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漢市江夏區第一中學 黃洪山
新課程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就是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變過去的被動學習、接受學習、個體學習與競爭學習為主動學習、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簡單地說,就是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學會與他人合作是21世紀人才的重要特征。在活動式學習中體會與他人合作的樂趣,能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合作學習就是讓學生在自主探索知識的基礎上,進行小組分工、合作、交流、探討和總結的過程。學習小組的組建是按學生學習成績和能力等不同結合而成的(常以4~6人為一組)。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有計劃地向學習小組提出共同的小組任務,指導小組成員根據各人的知識狀況和個性特點進行再分工,把小組的總任務分解為多個具體的小任務分別完成,并在各自獨立的基礎上進行小組討論、相互幫助,共同完成任務,最后以小組總體成績作為評價和獎勵依據。
“數列”是必修5的重點內容,由遞推關系求數列通項是高考的熱點之一,同時又滲透了轉化與化歸以及換元等重要數學思想,有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思維與計算能力。
教學重點:應用換元、轉化與化歸的思想理解數列通項,并用不同方法求數列通項。
教學難點:由前n項和遞推關系求數列通項。
教學方法:將學生分成4人小組,由老師為同學們提前布置具體任務——由遞推關系求數列通項,讓大家課下積極探究,課堂上展示成果,由各個小組組織學生學、思、練。通過師生和諧對話,使情感共鳴,讓學生的潛能、創造性最大限度地發揮,充分調動學生能動性,使認知效益最大化。讓學生愛學、樂學、會學、學會。
老師先拋磚引玉,說明什么是數列通項,什么是前n項和,什么是遞推關系等,然后由學生分別結合實例分析說明。
新時期要求學生的學習方式為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自主學習是相對于被動學習而言的,簡單地說就是“我要學”;合作學習是相對于個體學習而言的,簡單地說就是“小組互助性學習”;探究學習是相對于被動接納學習而言的,簡單地說就是探索、研究問題的過程。
本節課,教師在問題提出之后,作為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和指導者,要善于挖掘學生潛在的能力,充分尊重學生的獨立性,積極鼓勵他們克服依賴老師的心理,要善于引導學生用自己的思維方式去思索、主動探求知識。
學生可以圍繞這幾點內容進行思考,而后補充出自己提出的問題,為自己制定自學目標。在完成目標的過程中,教師要不失時機地提醒學生注意自己取得的成績和獲得的進步,培養學生自我激勵的主動性和能動性。自學之后,讓學生對照目標進行自我總結和評定,看目標完成了多少,還有哪些問題沒搞清楚,然后與其他同學交換意見,相互學習或向教師請教,完成自學目標。
小組合作有利于形成民主寬松的學習氛圍,學生在討論時感到很自由,消除了壓抑感,每個學生都有說話的機會,說者輕松,聽者樂意,因而課堂氣氛十分活躍。合作學習可以引導學生虛心接納他人的意見,相互團結協作,密切同伴關系,有利于學生自主意識的形成及合作能力的培養。小組合作學習還能將個人之間的競爭轉化為小組之間的競爭,促進了互助和合作,消除了學生因個體的競爭形成冷漠、自私、狹隘和孤僻的心理傾向,彌補了教師面對眾多有差異的學生難以進行因材施教的不足,使每一個學生都有所收獲并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
總之,課堂教學中,在學生參與尋找問題答案,合作交流等的學習過程中,他們不僅要用腦去思考,還要用自己的耳朵去聆聽,不僅要用自己的嘴去表達,還要用自己的心靈去感悟,整個學習過程就成了一個富于個性的過程,成了培養探索精神和創新能力的過程,成了學生體驗探究樂趣,充滿激情與熱情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