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 紅
(大慶職業學院)
當前隨著國際局勢的發展,中俄兩國關系全面戰略升級,而在這個大背景下,兩國經濟文化交流日益密切,而在兩個經濟文化交流的過程中對俄語專業人才的需求量與日俱增,進而促進俄語專業化人才培養的情況逐漸升溫。而當前很多高職院校,尤其是我國東北地區的高職院校,對于俄語專業的建設如火如荼。而在專業欣欣向榮的建設中,逐漸暴露了一些問題,對相關人才培養造成了嚴重的障礙,而這些問題中較為關鍵的問題就是學生俄語應用能力不足。對于這樣的問題,如果不妥善解決,對于相關院校的人才培養會造成嚴重的失誤,進而影響相關院校的發展?;诒疚?,著重分析出現該問題的主要因素,并就相關因素的消除提出相依的辦法和措施,能夠實現對相關問題的妥善解決,促進相關專業的發展。
對于高職教育來說,其教學形式和方式源于中國傳統教育形式和方式,而由于定位的模糊,導致在教學方式方法上無法出現獨具特色的形式而脫胎于傳統教育。這種情況的影響,導致在教學中,很多教師依舊依循傳統方式方法來進行教學的日常工作,導致高職教育的特色消失,進而影響對相關人才的培養。而對于高職教育來說,重點在于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而非具體的理論水平。尤其是語言專業,對于實踐的要求更高,那么如果教學思想仍然拘泥于傳統的文化知識傳授的方式上,那么是無法培養具備應用能力的人才的。
當前對于俄語專業建設來說,由于其涉及的國際背景較為狹窄,導致該專業為小眾專業,缺乏重視力度,因而在建設過程中缺乏科學合理的規劃。其最大的問題就體現在教材的編寫上。當前國內對于俄語教材的編寫熱度不高,市面上常用的教材主要有新東方教學機構出版的俄語教材以及黑龍江大學出版的俄語教材,教材數量和種類較少,并且是針對大學教育,而對于高職教育來說,還沒有相應教材,因而高職俄語教學中往往選用大學教材,這樣導致缺乏目標針對性,也很難符合高職培養要求。這種情況下,導致俄語教材使用上缺乏特色,無法很好的應用于對高職學生的培養。
對于教學來說,目前條件下,教師依舊是教學的主體,而學生則還是處于被動接受的局面。而對于高職教學來說,則是要注重對學生能力的培養,那么教學工作的重點在于如何培養具有較強應用能力的學生。對于這種情況,學生應該是這個過程中的主體,而教學工作應圍繞學生培養的目標來開展。而對于學生來說,每個學生的素質條件不盡相同,因而如果還是采用老師主體教學方式,那么學生的差異性就會無法被關注,那么這對于學生的培養是嚴重缺失的。對于這種情況,造成學生能力不足的問題也就不足為奇了。
樹立正確的教學培養理念是改善當前學生應用能力不足局面的一個基本途徑。對于這個途徑來說,就是要求相關院校在開展俄語教學工作的過程中,不要僅僅采用拿來主義的辦法來構建教學體系,而是應該根據高職學生的發展需求為目標,結合本校的實際情況,構建新的教學體系,并對傳統的教學形式進行揚棄和革新。擺脫傳統束縛,打造特色的教學模式,變革教學培養理念,從而走出符合高職學生職業發展的道路,從而促進學生的可持續發展以及高職院校的可持續發展。
撰寫具有目標針對性的教學教材是另一個改善當前教學效果的關鍵辦法。對于學生和教師來說,教材是一個學習基本能力的準則和工具,而讓這個準則或者工具具有最大效益的辦法就是優化它,使其更加科學合理。而對于當前情況來說,常用的教材不具備目標針對性,其普遍側重于知識的傳受,而對于知識的應用功能涉及不深。對于這個問題,在撰寫相關教材需要結合高職辦學特色以及學生的學習需求,撰寫具備一定應用功能的教材,從而符合學生的發展,促進應用能力的提升。
對當前的俄語教學方式進行改革和創新是促進俄語專業可持續發展的大計方針。相關高職院校需要重點關注這個問題,促進俄語專業趨向平穩發展。對于教學方法的改革和創新來說,其本質要以人為本,也就是要以學生的發展需求為中心,充分考慮各個學生的差異性,打造獨具特色的個性化培養發展的教學方法,使其能夠擺脫傳統教學方式方法存在的痼疾頑癥,從而滿足學生的發展要求。對于這個問題,具體的做法就是要摒棄以教師為主體的教學形式,而是要以學生為主體,對于不同的學生進行分類培養,從而促進學生的個人發展和提升。
近年來,由于中俄關系的迅速升溫,兩國的經濟文化交流日漸頻繁,對于俄語專業人才的需求也越來越多,這間接促進了俄語專業在高職院校迅速火熱。而在該專業火熱的背后,其由于各種原因導致的問題越來越凸顯。這里面最大的問題就是學生的俄語應用能力培養不足,無法滿足社會需求,造成對高職該專業的影響。為了改善這個問題,本文首先分析了出現該問題的主要因素,然后就相應因素的改善提出了具體的措施和方法,從而為提升學生俄語應用能力的提升提供方法和建議。