,在課堂教學中需要結合學生的學習特性展開教學活動。教師在平常的教學活動中,要多與學生進行交流溝通,聽取學生在學習上的問題和意見,關注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學習情況。只有在課堂前將地理教材進行更深層次的挖掘,將一些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難點問題不斷地進行簡化,將地理教學內容轉變為學生易懂的知識,課堂效率才會不斷地提升。
例如,教師在講述“氣候的形成與變化”內容時,就可以對這一章節中的難點知識和重點知識進行不斷地簡化,結合學生和學校情況對教材知識適當地進行分解。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循序漸進,不能一次性將重難點知識全部都拋給學生。教師可以先為學生講一些比較明顯的氣候變化,例如,我國南方地區就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因為南方降水充沛,溫度較高;而我國的北方就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四季變化比較明顯,降水量比較少。然后再進行不同地區的知識拓展。這樣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對于地理知識的規律就容易掌握。
現在各種先進的教學方式不斷涌現,因此,高中的地理教師就要不斷地引進和采用多種先進的教學方式進行授課,讓學生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例如,翻轉課堂、微課、小組合作學習、多媒體教學資源、探究式學習方式等。通過各種教學模式的引進,課堂的學習氛圍就會活躍起來,學生就會自主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配合教師完成高中階段的地理教學任務。在這種狀態下,課堂的教學效率就會得到明顯的提升,還能夠將地理知識更加形象生動地展示在學生的面前,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加深學生對知識的記憶和理解。
例如,教師在講述“自然資源與自然環境”的內容時,就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方式展開教學。首先,教師可以在網上搜索一些關于我國氣候資源、海洋資源和陸地資源的相關資料信息,并通過課件或者圖片的形式在課堂上向學生展示出來。學生就可以了解到我國的氣候資源有風能、太陽能等,海洋資源有漁場和石油等,陸地資源有地熱能和煤礦等。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就可以全面和系統地掌握地理知識,課堂教學效率也得以提升。
通過對地理知識的研究發現,地理學科屬于一門綜合性比較強的學科。教師在教學時一定要讓學生將其與其他學科緊密相連,這樣才能夠幫助學生更加全面地理解知識,進而提高學習興趣。因此,高中地理教師就需要在實際的教學中轉變自身的教學觀念,要對地理教材進行深入的挖掘和探究,并且積極引進先進的教學方式展開教學,這樣才能夠全面提升地理課堂的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