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徐州市沛縣朱寨鎮中心小學 宋振玲
絕大多數的數學教師均認為閱讀應是語文學科的教學范疇,而與數學并無大多關聯,實則不然。在數學學科中,亦有大量需要學生閱讀的部分。因此,教師如此想法,必然將嚴重阻礙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作為小學數學教師,其也應對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給予高度重視,并積極向學生提供豐富的閱讀素材,以切實增強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成效。
針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首要之務當是為學生閱讀創造好的機會。當然,在此過程中,教師亦需對閱讀的重要性給予正確的認知,如此方能正確采取積極有效的引導策略,并為學生閱讀留下充足的時間與空間,如此方有助于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有效提升,繼而切實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如針對應用題練習,教師可向學生提出這樣一個問題:王叔叔去商場買了一副45元的羽毛球拍和兩條78元的褲子以及一件96元的上衣,問王叔叔共計花費多少錢?對于此問題,許多學生之所以做錯,其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將上衣96元錯看成了69元;二是褲子兩條,卻只計算了一條的價格。又如,針對“兩、三位數乘一位數”的相關內容教學,教師又提出了相應的問題,如基于小明家到體育場的場景,先讓學生仔細觀察和閱讀,而后結合給出的信息來提出相應的問題,如:小華家到體育場的距離有多少?大生家與體育場的距離為多少米?小華與大生家的距離為多少米?以此來展開教學,不僅能為學生創設良好的閱讀機會,且能切實促進學生閱讀與思維能力的有效發展。
學生的學習動力源于其本身的學習興趣,鑒于小學數學又是一門邏輯性與抽象性極強的學科,不僅內容不若語文一般具有較強的故事性,且普遍讓學生感到難以理解,這便使得學生容易對此產生枯燥、厭煩之感。對此,若教師能對傳統意義上屬于語文學科范疇的閱讀教學引進小學數學課堂,并以此來豐富課堂教學,則不僅有助于對學生閱讀興趣的激發,且能促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學習欲望,繼而確保理想的學習效率與效果。
如針對“倍的認知”相關內容和教學,教師便可通過情景創設的方式來深化學生對“倍”字含義的理解,如在春天時節,滿園花朵均逐漸綻放,對此,教師可基于學生數花的場景來突出相應的數學問題,如此一來,既有助于增添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從而切實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且能促進學生閱讀與觀察能力的有效發展,繼而在解決問題的同時促使學生始終樹立良好的學習自信,這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果的提升無疑將大有助益。
要想切實提升學生的數學閱讀能力,則教師需務必致力于向學生傳授科學的閱讀技巧與方法,繼而引導學生做到心、口、眼、手的合理利用,如今方有助于提高學生的閱讀精準度,繼而減少錯題的出現概率。
如針對“求一個數的幾倍”的相關內容教學,教師便可采取如下提問方式:第一行為:a,以后的每行均為前一行的一倍,以此類推。基于此,教師在引導學生分析過程中,便可讓學生抓住問題的關鍵點,即往后的每一行均為前一行的兩倍,而非是第一行的3倍,如此一來,當學生掌握了正確的閱讀方法,其解題的效率與準確性均將得到有效提升。
對于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最主要的目的無非是要讓學生可以更加準確地把握題目重點,繼而確保學生學習的有效性。對此,在實際的實踐教學中,教師應務必保證材料的多樣性,來確保學生能從中獲取閱讀的樂趣,并以此作為數學課堂的延伸,為學生綜合能力的有效發展拓寬道路。同時,以“多種策略提高解讀教材能力、掌握方法提高審題能力”的數學閱讀教學策略為主線來培養學生數學閱讀能力。
如針對“千克與克”的相關內容教學,教師便可由學生此前學習過的知識或學生的實際生活入手,一來讓學生切實感受到數學就來源于我們的日常生活,二來能讓學生切實體會到數學學習的樂趣。如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首先為學生展示生活中的常見食物,如2kg的雞、電梯中的1000kg標志、重達5000kg的卡車等。針對此過程,部分學生便錯誤地將5000kg說成了5千克,這就是沒有把握閱讀的重點,沒有認清kg是一個完整的單位名詞。對此,教師需務必讓學生意識到仔細閱讀的重要性,繼而可切實幫助學生更好地把握住問題的重點。
綜上所述,針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其對促進學生現有數學思維的成長與發展均大有助益。對此,作為小學數學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也應務必對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給予高度重視,并積極采取多樣化的培養方式,如此方能在激發學生參與興趣的同時促使學生逐步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如此方能為學生日后的學習奠定良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