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大河
(張掖市肅南裕固族自治縣祁豐林場,甘肅 張掖 735015)
祁連山生態系統作為張掖市發展保護的重要區域,對張掖市甚至整個西部生態環境安全都有著重要的作用和意義,從一定意義上來講,祁連山生態保護區是西北地區的重要生態保護屏障。從地理位置看,祁連山的風向是太平洋季風,屬于一座濕島,一旦失去了祁連山,內蒙古和部分盆地就失去了一個天然屏障,沙漠和荒漠就會連成一體,隨著沙漠化的加重,會逐漸向蘭州方向轉移。祁連山的地形地勢使得極高山形成了冰川,山區的降雨較為頻繁,最終形成了河西走廊,為我國絲綢之路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由此可以看出,祁連山對于張掖市甚至整個中國的影響都是巨大的,為國家的發展做出了極大的貢獻,這樣的貢獻不僅僅體現在河西走廊和絲綢之路上,還表現在經濟的發展、生態環境的優化、政治文化的過渡等方面,祁連山與天山和帕米爾高原相連,從一定意義上為我國保護了天山山脈,保衛了新疆領域。黑河、石羊河等都是起源于祁連山,其中所蘊含的水源資源是非常龐大的,直接灌溉著河西走廊中的田地,正是由于這樣的水資源養育著周邊地區及內蒙古部分地區的上百萬人群,不管是生活用水還是生產用水,都能夠充分滿足人們生活和工作的實際需要。在確保西北工業發展、國防建設、大陸橋安全穩定推進的同時,有效遏制了華北地區的自然災害,形成了高效的生態自然保護屏障,進一步推動了我國一帶一路的發展?;诖?,加強甘肅地區祁連山的生態保護和修復工作,形成有效的生態安全屏障已經勢在必行。
隨著對祁連山生態資源的不斷開發和使用,當前的祁連山已經變得十分脆弱,生態環境受到了嚴重的破壞,部分區域所造成的損失已經無法彌補。另外,隨著全球氣候變暖,溫室效應越來越明顯,祁連山的冰川正在加速融化,雪線也在不斷上升,周邊群眾以及祁連山內的生物生存和發展都面臨著極大的威脅,也正是由于這些因素,祁連山保護區的安全難以得到保障。
根據我國生態保護區的相關規定,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嚴禁開山挖礦,但是根據相關的調查研究可以看出,張掖市的相關政府職能部門的權力十分有限,對于很多情況和現象并沒有資格進行直接處理或是從重處理,只能任其發展,久而久之,無證開采、亂砍濫伐的情況屢禁不止。
黑河作為祁連山的天然保護屏障,其中充滿了梯級水電站,按照我國相關法律規定,當水電站的部分指標達到相關規定時就應當向下游放生態水,但是在實際工作過程中,部分水電站的負責人為了滿足自身的經濟利益,拒絕排放生態水,這就嚴重影響了下游生物的生存和發展,田地無法得到充分的灌溉。
祁連山生態保護所存在的污染現象主要體現在黑河中。周邊的很多大中型工業、制造型企業在生產經營的過程中,對于企業工廠所排放的工業污水、廢氣等等并沒有進行及時的處理就直接排放,廢氣飄到祁連山保護區內,對物種的生存環境造成了不良的影響,污水也導致黑河逐漸成為了“下水道”。
根據祁連山周邊牧民的實際情況可以看出,當前祁連山保護區的大多數人民群眾為了提升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獲得更多的經濟利益,會大規模的進行養羊,但是隨著生態環境日益惡化,這樣掠奪式的放牧行為已經遠超出了祁連山的承受能力,開采和索取的速度高于修復速度,導致祁連山的生態環境遭受的破壞難以恢復。
隨著人們精神世界需求的不斷提高,旅游已經成為當代人們的主要休閑娛樂方式。為了充分滿足人們的需求,提高部分人群的經濟收入,很多開發商將旅游項目引入到自然保護區中,例如滑雪、自駕、觀光等,甚至部分開發商并沒有取得相關政府部門的批準就開始建造各種旅游項目。根據我國相關規定,在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地區金額緩沖區內不得建設任何生產旅游設施。在實驗區內不得建造破壞自然景觀、污染環境的設施。對于部分允許建設的項目,開發商應當先取得相關的資質,注重對環境的保護,其污染物的排放量不得超過國家的統一標準。針對自然保護區內建立的項目,一旦發現其污染物排放量超過規定,應立即進行整改,限期治理,并且采取相關的措施進行補救。
根據我國相關的規章制度,祁連山自然保護區的生態保護和修復應當聯合多部門進行執法,從而各職能部門充分發揮其作用和價值,充分彰顯出我國法律的尊嚴和不可侵犯。一方面,貫徹落實相關的政策制度和政策約束,對祁連山保護區進行有效的引導,面對違規違法建立起來的采礦點,應當立即進行關停整頓,不符合國家規定的審批要堅決停批,最大程度的減少祁連山生態環境可能發生的問題,對于知法犯法、對祁連山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破壞和污染的企業要嚴厲整治,堅決處罰。同時監管部門要充分發揮其職能,如果整改不力也要進行問責;另一方面,對于批準建設的項目要嚴格進行監督管理,尤其是在環保的層面上,要學會舉一反三,對于違背產業政策、具有危害的、對生態環境造成污染的項目一定要及時叫停,從根本上對污染進行控制。同時,相關部門應當加強對相關科學技術的研究和開發力度,采取科學高效的方式方法,推動祁連山的生態保護和綜合治理,使得整個生態保護和修復過程逐漸規范化、標準化、科學化。
根據我國最新頒布的法律制度,祁連山自然保護區內已經禁止建設新的水電開發項目。對于部分已經申請,手續齊全且無問題項目,相關部門必須對環評方案進行貫徹落實,確保環保措施的有效性和科學性,保障祁連山生態環境不受影響和污染;對于手續不全、存在一定問題的項目,相關部門應當立即停辦各項手續。當前祁連山內的水電項目主要是引水式電站項目,對于此類已經建成的項目在使用的過程中必須遵循“電調服從水調”的宗旨,保障下游地區的生態水排放,配置科學合格的下泄和監管設備設施,對整個過程進行有效的監督管理,一旦發現問題要及時采取相應的措施,不斷規范其行為。
為了有效對祁連山的旅游項目進行監管,規范項目的開發進程,相關政府部門和祁連山保護區應當建立起相應的旅游設施監管退出機制,盡可能創造出相應的條件使其撤離出祁連山保護區。在實驗區內的旅游項目,限期整改,未批先建、項目不符合標準的立即停止開發并恢復原有生態狀態。
從一定意義上來講,人為活動應當是環境破壞的主要因素,過度的人為活動會對祁連山生態保護區造成難以彌補的影響,特別是對于林業和草地。因此,相關政府部門和祁連山保護區的工作人員應當對周邊的牧民和農戶進行有效的引導,使其進行有序的轉移,從而減小生態環境所承受的壓力。同時,相關部門要加快易地搬遷的工程實施進度,對生態區內的人們進行轉移。首選要對生態保護區的核心區域和緩沖區域的人民進行易地安置,通過整村、整組的方式進行集中轉移,對于空置出來的耕地和草原等要采取科學有效的方式方法進行修復保護,盡可能實現原有狀態。
相關政府部門應當積極申請國家的優惠政策和專項資金,針對祁連山自然保護區的生態保護和修復,要積極爭取到國家的大力幫扶,爭取到更多的項目支持和政策資金,確保保護修復工作的有效落實,建立起祁連山生態保護區的天然保護屏障,切實推進綜合試驗區的穩步發展,并且將生態保護與修復作為政策性考核的重要組成部分,提高相關部門的工作積極性,確保祁連山保護區的生態環境能夠得到高效的控制保護。另外,相關部門應當遵從我國相關制度的規定,精準核定草場載畜量,貫徹落實易地安置工作,杜絕過度放牧現象的發生,從而從真正意義上實現生產方式的轉變,推動祁連山生態環境的保護和修復。
為了推動祁連山生態保護與修復工作的順利開展,相關部門應當貫徹落實法制方式,切實推動生態保護責任落實,依法處置、規范水電開發項目,加大旅游設施監管退出力度,最大程度地減少人為活動對祁連山保護區的破壞,精準核定草場載畜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