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實驗小學 戴國軍
小學數學的抽象性等因素影響了學生對數學的興趣,使得學生數學學習的主動性被弱化。幾乎每個兒童都是在故事中長大的,聽故事、講故事是所有兒童的愛好。故事是對過去的事的記憶和講述,故事的情節與語言具有生動性,故事能夠使抽象的東西變得具體形象,讓枯燥的學習活動變得s生動有趣,我們可以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借助故事提高親和力,吸引學生注意力,提高學習主動性,讓數學學習成為一種享受。我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迎合學生的身心特點,將故事引入數學課堂,利用故事教學使剛性的數學散發柔性。我在數學課堂中把握故事教學時機,發揮故事的多元價值,用數學故事點亮數學課堂。
俗話說得好:“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學導入是課堂的起始階段,教學導入旨在點燃學生興趣,拋出學習主題,引發學生探究欲望,精彩的教學導入是教學成功的首要條件。數學故事寓數學知識、道理于故事情節之中,具有一定的情境性與感染性,給學生一種趣味感和親近感,故事不但能夠激發學生數學興趣,還能引發學生思考,激活學習潛能。在教學導入之時借助數學故事,達到激趣引思的效果,為有效教學奠定了良好基礎。
故事具有情景性,可以讓抽象的數學感性化,有助于學生感知;故事富有感染性,可以激發學生的感情,有利于提升學習熱情;故事擁有教育性,可以啟迪學生思考,啟迪學生思想。在課堂導入時,我或借助多媒體動畫,或以形象生動的語言給學生送上有趣的數學故事,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催發學生主動開啟數學探究之門。例如,在教學《圓的面積》一課中,我首先給學生講“聰明的阿凡提”的故事:狠心的巴依老爺為了克扣放羊人的工錢,讓管家出了一道難題:老爺的羊圈是一個長20米,寬11.4米的長方形,請你不許添加材料,把羊圈擴大,兩天之內想不出辦法,就別想拿到工錢。老實巴交的放羊人請長工幫忙,長工們想到把長方形改為正方形的方法,但是,巴依老爺還不滿意,大家只好去找智者阿凡提,聰明的阿凡提想到了巧妙的辦法,并幫助放羊人要回了工錢。“同學們猜猜,阿凡提想到了什么好辦法?”有趣的故事情境誘發了學生的好奇,將學生帶入思維之境:“阿凡提想到將長方形羊圈改為圓形,這樣面積就最大!”在學生猜測之后,我揭曉了阿凡提的辦法,“那么,圓的面積怎么計算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圓的面積吧!”有趣的數學故事激發了學生對圓面積的興趣,將學生引入圓面積的主動探究之中。數學故事點亮了學生的情感世界,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引發了學生的主動思考。
成尚榮先生曾經說過:“走進兒童心靈世界的不一定是知識、概念、道理,而往往是故事。”數學知識、概念的獲得不能靠機械灌輸與死記硬背,而要靠學生積極主動地探索,若能夠把數學知識、概念、道理融于有趣的故事里,用故事去陶冶學生,讓學生在聆聽故事的過程中受到啟迪,得到自然教化,這不失為一種良策。
數學教學是思維活動的教學,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思維活動往往不會一帆風順,有時會遇到疑難問題而被中斷,阻礙了自主學習的進程,此時需要教師伸出援手助一臂之力,可是無論教師如何講解指導,或許都不能使之融通開化,此時若給學生講授一個匹配的啟迪性故事,或許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既能緩解一下他們的緊張情緒,又能點撥他們的思維,幫助他們飛躍思維天塹,使他們找到問題解決的路徑。例如,在教學《解決問題的策略——轉化》一課中,我在出示了例題后,讓學生自主思考,在交流時,我發現許多學生面露難色,“先聽我給你們講一個故事。”我給他們講了“曹沖稱象”的故事,在學生聽完故事后,我引導學生討論:“曹沖有沒有直接稱大象的重量?”“沒有!”學生異口同聲地回答,“他是怎樣得到大象的重量的?”我追問道。“他是通過稱石頭的重量間接獲得了大象的重量。”學生甲答道。“沒錯,他是把大象的重量轉化為石頭的重量,這種策略叫作轉化。”我及時點撥說,“聽完這個故事,相信對你們解決該問題有所啟發,請你們再思考一下,例題該怎樣解答呢?”此時,學生如同醍醐灌頂,很快找到了問題解決的方法,有的把大杯轉化成小杯,有的將小杯轉化成大杯。數學故事為學生推開了思維之窗,點亮了學生的思維世界。學生思維受阻之際的故事能夠激情助思,收到其他手段所無法替代的作用。
數學故事中往往蘊藏著偉大的思想哲理,尤其是一些數學家的勵志故事,對學生的思想和意志具有激勵作用,是一種無形的教育資源。我經常在課堂教學結束之前,根據教學內容穿插一個小故事,讓學生領略數學家的數學智慧,感受數學家的人格魅力,激勵學生向科學家學習,學習他們的勇氣和毅力,學習他們的創新意識與精神,從而激發學生潛能的釋放,鼓勵學生立志探索創造。例如,在教學《圓柱的容積》一課中,我在教學結束前,為學生講了《愛迪生考助手》的故事,聽了測量燈泡的容積的故事,學生對愛迪生充滿了敬佩之情,同時給學生以啟發:實踐出真知!學生要依靠實踐,實踐是最好的求知方法。之后,我布置學生對故事進行創編,鼓勵學生對容積測量方法進行改進和優化,以創造出更多的解決辦法。
拓展延伸環節的教學意旨不是給本節課畫上句號,而是為該課畫上省略號,是對課堂學習的延續,該環節若以故事收場,不僅可以愉悅學生身心,為學生的學習錦上添花,而且能夠激發學生創造,推動學生新的探究。拓展延伸環節的故事可以是教師講,也可以是學生講述,更可以讓學生創編故事,或者將原有故事續編、改編,或者根據教學內容自己創編新故事,將學習內容以故事的形式表達出來。拓展延伸之中采用故事教學,可以激創勵志,提升境界。
小學數學教學中植入故事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還有助于啟迪學生思考,激勵學生學習意志,讓我們在數學課堂中巧妙開展故事教學,用故事激趣引思,激情助思,激創勵志,讓學生在故事浸潤中提升數學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