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廈門市湖里區教師進修學校第二附屬小學 陸惠珺
時代的進步給人才培養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尤其是增加了對創新人才的需要,而這類人才能夠在面對問題時不盲從權威和不迷信課本,通過全面深入的思考探尋不同的解決策略。要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抓住小學數學開放題教學的有利契機是一個至關重要的策略。開放性問題答案并不唯一,這就促使學生消除對教師和教材的依賴,獨立探究和思考問題的解決策略,從被動接受者變成主動探究者。教師要樹立開放性的教育思想,在維護學生主體地位的同時,推動學生創造精神與創造力的發展。
不確定性是數學開放題的一個基本特點,教師需要從不同方面與角度出發進行問題的設計,通過高質量問題的設置來達成數學教學目標。開放性數學問題的設計在條件方面是多樣的,而結論是不確定或者是解題策略與根據不唯一。開放性問題的種類有很多,比如一題多解、一題多問、一題多變,其最終目的是要活躍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從創新視角出發,探尋問題的解決方案。在引導學生解答開放性數學題時,可能會引申得到新問題,可能會推廣到更為一般的問題,整個過程存在著很多意料之外的事,所以通過給學生設計不確定性的開放題能夠促進學生培養創新意識。例如,在教學開放題:把含鹽率是10%的40克鹽水變成含鹽率是20%的鹽水,可以運用哪些方法做到?在解決這一問題時,教師須指導學生找準不同角度,認識到問題要解決的是如何提高濃度,而提高濃度的方法有加鹽、蒸發水或者是加入含鹽率大于20%的鹽水。由此就引發了多元化的解決思路,可以讓學生計算具體的加鹽量,或者是蒸發的水量又或者是在選取不同濃度鹽水時加入不同量等。通過這一系列的思維活動,能夠促進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充分挖掘學生的創造潛能。
在面對和解決實際問題時,大膽幻想是創新起點,也是解決問題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要解答小學數學開放題,必須徹底突破傳統固化的思維模式,引導學生充分想象與聯想,站在不同視角和選取不同側面思考問題,找尋問題答案。只有這樣,學生才會盡可能多地提出獨特性和創新性的解題策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激活學生思維當中的靈感,挖掘學生的內在潛能。教師在設計開放題時需要將發散性作為重要的目標,利用發散性問題對學生進行發散思維能力和思維靈活度的培養,為學生在今后開放題解題當中學會舉一反三和大膽遷移打下基礎。例如,在教學圓的面積公式時,為了引導學生獨立推導公式,教師可以讓學生結合自身喜好將圓形紙片等分成8個、16個、32個……小扇形,接下來鼓勵學生對這些小扇形進行拼接,形成一個近似長方形并利用探尋圓形和長方形面積關系的方法引導學生完成公式推導。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思考,假如不拼成近似長方形,你是否還能夠拼成其他圖形?這樣的開放性問題,能夠迅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進一步實踐探索的熱情,拼出近似平行四邊形、梯形等圖形,同樣也把公式推導出來。多元化的推導學習過程能夠幫助學生克服思維單一性,提升靈活性。
大量的發明創造是多人合作的結晶,是集體智慧的成果。對于數學學科來說,復雜度高和邏輯性強是一個非常突出的特點,很多時候單純依靠學生個人力量是無法順利解題的,此時就需要師生和生生之間的密切合作,讓學生在解決開放性問題的同時發展合作學習能力。開放性的數學題在思考和解答方面具備多元化和層次化的特點,也正是這樣的特點決定課堂教學中需要選用小組合作模式來引導學生進行思維整合與碰撞,讓學生全面參與教學活動,也讓每位學生都能學有所獲,強化自信心。教師在這一過程中要扮演好指導者角色,充分強化學生群體間的互補作用,發展學生的合作力與思維力。例如,在學習角時,教師可以給學生設置一個開放性的思考題:一個正方形,剪掉一個角,剩下幾個角?面對這一問題,教師要求學生不立馬作答,而是先進行冷靜的思考,突破思維束縛,在獨立思考后和其他同學結成學習小組,討論各自不同的看法,并通過整合小組的思維力量給出完整的解答方法。
開放題教學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既是對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和解題能力的考驗,也對教師教學策略的選擇提出了挑戰和更高的要求。教師在開放題教學時一定要有明確的目標指向,注重發揮開放性問題的教學功能,通過設計豐富多樣的開放題類型,促進學生創新思維、靈活思維以及合作學習能力等的培養,踐行素質教育要求,同時也給學生學習潛能的挖掘創造良好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