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南通市如東縣大豫鎮兵房初級中學 周林林
創新是教育發展的動力,如何在教改過程中實施創新教育是一個現實問題。在現階段的初中數學課程改革發展過程中,教育工作者應該重視數學課堂教學對初中生的創新意識培養,為學生的解題思路提供更多的角度。以創新教育思想為主要理論,以情景導學為主要手段,以啟發開放式為主要教學策略,從而真正實現創新型素質教育的價值取向,增強初中學生的學習效果,為學生以后的數學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以往的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是以講解相關題型為主,學生在不斷的練習中掌握一定的解題方法,從而形成題型記憶。這樣的課堂教學難免會使學生感到枯燥無趣,從而逐漸失去學習數學的興趣,為了更好地調動學生的數學思維,符合創新型課堂教學要求,教師不妨采取情境式課堂教學方法。利用一些巧妙的工具進行數學教學,盡可能地將題型所描述的數學情景模擬出來,增強學生對題目的記憶能力與理解能力。初中數學教師應該充分認識到情境教學法的重要性,盡可能利用數學情境模擬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能夠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有效領悟數學知識。情境教學模式的創立要盡量與學生的生活相關聯,以生活中常見的事物來模擬教學更容易增加學生對題型的記憶,有效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從而發揮情境教學的實際作用。但不是所有題型都適合創設情境,具體的情境創設要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初中數學中的應用題以及簡單的知識點都可以模擬相應情境。例如教師在講解數學“平行線的性質”的相關內容時,可以讓學生舉出生活中的常見例子,并將其特點盡可能描述出來,通過介紹簡單的平行線性質后,教師可以結合對頂角、內錯角等內容進行教學延伸,色彩豐富的圖形模擬能夠加深對所學性質的印象,也可以從火車鐵軌的運動講起,深入到鐵軌的內在構造,加深對數學性質的理解。
眾所周知,實踐是檢驗認識真理性的唯一標準、實踐出真知,這句話對學習來說也同樣適用。由于傳統的教學觀念以及教學條件有限,多數教師為了更快地實現教學目標,往往采用以教師教學為主、學生自主探究為輔的教學方式,這雖然能夠在較短時間內提高學生學習成績,但是這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大部分學生對這種單調枯燥的學習方式產生厭煩心理。隨著新課標改革的實施,教學方式以及教學目標都在發生著改變,不再是一味地追求速度,而是將效率與速度緊密結合起來,因此,為了更好地解決傳統教學模式中存在的種種弊端,作為初中數學教師,需要緊隨新課標改革的方向,積極進行創新性課堂教學策略的探究,鼓勵學生自主探索、培養創新意識。比如在進行新課程內容的教學之前,教師可以讓學生先對教材內容進行大致的預習,然后在研究清楚例題解題思路之后自行進行后面例題的解答;或者在當天課堂教學任務完成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們開動腦筋,用其他解題方法解答所學過的習題,教師在看過學生們的答題情況后進行批改,這樣的教學方法可以讓那些思路有錯誤的同學在教師的幫助下理清思路,并讓這種答題方式變成屬于自己的獨特答題技巧,同時,這也可以不斷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其今后數學學科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不管是進行哪一學習階段、哪一學科的習題訓練,學生們翻來覆去做的那些題與之前考生做的幾乎一模一樣,久而久之,這會使得學生們的學習思路固化,不利于其答題技巧的創新與知識思考的延伸。作為初中數學教師,需要注重題型的開放與創新,為學生們思維的拓展提供更好的條件。教師編題并不意味著可以隨意地進行習題的編制,而是要在仔細研究過考試大綱后編制大綱范圍內知識點的相關習題,這樣可以使得教師編制好的習題不會偏離考試范圍,也能夠對學生們鞏固提高數學知識內容起到很好的效果。除此之外,經過研究發現,初中學習階段的學生的模仿能力十分出色,教師應當清楚地認識到這一點,將教師編題與學生編題結合起來,這樣更容易被多數學生所接受。比如在數學課堂教學任務完成后,教師應當及時讓學生們進行所學知識的復習,同時布置課下作業,讓學生們運用自己所學到的數學知識進行課后習題的模仿和創新,教師再對學生們編好的題進行匯總和刪選,將那些出題方向正確、考查點細致且獨到、對學生提高答題技巧有益的題目與教師編制的題目合并到一起,用于以后的習題訓練中,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有機會嘗試新型數學題的解答,更新其腦海中的數學知識儲備,還能夠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和創新思維能力。
總而言之,數學創新型課堂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初中數學教師不斷探究學習內容,深究創新之法,為學生建立良好的創新型教學環境。從創新型教學情景的創立入手,結合相關題型的創新與對學生創新思維的引導,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采取正確的方法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其思維的靈活轉變能力,使學生能夠接受更加復雜的數學知識,培養綜合型數學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