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南京市東廬中學 陳康金
在九年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不僅要學習扎實的理論知識基礎,而且要培養自身的能力與良好的習慣,在初中階段,學生的學習處在一個活潑生動的氛圍之中,只有讓學生自主參與,才能收獲到更多的體驗,因此,教師應當在初中數學的課堂中,善于啟發學生,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讓學生能夠獨立自主地思考與學習,建立自己的學習模式與方法。
在現代素質教育發展的背景下,初中的數學課堂之中仍然存在著“被動式”的學習方式,沒有將學生的自主學習發揮到主要的作用,學生對數學的學習還是依靠教師的提醒與督促,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缺乏主動性,沒有一種積極主動自覺的良好氛圍。在初中數學的教學中,教師要通過各種方式改善這一情形,將學生的被動式學習方式轉變為自主的快樂學習,從根本上去除學生被動式的思維方式,讓學生能夠對自己的學習生活負責,自己抓緊時間去探索與學習,而不是要讓教師布置作業學生才知道去寫,提醒學生預習才知道下節課學習什么章節,在完成作業之后,教師還要適當提醒學生可以做一些超前的練習,讓自己的數學思維得到開拓。
針對上述現象,教師應當在學生開學的時候就加以杜絕,從源頭抓起實行恰當的方法,讓學生建立自主學習的意識,知道如何在課余時間自主開展學習,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例如,在初一年級的第一節課上,教師不要著急去講授數學知識,而是通過一個數學能力培養的課堂,讓學生學會如何在接下來的初中三年中學習數學。教師可以以人教版初中一年級第一課“正數和負數”為例開展講座,教導學生自主學習可以通過課前預習、課時聽講提問、課后練習、習題強化、交流探究的方式進行,通過預習知道下節課老師將會講“有理數的分類、正數與負數的概念”,然后在數學的課堂之中,教師要多問問學生有無問題提問,在課后要及時進行專項練習。
初中數學的學習一部分依靠學生在課下的時間進行自主學習,另外很大一部分時間還是在數學的課堂上,教師要利用好數學課堂時間,將課堂以學生為主體,針對學生的薄弱點進行講解,對重點與難點設置技巧性的生動強化。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運用以往的教學經驗,在每一章節做好筆記,知道大部分學生的需求,在講解的過程中可以抓住重點,避免一味地灌輸式教育,讓學生在課堂上聽得云里霧里。
除了講授的教學課堂方式,教師還可以根據不同的章節學習內容,開展不同的教學形式,讓學生自主挖掘討論學習,在主動的探究中完成課堂的目標。例如,在人教版初中二年級“軸對稱”的課堂之中,這一節課的內容主要是讓學生知道軸對稱的概念是什么以及如何辨別軸對稱圖形,會畫簡單的軸對稱圖形,在生活中感受軸對稱圖形帶來的美的感受。在這一節課之中,教師可以避開以往的幻燈片教課方式,而是采取有趣的展示與動手活動,讓學生自己在黑板上畫出圖形,然后讓下邊的同學通過自己的預習進行判斷,看是否為軸對稱圖形。
在初中階段,學生開始從之前的形象化數學學習轉化為較為理論的學習,在初中的數學中更加注重讓學生培養數學的思維方式以及掌握一些數學的思想、數學本身就是一門邏輯性較強的學科,因此教師在數學課堂中,要善于從生活中常見的實例出發,讓學生建立起生活與數學的連接,產生解答問題的欲望與興趣,激發學生自主學習,提高獨立思考探究的能力。數學知識在生活中處處可見,教師應該在初中數學的學習中讓學生善于發現,能夠通過生活中的積累對數學學習產生一定的促進作用,提高學生的生活實踐能力。
教師可以將教學的內容與實際生活進行聯系,刺激學生能夠通過思考主動拉近數學與生活的距離感。例如,在初三年級中“中心對稱”的學習中,教師可以通過生活中實物來進行引導,“電扇、圓盤、輪胎等”都是中心對稱圖形,接著教師可以進行小組競答,讓學生說出生活中見到過的中心對稱圖案,看哪一組學生舉出的例子形象鮮明而且豐富,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強化了學生對中心對稱知識的理解,而且讓學生在課堂上的積極性更加高漲。在不斷思考的過程中,讓學生養成善于觀察生活的習慣,能夠擁有適當的數學學習與探究的模式,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還要鼓勵學生進行主動學習。
在初中數學的學習過程中,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將講授與自主學習的方式進行平衡,改善教學的模式與方法,通過實際生活中的例子讓學生激發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課堂利用率與課下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初中數學的教學質量有一個質的提升,能夠讓學生在知識、能力、人格上全面發展,實現義務教育中素質教育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