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新沂市高流中心小學 吳 堅
“良好的開端等于成功的一半?!痹谡n堂教學中也是如此,好的課堂導入可以促進學生快速地進入學習狀態。數學相對比較抽象、邏輯性較強,小學生的自我把控能力比較差,這就需要數學教師設計有趣的課堂導入,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啟動學生思維。另外,課堂導入也是連接新舊知識的橋梁,能夠讓學生更好地復習過去的知識,也為新知識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模式中,教師不注重導入環節的設置,導致新課講授的效率十分低。小學數學教師應該擺脫這種舊有的觀念,精心地設置導入環節。接下來我將具體談一下小學數學新課導入的一些技巧。
故事對于小學生有著天然的吸引力,利用故事進行導入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師可以根據教材知識的內容,在網上搜集相關的資料,將知識通過故事的形式呈現給學生。教師在利用故事進行導入時,一定要注意與教材知識進行有效的銜接,同時故事要生動有趣,適當設置懸念,從而啟發學生的思維。如果故事了無生趣,學生也就沒有聽下去的動力了,反而可能引起學生的反感和排斥。另外,教師要注意觀察學生的情緒,在適當的時機引出新課的內容。
例如,在講授《認識小數》這一課時,我就利用故事給學生進行導入。我給學生講了一個關于小數點的故事:“美國舊金山有一個靠養老金生活的老太太,有一次生病了,在醫院做了一個小手術,回家之后過了不久,她收到了來自醫院的一份賬單,款數是72330美元。她看到這個天文數字之后,不禁大驚失色,心臟猝發,倒地身亡。后來,有人在醫院核對之后,發現是工作人員在電腦操作時,將小數點的位置放錯了,原來只需要付72.33元。同學們你們看,一個小數點的疏忽竟然害死了一條人命。”這時,學生都聽得聚精會神,我再適時地引入話題:“既然小數點有這么大的魔力,那我們就來學習今天的新課——認識小數?!崩霉适逻M行導入可以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
中國古語有云:“好問則裕,自用則小?!币蓡柺菍W習的基礎,也是思維的開端。小學生對外部世界有著強烈的探索欲望,教師可以利用學生的這一特點設置疑問來激發學生好奇心,促使學生針對問題進行思考。教師在設置問題時要注意,所提問題難度要適中,太難的話學生會聽得一頭霧水,簡單的話難以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另外,教師可以根據新舊知識的聯系,設計相應的問題,使學生既能夠預習舊有的知識,也能夠引出新知識的話題。小學數學是一門相對抽象的學科,學生學習起來可能會出現良莠不齊的情況,這時教師要因材施教,對一些學習較差的學生也設計一些相應的問題,讓學生參與到學習中來。
例如,在講授《多邊形面積的計算》這一課時,就可以設計問題進行導入。首先,我給學生出了兩個簡單的問題,讓學生進行思考:1.生活中有哪些常見的多邊形?請舉出例子。2.多邊形和長方形、三角形、梯形的關系是什么呢?由于這兩個問題相對比較簡單,學生很快做出了回答,有的學生舉出了五星紅旗的中五角星是一個多邊形,有的學生說七巧板是不規則的多邊形。第二個問題,我讓學生回憶之前學過的知識,思考多邊形和這些圖形的關系,學生發現多邊形包含這些圖形。之后我對學生說:“同學們,三角形和長方形我們可以求面積,那么在遇到不規則的多邊形時,應該如何求出它的面積呢?”通過問題進行導入,自然合理。
數學是一門應用性極高的學科,在生活中充滿了各種各樣的數學知識,大到國家財政的預算,小到菜市場買菜,都運用了數學知識。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教師的教學活動拘泥于課堂之內,所選用的教學案例也是教材中的例子,這樣就導致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學習缺乏新鮮感。如果教師在導入環節引入生活中的數學案例,將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還會促進學生對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進行思考。
例如,在講授《圓柱和圓錐》這一課時,就可以結合生活的內容進行導入。首先,我問學生一個問題:“同學們,你們在生活中哪些地方見過圓柱體或者圓錐體呢?”由于圓柱與圓錐在生活中許多地方都可以見到,圓柱體和圓錐體也具有美感,因此學生就針對這個問題踴躍發言,有的學生說家里盛米的漏斗是圓錐體,有的學生說大白蘿卜是圓柱體,還有的學生說學校的楊樹是圓柱體。這時,我又拿出事先準備的漏斗模型和圓柱體杯子,讓學生進行觀察,學生的興致都很高。結合生活進行導入,可以促進學生的有效思考。
綜上所述,導入環節是新課講授的重要環節,做好了課堂導入,就可以為新課的講授打下良好的基礎。作為小學數學教師,應該精心設計導入環節,從而提高小學數學教學的質量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