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徐州市銅山區柳新實驗小學 任洪穎
隨著新課標的改革,小學教育也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提出了核心素養的概念。實踐證明,核心素養的培養促進了素質教育的提升和學生的綜合發展。這就要求我們一線教師要結合教學實際去展現核心素養的價值和特征,從而達到小學數學真正的教學目的。在這種教學環境下,小學數學課堂核心素養的探究和實踐就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隨著多媒體技術不斷地發展,它以豐富多彩的形式輔助著課堂教學,讓老師在課堂上創建更多的教學情境,可以使學生更便于理解數學知識點。但是,小學生的年齡都比較小,對一些抽象復雜的數學知識理解不透徹,所以做題就比較困難。這時,老師就可以通過PPT給學生創建一個教學情景,以提高學生的興趣,吸引注意力,這種教學方式可以幫助老師減輕教學難度,還可以創建愉快輕松的學習環境,讓學生更熱愛學習。例如,在教學“四邊形”時,首先,老師可以給學生介紹四邊形的基本概念,然后通過多媒體簡單地介紹一下四邊形的每個家族成員,隨后,老師可以娛樂一下課堂氣氛,給學生展示一個小魔術,把學生融入課堂情景中去,最后,老師可以給學生觀看“矩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梯形”等四邊形,讓學生仔細觀察矩形,再通過PPT的特殊視頻功能,讓矩形轉化成平行四邊形。通過這個有趣的“魔術”轉化,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用多媒體技術來創建教學情景,給學生一個全新的課堂體驗,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的魅力。
認知心理學家布魯納指出:“一個人的認知能力來自獨立思考習慣的養成?!痹谛W數學教學中,老師必須著重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提出問題的能力。為了更好地提高學生的數學探索能力,對于學生提出不同難度系數的題目都要平等對待,不能取笑學生提出的問題幼稚,而要表揚他們敢于提出問題的勇氣,并鼓勵學生多提出問題。所以,不管學生提出怎樣的問題,提出的問題有無教學價值,老師都必須給學生充分的肯定,之后再對問題采取有效的方法去解決。學生如果有對創新問題的見解,老師更要給予鼓勵,并贊揚學生敢于發現問題并提出問題。例如,老師在教學“加法交換律”時,這一章節主要講解如何探究和發現規律。在探究新知識的時候,可以采用競爭式教學。首先,老師講清楚競賽的內容和規則,然后給出題目:25+48、48+25、68+27、27+68,將學生分成小組進行交流答題,深入問題根源,讓學生自己探究加法交換律,從而掌握規律技巧,讓學生更有效地掌握并運用加法交換律的知識。
眾所周知,數學這門學科本身就與實際生活息息相關,生活中的許多復雜問題都可以通過數學來解答。在數學教學中,老師在課堂上可以舉出學生在生活中常見的事物,讓學生對數學有親切感,那么在學習時對比較熟悉的元素就可以運用數學解答,會更容易學習新知識。課堂中,老師將生活和數學聯系起來,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生就會有學習的動力。例如,在教學“認識時間”時,老師可以直接以生活中的鐘表為例,用一個真實的鐘表給學生展示時間的流動,讓學生更真實地認識時間,同時,還可以在展示時給學生介紹秒、分、時之間的關系,讓學生深入了解時間的換算。除此之外,可以通過引入鐘表來擴展學生的知識量,找一個圓形的時鐘,給學生簡單介紹一下“角”的概念和知識:一個圓的周角是360度,分成十二個小格,每個小格就是30度。如此一來,學生對角度也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通過生活中事物的引入,學生可以更形象地學習數學知識。
老師在課堂中要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和敢于提出問題的能力。不管學生提出的問題是什么,具有怎樣的價值,只要學生能夠敢于表達自己的想法,老師就必須給予肯定和贊賞,然后通過適當的方法去引導和解決問題。只要是學生自己真實的想法,教師都應該給予充分的肯定,然后對問題采取有效的方法去進行引導和解決。有些同學很有創新性思維和見解,老師不但要鼓勵學生,更要表揚學生善于提問的優點,進一步和同學一起深入交流思考。例如,在教學《乘法交換律》這一章節時,這節課的主要內容是探究和思考規律。老師在講解新知識時,可以使用競賽式進行教學。首先,給學生講解競賽的內容和規則,隨后給出乘法交換律的題目:30×25、47×15、25×32、15×47等,接著班級學生分成小組交流答題,回答到第三題時,搶先答題的小組會立即提出問題:“老師,別的小組也做一樣的題目,這不公平!”這時老師可以問:“哪里不公平,你說說你的看法?”緊接著,學生就自然而然地說到了問題的關鍵:“乘數的位置是相反的,但是乘數都是一樣的。”這種教學方法可以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找出問題的本質,更深一步地讓學生懂得乘法交換律的內涵。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老師必須明確數學核心素養和其重要性,才可以推進學生的成長速度。數學實踐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必不可少,所以,在數學實踐中必須加以重視,要采取有效的教學手段去不斷地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以此提高學生的整體核心素養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