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麗水市遂昌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 羅建雄
高中數學的學習是對知識的深化以及擴充,教師在數學教學中需結合大量的數學例題來幫助學生對數學知識進行掌握。學習的基礎是對基本概念的掌握,從而實現知識的疊加。所以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之下,在高中數學的教學活動中,教師需抓好學生對數學概念的理解,實現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掌握以及運用。
從數學史的發展來看,任何研究成果都不是憑空出現的,都是經過具體實際的研究產生的,從而實現對數學概念的認知。根據新課改核心素養的條件要求,教師在進行知識的教學過程中,應注重學生的自主發展以及創新研究,需重視學生對概念形成的研究,實現學生對數學概念的細致把握。
學生對知識運用的前提是對知識的有效掌握,所以我在高中數學的教學活動中,側重于學生對基本概念的學習,通過對數學概念的掌握實現學生對知識的運用。例如《空間幾何體》是對抽象知識的教學,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背下空間幾何體概念,但對于幾何體的知識很難在題目中進行作答。所以在進行本章第一節的教學活動時,我借助籃球、水杯等物體讓學生進行實際觀察。通過學生的觀察能夠對物體的空間構成進行描述,即球體、圓柱體等。學生通過對抽象的空間圖形的描述,逐漸探究出空間幾何體是在只考慮物體的形狀和大小,忽視其他因素,由物體抽象出的空間圖形。我通過在具體的觀察中實現對學生數學概念知識的教學,在之后的空間知識的學習中,學生的空間思維得到了很好的鍛煉。
在數學概念教學中,教師不能進行灌輸式教學,結合新課改的核心素養條件,幫助學生在探究中學習,既可以實現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同時還可以培養學生自主研究的品質。
數學知識對學生的思維具有鍛煉的作用,同時,數學知識的難度也是相對較高的,所以教師在進行數學知識教學時需將知識進行連接,新課改核心素養注重學生對學科基礎的學習,實現對學生將來發展的鋪墊作用。所以在進行數學概念知識的教學中,教師需根據新課改的要求實現對數學概念知識的連接,實現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
例如高中數學的線性規劃問題既是教學中的重點,同時也是難點,所以我在進行線性規劃知識的教學前,組織學生對二元一次不等式組的解法進行復習鞏固,學生通過對二元一次不等式基礎知識的了解,掌握了二元一次不等式組的解法,在之后進行線性規劃問題的初始教學中,學生能夠根據之前對知識的連接復習進行簡單作答。針對線性規劃教學的難度,我通過組織學生對二元一次不等式組的知識進行連接,幫助學生對相關數學概念進行鞏固,進一步實現學生對線性規劃問題基礎知識的有效掌握。
在教學中,我通過對數學基礎概念的連接,為學生對重難點知識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實現對數學的深層次教學。所以教師在數學概念知識的教學中,應結合新課改的要求,幫助學生對知識進行連接整合,一方面為將來學習打好基礎,另一方面促進學生綜合實踐能力的養成。
新課改的目的是實現學生全面有效的發展,幫助學生實現有效的生活與學習,使學生能夠將數學概念基礎知識進行活學活用,與生活實際相聯系。數學知識只有在具體實踐中才能夠進行掌握,所以教師在數學概念知識教學中,應將概念與具體題型相結合,實現學生對概念的把握,為將來更深的數學知識學習做鋪墊。
在進行正余弦定理的講解中,學生對正弦公式a/sinA=b/sinB=c/sinC,余弦公式c2=a2+b2-2abcosC能夠掌握,但是在進行題目的解答過程中對公式不能進行有效利用。所以我在課下對正余弦定理的題目進行篩選,在課上組織學生進行作答。題干:在△ABC中,a、b、c分別是∠A、∠B、∠C所對的邊,若∠A=105°,∠B=45°,b=2 ,求邊c等于多少。我組織學生進行題目的解答,學生根據已知條件求出∠C=30°,再結合正弦公式b/sinB=c/sinC,求出c=2。我將基礎知識與題型相結合,幫助學生對基礎概念進行學習。結合新課改的要求,教師在進行數學知識的教學中,通過概念與題型的結合,既可以實現對題目的解答,還可以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活學活用。
綜上所述,面對新課改的實施,在進行數學概念教學活動時,教師可以通過學生對概念形成的研究實現對數學概念知識的有效掌握;通過概念之間的連接為將來學習打下基礎;通過概念與題型的結合實現對知識的活學活用。在數學概念教學中,實現新課改核心素養下對學生自主學習、總結實踐以及學以致用能力的鍛煉,幫助學生培養優秀品質與人格魅力,為學生將來的生活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1]唐潔瓊.數學史融入高中數學的概念教學[D].蘇州大學,2015.
[2]顏小情.基于動態生成的高中數學概念教學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