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石嘴山市第十二小學 牛 蕾
小學數學教學作為學生打開數學大門的第一步,其負擔著極其關鍵的責任,不僅在于引導學生們的能力,培養學生們對學習數學的興趣,更有發展學生智力以及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重要任務。由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尚未完成抽象邏輯思維的轉變,因此如何使學生們愉快學習,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數學學習簡單化、立體化,讓學生們易于理解,這便成為教育工作者近些年來主要的探索方向。
趣味教學法之所以有其實施的必然性,主要與傳統小學數學課堂的不足以及趣味教學法自身顯現的價值與魅力有關。同時,小學數學教學的改革也符合時代與教育改革的需求,因此將趣味教學法落實到小學數學教學課堂中十分重要。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我們應當使授課內容變得有趣,以此提升學生們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對算法技巧的掌握程度,從而提高學生計算的準確率與速度。在計算這一重要的數學教育目標中,趣味教學有助于提升學生們對數學學習的樂趣。例如在“分數的基本性質”這一節課中,教師可以設立如下情境:“小猴子最愛吃猴王分配的桃子。猴王拿出了三個大小相同的桃子,每個桃子平均分成三份,給小猴子分了一塊。但中型猴子卻說:‘我比小猴子大,更能吃,我要兩塊。’于是猴王就把桃子平均分成6塊,給了中型猴子兩塊。但大型猴子又說:‘我比他們都大,我得分三塊。’猴王又將桃子分成九塊,給了大猴子其中的三塊。哪只猴子分到的桃子最多呢?”如果學生們的回答正確,教師可以繼續提問:“猴王是如何實現小猴子的要求并分配得如此公平,使猴群未發生矛盾呢?”接下來教師就可以提出“分數的基本性質”這一課題,同學們也會更加深刻地認識到分數的意義。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以引導為主,教學為輔,使學生們主動去發現并解決問題,這樣才會樹立學生們的自信心與學習興趣,更能夠培養學生們的數學意識以及思維能力。教師也可以尋找適合的游戲來進行教學。小學生對游戲都有無法抵御的熱情,教師可以制作相關的教具來引導學生在游戲過程中學習知識。在游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到把握好游戲的規則與時間,不可過分依賴游戲,也不可偏袒某部分學生,應當使每一個學生都參加到游戲中來,使數學學習變成一件有趣又有用的事。
練習課的目的在于鞏固知識、培養數學技能,使數學知識融入日常生活。練習課不僅可以使學生們快速、熟練而準確地進行計算,也將對后續的數學學習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但當前數學教學中很多教師走入了題海戰術的誤區,一節數學課下來,老師不過說了幾句話,幾乎都是學生們抓耳撓腮地埋頭苦算,不僅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也不利于做到學與用的雙向運用,最終的結果就是只教出計算能力優秀但無法應用于實際,談到數學就滿臉厭煩的學生。因此教師不應將重點放在一堂接著一堂的練習課上,而是要深度挖掘計算的趣味性與實踐性,培養學生們對計算的興趣以及對自身能力的自信心,這才是計算的真正意義。
有效的數學學習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數學學習的重要方式,這是新課改特別強調的理念。組織學生動手實踐,在實踐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直接促進學生的數學活動,本身就具有引導的意義。例如,在學習“軸對稱圖形”時,教師組織學生動手操作,如剪一剪、折一折、畫一畫等活動,力圖讓學生用自己的思維方式自由開放地去探索、去發現、再創造,以張揚學生的個性,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創新能力。
數學作為科學技術發展的基礎,不僅應用于科學領域的尖端成果,反過來,科學技術也一樣能應用于數學教學之中。小學生的思維尚未完全過渡到抽象邏輯思維,同時小學生具有好動模仿等特點,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集合聲音、圖象、動畫、互動等多重教學模式,使學生親自動手操作,不僅可以將抽象的數學概念化、簡單化 、具體化,將難以理解的靜態信息轉變為學生們易于接受的動態信息。教師需根據學生們成長過程中的思想與行為特征變化,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在搜索和構建多媒體資料的同時,教師也應盡量豐富和完善教學資料,使教學生動感性,將知識融入具體事物或形象之中,既可提升學生們的學習興趣,也可滿足學生們對知識的需要,更能加深理解。在學生較難理解的思維障礙處,教師可通過多種角度為學生講解,進行學生之間的互動,使課堂充滿趣味性,提高學生們的積極性,從而做到將學習應用于生活之中,做到真正的學以致用。
數學作為一門抽象性極高與邏輯性十分嚴密的學科,對于小學數學教學來說,如何將教學過程興趣化、具體化,是小學數學教學今后革新的重點。教師依據學生們的思維模式以及行為喜好,采用針對性較強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們對數學學習的積極性,進而促進學生思維與智力的全面快速發展,積累數學基礎,提高學習效果。在數學教學實踐過程中,教無定法已經成為事實。趣味教學法擁有靈活多變的特性,對數學教學有著很大程度的促進作用。在趣味教學法的實踐過程中,不斷總結分析、深入強化教學方式,才能顯著提升教學成果,提升學生們對數學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更好地將數學知識應用于生活。
[1]荀書豐.淺談實施數學趣味教學的途徑[J].丹東師專學報,2003,25(3):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