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張家港市乘航小學 馬文雅
在我們復習與整理的初期,一些數學知識對孩子們來說可能是零散的,三年級的學生有著一二年級的知識基礎,又有了初步的分析整理能力,把有內在聯系的知識點在交流討論的基礎上整理起來,構建良好的知識網絡,不僅能系統掌握基礎知識、基本技能,而且可以大膽地思考、聯想、綜合運用數學知識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發展學生的思維品質。
新課標強調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要注重聯系實際,提高對數學整體的認識,使學生體會知識之間的關系,感受數學的整體性。例如整理“兩位數乘兩位數”和“混合運算”這兩個單元的主要內容,讓孩子們回憶這些知識的學習基礎,或回憶已有學習經驗,補充混合運算類型,初步引導三年級的孩子們構建相關的知識脈絡,由于孩子們的年齡特點與整理經驗的限制,知識脈絡的呈現以課前整理學習單和我的引導為主。課末,一起猜想與此數學知識相聯系的知識走向,有的孩子猜想:我們一定會學習三位數乘兩位數了,還有三位數乘三位數乃至更多位數,也有的孩子猜想可能會學習其他找規律方面的知識……聯想、猜想讓孩子們進入更寬的學習空間。我想,孩子們的潛力是巨大的,引導孩子們經歷整理的過程,積累更多的整理經驗,引導孩子們回憶、整理、總結、聯想,將一個個零散的知識串成線,形成更充實的知識網絡。我引導孩子們將這張知識網絡以生動的孩子們喜歡的圖畫——“思維導圖”的形式呈現出來,讓孩子們回憶知識構建的生長點與延伸,提高發散思維的能力,理清思維的脈絡,不斷地刺激孩子們的大腦,激發聯想、想象的空間,把傳統的單向顯性思維變成多維發散思維。
在教學中,我們應善于把握教材結構,了解學生,將知識網絡潛移默化地滲透在平時的教學中,引導孩子們主動地建構數學知識網絡,激發孩子們制作思維導圖的興趣,提高孩子們的自主學習力! 一幅幅思維導圖作品,有的孩子基于本課學習完成了兩位數乘兩位數與混合運算的思維導圖,也有長方形與正方形的面積這一單元的思維導圖,還有關于年、月、日知識點的思維導圖……稚嫩的筆觸,第一次的作品也許還不夠完善,但是他們開始了第一步的探索與嘗試,也為接下來的整理與復習課做準備,為接下來更好地構建數學知識網絡做準備,我想這就是一個最好的開始!
分層練習是從學生的個性差異和實際水平出發,以他們的“最近發展區”為發展目標,遵循教育規律和學習發展特點而設計的。在數學教學中使用分層練習,較之傳統的課堂教學,更有利于全體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更有利于學生個性能力的發展,更有利于優等生綜合能力的發揮,也有利于全體學生潛在能力的舒展,使素質教育在數學教學中落到實處。分層練習在今后的課堂教學中的運用將越來越廣泛。本節課的教學中,我精心設計“挑戰空間”——“口算誰最快?”“計算變變變!”“搶答對對碰”“解題高手”“提問高手”這5次小練習活動。題目選自數學書整理復習題與學生推薦題型。如:“50×60”這種類型的口算多次被同學們推薦,推薦理由都是末尾的0可能會漏寫,所以我在口算、筆算、解決問題中都有此類型涉及。又如:估算的運用、連乘實際問題、用綜合算式解答學過的實際問題,我都將此練習融合在多個活動中。這些類型都選自孩子們平時的學習難點。分層的練習活動,希望孩子們在輕松的氛圍中寓教于樂,練有所獲,讓孩子們進一步熟練本課復習的數學知識,查漏補缺,扎實地進行基礎知識練習。隨著思維的不斷深入,爭做小老師提問題——勇敢地表達,為同學分享注意點,學會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從而建立學習自信心和學習興趣。在教學實踐中有效地運用分層練習,談從學生實際出發,尊重學生個性,使全體學生都能在數學上獲得各自的發展。
教師在教學中要積極創設認知上的沖突,誘發學生的問題意識,使學生確實感到有問題要問。這就需要教師徹底摒棄過去一“灌”到底、填鴨式的做法,不斷更新教育觀念。“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課堂上可以多設置懸念,將教學重點、難點、疑點讓學生自己以問題的形式表現出來,并帶著這些問題去思考,這樣自然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了興趣,學習更加專注,效率也得以提高,同時可以訓練他們的思維能力,提高他們的探究水平,而且更重要的是可以培養他們尋疑質疑的習慣,使問題意識不斷得到強化。在整理與復習課中也尤其要注重多角度培養學生的思考力,有效的練習可以提高孩子們的復習力,但設計教學時,很容易出現習題過多、過全等現象,我想這樣的復習更不利于孩子們數學力的提高。從孩子們的年齡特點出發,從孩子們的學情出發,從孩子們的自身需求出發,設計適合本班孩子的復習題,并讓孩子們自己提問,自主解答,我想會收到更好的教學效果。練習活動2“計算變變變”孩子們一看到計算,趕緊拿起鉛筆欲筆算。三年級的孩子們是單純的、可愛的,我趕緊提出問題:我們變變變,變出一個判斷:48×15兩個乘數的末尾都沒有0,積的末尾也沒有0。孩子們合理地分析這道判斷題為什么是錯的,正是為計算思考的延伸。變出填空題后,孩子們自己做小老師給同學們提問,我們也許會看到孩子們的模仿,也許能看到孩子們的創造,而這些都是為孩子們計算的靈活思考力提供了幫助,選擇題的推出,讓孩子們復習筆算與數學規律的緊密聯系。練習活動5“提問高手”,在解題高手第2題的基礎上增加了6個條件,在解答“5月份三(2)班一共寫了多少個毛筆字?”之后,讓孩子們獨立選擇條件,提出兩步解決實際問題,并列綜合算式。孩子們的潛力又是巨大的,提出了各種問題,不僅復習了多種類型的實際問題,進一步感受從條件想起與從問題想起的解決問題策略,有效運用混合運算,進一步感悟綜合算式中小括號的作用,而且讓孩子們有選擇性地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進一步讓孩子們學會分享、展示自我。
在整理與復習,我們不僅整理本冊數學書中獲得的知識,還需要常常有“回頭看”的過程與“向遠眺”的勇力,讓數學知識不斷吸入,最終構建成知識網絡。就像我們本課中,思維導圖生長成一棵小苗,引導孩子們做個學習的有心人,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理解數學知識之間的聯系,豐富我們的知識,發展我們的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