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金梅
(邵陽市雙清區(qū)高崇山中心完小,湖南 邵陽 422000)
小學數學是培養(yǎng)小學生計算能力、思維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的基礎學科,結合小學生的年齡 特點,制定符合年齡特點的教法,實現課堂教學的高效性,讓孩子們在動手、動腦的過程中,完成學習新知、鞏固新知、拓展新知以提高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如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是課前和上課時老師都必須要注意的問題,特別是小學低年級由于學生年齡比較小,注意力不集中,時刻需要老師的提醒,在引導學生學習知識,學生主要以形象思維為主,就要求老師把所學知識進行形象化,像磁鐵一樣吸引住學生,電教媒體可以幫助老師們將知識進行加工處理,將豐富的知識蘊含在生動形象的畫面之中,化抽象為形象,變枯燥為鮮活,下面我們從三個方面來談談運用電教媒體如何激活小學數學課堂教學。
傳統(tǒng)的新授老師一味以自身的講授為主導地位,忽略學生的個性發(fā)展。興趣是小學生最直接的內部動力,是發(fā)展學生智力最活躍的因素,如果能讓學生對所學知識產生濃厚興趣,就能激發(fā)他們的學習積極性、自覺性和強烈的求知欲。恰當的利用電教媒體,能很好的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情感。比如:我針對低年級孩子對動畫片情有獨鐘,在教學九減幾的課程中,我是這樣導入新課的:“同學們上午好!你們喜歡看動畫片嗎?”孩子們:“喜歡”師:“我就知道你們喜歡,所以今天老師特意準備了動畫片請同學們觀看,你們可要認真看哦!”(動畫片主要內容是家里來了四位客人,媽媽叫明明端上一盤水果,也就是9個蘋果,禮貌的送給客人吃,最后盤里還剩幾個?)如此導入新課,生動有趣,身臨其境,使學生產生種想要解決問題的沖動,從而達到學習新知識的目的。但是對于高年級的同學來說,動畫片的播放已經OUT了,他們的數學更趨向于抽象思維以及空間想象能力,如我教學五年級組合圖形的面積這一章節(jié)的時候,黑板、粉筆、嘴巴的講授讓更多的同學發(fā)懵,說實話這個章節(jié)是有一點難度,有難度又沒有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方法使教學力不從心,于是我用Flash動畫直觀、動態(tài)化的向學生展現圖形的分合,是圖形簡單化的出現在學生的眼前,從而達到新授、學生輕松獲得新知的目的。再如長度單位的聚化,小學生對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間的具體長度和統(tǒng)一計算單位時究竟是聚還是化,總把握不準確,經常把不是相鄰單位的聚和化,也采用進率為十去計算,導致計算結果錯誤。我們平時開展課堂活動加深學生對“相鄰的長度單位進率為十”的認識,常就地取材選擇四個個子高矮有差異的同學,到講臺前面來,按照從高到矮進行排列,讓其他同學觀察,四個同學代表的單位分別是米、分米、厘米、毫米。這種活動方式是根據小學生在認知思維不完善的情況下,硬生生的把抽象思維向形象思維的轉變灌輸到學生腦中。可以說學生對新知識的掌握是不牢固的,進行統(tǒng)一單位換算時,很容易混淆。可是運用電教媒體,先把一毫米、一厘米、一分米、一米以Flash動畫的形式展現出來,然后舉出生活中恰好是這個長度的實物,加入音頻,這樣吸引學生注意力的同時還能讓他們牢牢記住,在例舉生活中的常見物品鞏固加深印象,記憶中有可以參照的具體表達形象,也就能輕松的掌握新知,知識簡單化了,興趣也會跟著來從而提高了自主學習的能力。
電教化教學改革深入已久,而一些小學教師仍然沿用傳統(tǒng)的講授模式進行課堂教學,學生在聽講的過程中,容易精神溜號,自主參與意識不高,數學能力不能得到該有的能力提高。對于課堂知識的導入,銜接不夠緊密缺少興趣導入,思維過渡不合理,學生的思維發(fā)展方向不能正確地跟著課堂教學的環(huán)節(jié)和知識線索進行有效的跟進。數學源于生活,用于生活。蘇教版小學數學教材里編排的解決問題的策略這一個章節(jié),都是從生活中取材。因為與生活緊密相聯系是小學數學的學科特性,而數學學科本身特有的抽象性及其對空間想象能力的要求讓部分小學生望而卻步,比如我上面提到的五年級求組合圖形的面積這一章節(jié),很多同學一看到這些組合圖形就發(fā)愁,不知從何下手。電化教學能夠充分再現生活場景,將課本知識還原于現實的生活情境之中,以方便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掌握與運用。電腦技術還可以制作3D課件,展現整個立體空間,開拓學生的視野,幫助學生構建立體空間思維體系,而且同一個知識,如果用文字來認識需要10分鐘,用圖形卻只需要一半的時間,如果采用Flash動畫則大約只需三分之一的時間,因此,在課堂教學中運用PPT和Flash動畫等電化教學手段可節(jié)省課堂時間,提高課堂效率。
小學生的自主參與意識需要改變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模式。傳統(tǒng)教學模式以教師講授為主,小學生聽講為主,導致老師在講授過程中無法把握每個學生的精力是否投入到學習中去,指導課堂教學驗收才發(fā)現,許多小學生的知識點有許多疏漏。對當堂知識的接受需要額外進行教學補足,而且,很難達到學生對知識第一正確印象的學習效果。而電教化手段可以解決這一問題。教師可將教學內容、鞏固練習、拓展練習制作成PPT或Flash,適當插入音頻、圖案、視頻等將所要講授的知識生動形象地展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對其產生興趣,從而提高全班的教學質量。
小學數學電化教學要因材施教,不同的年齡段用不同的電化制作,才能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參與意識,另外結合知識的特點設計充分調動小學生學習興趣的活動,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在教學活動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體驗各自的創(chuàng)意,教師成功營造小學生自主展示的空間,在提高認識的基礎上,提高小學生的綜合能力為更優(yōu)秀的核心素養(yǎng)奠定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