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興化市楚水小學 孫順平
綜合與實踐是教師們在教學中常用的方法,它以問題為導向,吸引學生參與課堂討論。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學生不僅能夠互相幫助,從而解決問題,還能鍛煉自己的思維方式和實踐能力,達到理論知識與生活實際相結合的學習目的。但就目前的應用情況來說,小學數學課堂的綜合與實踐活動存在許多問題:活動內容單一,只從書本上挑選活動主題;教師干預過多,影響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破壞了學生在參與活動過程中的主體地位;教學場所只集中于課堂,局限了學生的思維等。因此,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我提出了四種合理設計活動的策略:
許多教師在設計活動方案時,總是會首先考慮活動具有多少數學理論知識。其實不然,綜合與實踐活動作為一種理論性與實踐性相結合的課程,是以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為主的,所以教師在設計之初,應當首先考慮活動主題的有趣性和多樣性,從而吸引學生參與。在選擇活動主題方面,教師主要有以下兩個渠道:一是教材。數學課本的每一章節后面都會附有活動主題,而這些活動主題都是由編寫教材者認真編寫的,因此具有一定科學性和合理性。二是日常積累。教師在平時的上課過程中,可以認真留意學生們關注的重點或者興趣點,從而根據這些興趣點去設計活動主題。例如,我在講授《多邊形的面積》一課時,就發現學生們最近都在關注校園里新建設的綠草地,而綠草地的形狀正好是一個多邊形,因此,我舉辦了“測量校園綠地的面積”這一活動,學生們不僅積極參與,還得出了令人滿意的結果。設計多樣、有趣的活動主題,不僅能使學生愛上數學,還能使他們積極探索和思考,從而增強自己的思維能力。
在從前的教學體系中,由于小學生受到年齡和經驗的限制,教師們往往會將活動的主動權放在自己手中,以此來保證活動順利進行。而在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下,培養并提高學生實踐能力逐漸成為教師們關注的重點。因此,把握自身在活動中的引導尺度,維持學生的主體性成為教師們的重要標準。這種標準從自由方面來說,是指讓學生們自由思考,不限制他們的想象空間,不排斥天馬行空的想法,從而保護學生的創新能力;不打擾學生們的自由討論,不介入他們的合作與交流,使他們能夠獨立自主地解決問題、完成任務。從引導方面來說,是指在學生注意力不集中的時候給予適當的提醒,在學生找不到問題本質時給予一定的暗示;當學生之間的交流出現問題時進行適當的調節,從而使他們的討論更加暢通。因此,教師應當把握好引導尺度,不局限學生的思考,不放縱學生的散漫,使他們能夠在活動中真正有所收獲。
綜合與實踐雖然是一門課程,但與其他課程不同的是,它更加注重對于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所以教師在設計活動時,應當將活動的實踐性放在第一位,不應該只以課堂為中心,忽略了活動舉辦的目的。從活動的實踐性方面來說,最基本的因素就是活動場所。活動的所有設計都圍繞主題進行,而這些主題全部要在活動場所中付諸實踐,所以活動場所的變化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活動主題的變化。在具體的設計過程中,教師可以考慮兩種活動場所:一是校園內,雖然校園屬于學校的一部分,但也脫離了課堂,而且其具有極大的可控性,可以有效保證學生的參與度和安全性,使活動更加順利地進行;二是生活場所,例如超市、圖書館等,都是可以進行實踐活動的有效場所,但在實施過程中要保證好學生的安全,防止他們遇到危險。擴展活動場所,不僅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還能使他們在具體情境中更快地參與到活動中去,因此,教師應當在設計之初充分考慮活動場所的設置問題。
設計只是活動的開始,落實才是活動的目的和最重要的部分。而在舉辦活動的過程中,細節是最重要,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因素。一個活動是否成功,除了它的主題是否創新、設計是否科學外,更重要的是它的細節是否到位。因此,為了保證活動順利進展,教師們必須重視活動的細節。在活動前期,準備好所有的需要材料,如海報、服裝、各種工具等。例如,我在帶領學生們舉辦“圖書館尋寶”的主題活動時,就準備了放大鏡、海報、筆記本、筆等各種活動所需工具,為同學們的參與做足了準備。在活動過程中,保障學生的安全,避免他們在活動中發生意外。在活動后期,清潔活動場地、完善活動材料等。教師只有關注活動各個方面的細節,才能保證活動的成功。
綜合與實踐活動作為小學數學教學中必不可少的課程,其設計方案從來就不是一成不變的。而從前單一、陳舊的設計方式已不再適應今日的變化,只有使活動適合課程的需要和時代的發展,才能真正給學生帶來益處,使他們有所收獲。因此,教師在設計活動的過程中應當做到主題有趣、多樣,從而吸引學生參與,同時在活動過程中,進行合理的引導,在保證學生主體性的標準下發揮適當的作用。此外,教師應當重視活動場所的設置和活動細節的完善,從而保證活動順利開展。總之,教師應該從多方面出發設計合理、科學的活動,從而使學生的實踐水平逐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