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如皋市九華鎮九華小學 徐來芳
小學階段的學生處于知識初始學習和積累的階段,在此階段中,學生的年齡、心理都尚未成熟,尤其是低年級的學生,心理感受與兒童無異,因此在此階段的教學中,傳統教學模式效果欠佳,利用新式教學方式展開教學,是促進學生提升的重點內容。小組合作學習是現代教育發展的產物,也是各個教育階段通用的教學方式,從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來看,小組合作式學習在小學數學教育中的應用十分可行。小組合作能夠將學生個體與個體之間相互組合,形成一個較大規模的學習團體,通過“組內合作”“組間競爭”的有效關系,激發學生的興趣,促進學生展開進一步的學習。
小組合作學習的基礎是學習小組的構建,合理設置學習小組是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前提,也是促進學生學習的關鍵內容。在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開展要求教師科學分組,通常數學學習中有兩種分組方式,即兩人分組和多人分組。
(1)兩人分組
兩人分組又稱為一對一分組模式,小組成員2人,一般不設置組長。兩人分組的過程中,需要注意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搭配,注重男女搭配、數學學習基礎搭配、動靜搭配、性格搭配。若在兩人分組中,將基礎成績較差、性格內向不敢發言的兩個學生分配在一個小組中,則很難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價值和作用。因此在分組時,教師要合理設置學習小組,構建“一對一互幫互助”式學習小組。兩人小組合作學習的優勢在于小組成員之間相互幫助,相互講解,尤其是學習基礎較好的學生能夠有效幫助和帶動學習基礎較差的學生。兩人分組合作學習的開展,使兩個成員之間可相互提問、相互檢驗和評價,并且小組與小組之間存在良性競爭,有助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口、耳、手共同參與,帶動班級整體成績的有效提升。
(2)多人分組
多人分組是情境數學教學、游戲數學教學以及探究式數學教學等多種全新教學形式的基礎,多人分組也要遵循兩人分組的基本原則,合理搭配小組成員,讓每一個小組之間的平均成績、平均發言率、問題解決能力等處于均衡的狀態,如此有助于競技性數學活動的開展,提供給每個小組以及每個個體公平的學習和參與的機會。通常多人分組的組員數量在4~8人之間,太少不利于教學活動的開展,太多則會導致學生動手機會不均衡且不利于教學管理。多人分組完成之后,應該設定一個組長,教師要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多多開展教學活動,加強學生之間的關系,讓小組成員在合作學習過程中相互了解,了解自身的缺陷及組員的優勢,學會和組員溝通,學會合作、相互幫助,如此才能在教學中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促進學生的全面學習。
小組合作教學的開展實踐過程中,教師應該在每一個教學環節真實預估學生的思維水平、知識構架、思維發展方向等重要因素,綜合各項因素開展教學活動,才能促進學生高效學習。因此在小組學習的實踐過程中,應該設置能夠貫穿課堂、引發學生思維的數學問題、數學項目,并且要求這個問題符合學生的認知基礎,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展開探究性和開放性問題的探索,從而發揮出小組合作學習的優勢。小學數學教學中,可將小組合作教學與問題引導教學、實踐活動教學、游戲教學、情境教學等融合進行,設置有效的問題、情境、游戲,讓小組成員共同參與到學習中,動手、動腦,主動思考,最終實現預期的教學目標。合作學習任務的分配,能夠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小組間比速度、比準確率,在良性競爭氛圍中,小組成員相互合作,發揮所長,能夠大大縮短學習任務的完成時間,并且加深對數學的記憶。
小組合作教學的開展實踐過程中,教師應該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教學中以引導為主,留給學生充分的學習空間,給予小組充分的討論和發言時間。在此基礎上,教師應該主動參與到小組討論中,加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了解不同的學生在小組中的動態表現,認真傾聽學生的發言,發現小組合作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并適時點評,給予學生指導意見。適時的評價能夠指引學生向正確的方向思考問題,以免鉆牛角尖,將簡單的問題復雜化。課堂結束時,教師應該組織學生展開集體性的評價,允許組內成員和組外人員相互評價、補充,教師則針對每一組代表的發言進行總結,并且提出意見、指出問題,讓學生通過教師的指導反思問題,并且尋找正確的答案,糾正錯誤答案。
小學數學教育課堂,開展小組合作式學習能夠促進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交流。在小組合作教學實踐開展的過程中,注重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傾聽能力,學會在教師以及其他同學發言時,不吵不鬧,認真傾聽,并且從他人的發言中獲取有效信息,學會思考和反思。小組合作式學習的主要內容在于吸收他人的合理想法,學會他人的思考模式,學習他人解決問題的步驟和方法,最終化為己用。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指導、評價和鼓勵都尤為重要,尤其是平時基礎較差、性格內向的學生,教師應該給予其發言的機會,從而了解班級的整體學習狀況。此外,要求教師在小組合作學習開展的過程中,主動參與到班級群體中,在合作學習過程中去了解學生,發現問題,如此才能針對性地進行教學更新,調整教學進度,確保學生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